|
疑病多郁 ?疑病多郁是指在患者所訴癥狀繁雜多端,疑似難辨之際,當著重從郁入手 郁有氣郁 、血郁 、痰郁 、火郁、濕郁 、食郁之分,但在疑難雜癥中以氣郁最 常見。因“六郁 ”以氣郁為基礎(chǔ),“氣血沖和 ,百病不生。 有怫郁 ,諸病生焉”。 氣無形而血有質(zhì),目 中醫(yī)界對“有形”的瘀血 傾心研究者多,對“無形”的氣留心重視者少。殊不知中醫(yī)的理論核心是“氣”,中醫(yī)很重視人體的“氣機 ”、“氣化 ”功能,張景岳有“行醫(yī)不識氣,治病 從何據(jù)?”之說,甚至認為:“凡有余之病,由氣之實;不足之病,因氣之虛。如風寒 、積滯 、痰飲 、瘀血之屬,氣不行則邪不除,此氣之實也;虛勞 、遺漏、亡陽 、失血 之屬,氣不固則元不復,此氣之虛也。雖曰瀉火,實所以降氣 也;雖曰補陰 ,實所以生氣也。氣聚則生,氣散則死”。 ?對郁的治療,當以疏肝理氣 解郁為大法。 選方方面,肝脾不和者主以四逆散 ,肝郁脾虛者調(diào)以逍遙散 ,肝郁 氣滯者選用柴胡疏肝散 ,六郁雜陳者施以越鞠丸 、肝氣郁結(jié)者投以五磨飲子 。 至于氣郁化火則主以丹梔逍遙散 ,化風則主以羚羊鉤藤湯 、天麻鉤藤飲 、鎮(zhèn)肝熄風湯 ,挾痰者主以半夏厚樸湯 ,挾瘀者主以血府逐瘀湯 。用藥方面,柴胡 、芍藥 疏肝解郁 ,升陽斂陰 ,調(diào)和表里 ,肝郁不暢,表里不和者可用;香附 、蘇梗氣血雙調(diào),理氣 解郁,惡心 嘔吐 ,脘腹脹滿者可選;白蔻 、砂仁 辛散 溫通,芳香化濁 ,濕濁 內(nèi)蘊,脾胃氣 滯寒凝者可投;栝樓 、枳實 破氣 消積,寬胸 散結(jié),潤燥 通便,胃脘 痞滿 ,大便 不暢者可調(diào);木香 、檳榔 行氣 止痛,消積導滯,胃腸積滯,脘腹脹痛者可解。如此等等,皆為臨床所常用。至于青皮 疏肝 ,香附散 郁,枳殼 利膈,木香舒脾,厚樸散 滿,沉香 降逆,旋覆花 下痰降氣,柴胡解郁升清,川芎 、蘇葉能散邪氣 從汗而解;檳榔、大腹皮 能使?jié)釟?下行而去后重 ;萊菔子 、蘇子、杏仁 下氣 潤燥,肺氣 滯于大腸 者堪投,皆可隨證靈活加減化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