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典連環(huán)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趙宏本、錢笑呆創(chuàng)作 白骨精可能是中國最知名的妖怪了,不僅在西游故事中知名度高,在所有中國人的認(rèn)知中,恐怕都是最典型、最著名的妖怪。但在《西游記》這部小說里,是沒有“白骨精”這個稱呼的,“白骨”+“精”的組合更不知從何而來。 這個妖怪的故事在小說中只占第二十七回這一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回目中稱其為“尸魔”。小說中她出場時交待: 卻說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惫贿@山上有一個妖精。孫大圣去時,驚動那怪。他在云端里,踏著陰風(fēng),看見長老坐在地下,就不勝歡喜…… 并沒有點明這是一個什么妖怪。直到三次變化被悟空識破,“三打”之后才交待其原型,“卻是一堆粉骷髏在那里”。悟空說: 他是個潛靈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敗本,被我打殺,他就現(xiàn)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這時我們才明白,這個妖怪原來是具尸體腐爛后剩余的一副骷髏,所以小說只稱其為“尸魔”、“僵尸”,最霸氣也不過“白骨夫人”,并沒有叫過什么“白骨精”。 與其他神通廣大的妖魔比起來,身為深山枯骨的白骨精也不是一個多么厲害的妖怪。第一,她并沒有武器,影視作品中揮舞的雙劍在小說里沒有出現(xiàn)過;第二,她的神通有限,只變化過三個人物,都被悟空一眼識破;第三,她也沒有從屬,沒有伙伴,沒有為數(shù)眾多的小妖;第四,她的領(lǐng)地也很小,她說:“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過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钡谖?,她的本事更談不上高強,小說寫她最后被悟空一棒打死,“那大圣棍起處,打倒妖魔,才斷絕了靈光”,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就是這么一個孤魂野鬼,為什么要勞煩齊天大圣連打三遍?其實這是一個隱喻。 本回回目叫“尸魔三戲唐三藏”,何為尸魔?就是孫悟空被銀角大王泰山壓頂,壓得“三尸神炸,七竅噴紅”的“三尸神”。道經(jīng)給這三尸神安排了種種名目,比如《太上除三尸九蟲保生經(jīng)》說上尸名彭踞,中尸名彭躓,下尸名彭躋,他們是修仙求道的阻礙。《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jīng)》說三尸寄居在人體之內(nèi),上尸好華飾,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修仙首先就要斬三尸,三打白骨精就是對這個修煉過程的隱喻。 《太上三尸中經(jīng)》說三尸司查人之過錯,常欲令人早死,每到庚申日人睡去后,他們?nèi)齻€便上天稟告該人之罪,減罰人的壽算。傳說編修《云笈七簽》、閱遍道家經(jīng)典的張君房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庚申日從來不睡覺,最后居然修成仙體,白日飛升。后來他的一位弟子夢見張君房對他說,由于領(lǐng)悟了三尸的奧秘,天帝特封他為這個徒弟的下尸神。 這個故事雖然頗具諷刺意味,卻揭示了求仙訪道過程中,祛尸魔、斬三尸的重要性。三藏西天求經(jīng),孫悟空是這項偉大事業(yè)的“心猿”,所以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也就別具立身修行的隱喻意義。 借助三打白骨精隱喻修行,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成書于宋元時期的《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白骨精,不過原型是“火類坳”這個地方的白虎精。白虎精的出場也和三打白骨精故事中的第一打類似,變作了一個年輕美貌的姑娘: 只見嶺后云愁霧慘,雨細(xì)交霏;云霧之中,有一白衣婦人,身掛白羅衣,腰系白羅裙,手把白牡丹花一朵,面似白蓮,十指如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