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微橙子 把事業(yè)江山的版圖做得大些大些再大些?還是人到晚年萬事看休?對于很多老男人而言,他們的夢想游離于事業(yè)之外,還是缺不了女人。地產(chǎn)大佬潘石屹曾經(jīng)對老年王石的愛情特別艷羨,他在金星的節(jié)目里毫不掩飾地表示,羨慕他有一個如此年輕的女朋友。當然現(xiàn)在應該是老婆了,因為王石在去年于紐約舉行的2018亞洲創(chuàng)變者頒獎典禮中,在頒獎致辭中曾公開用英文秀了一句:“Thank my wife meme(謝謝我的妻子田樸珺,meme是田的英文名)”。 王石自從跟原配離婚找了小他30歲的田樸珺之后,似乎是越活越年輕了,還真別說,這對老少配看起來也越發(fā)地有夫妻相了。田樸珺和王石的老少戀,跟翁帆和楊振寧那段相差54歲的老少戀,反差萌比較大,收獲的輿論評價也迥然有別。壹 楊振寧和王石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對于為什么娶翁帆說得比較誠實,對于為什么再婚,他坦誠地說他老了,不愿忍受無人相伴的孤獨日子,所以再婚是他的剛需選擇,即便沒有遇上翁帆也會跟別的女人結婚。而經(jīng)歷過一次婚姻的翁帆恰好也明白了內(nèi)心所想,并接受這樣的感情,一拍即合。大眾沒有想到的是,翁帆和楊振寧的婚姻,歷經(jīng)15載仍堅若磐石,他得到了想要的照顧溫暖,她則得到了象牙塔中的象牙塔生活。大家不要笑,這種純凈,更大程度上說是他讓她避免了俗世生存意義上的艱辛和呱噪,讓她得以“兩耳不聞窗外事,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一心只過自己的安靜生活,不必為解決人生路上的諸多現(xiàn)實困境而焦頭爛額。 有時你不得不佩服翁帆內(nèi)心的強大,不管外界如何評判,如何惡意揣測她跟楊振寧的婚姻,她都安之若素。除了和楊振寧一起接受楊瀾的專訪坦誠地對外聊開了這段忘年戀,再無更多的解釋或申辯。 翁帆之所以能夠在時間的推移下,漸漸讓世人對這段婚姻的刻板印象得以改觀,最大的原因在于她“求仁得仁”——既然選擇了,那就安心于這種生活,至于外界對于他們婚姻內(nèi)有無愛與性的獵奇般揣測,她一概選擇不予理會。她跟田樸珺最大的不同在于,從不否認自己想通過婚姻得到某種向往的生活狀態(tài),田樸珺卻始終在一邊依靠著王石,一邊又急于否認自己從他身上的所圖。15年時間過去,人們沒有想到,翁帆和楊振寧的這段婚姻比大多數(shù)世俗夫妻的婚姻存續(xù)期都要長,世俗的眼光慢慢由惡意解構到理解,再到給予一定的尊重。 說實話,我原來也跟大多數(shù)人一樣,無法理解這樣的婚姻。從我個人的價值觀來看,當然不贊同女性去走這條路,因為這條路根本就沒有想象中的好走。價值觀不同是一回事,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去理解又是另一回事。可以不認同,但已經(jīng)完全能夠理解這類型女性的決定。人生就是參差多態(tài)才有意思啊,也才能讓我們看到人性中潛藏的更多斷面。 如今回過頭去討論,不管是從法律的層面看,還是從道德的層面看,翁帆和楊振寧的結合都是彼此自由意志的作用結果。必須承認:她既沒有像有些“勵志女神”一樣撬人婚姻墻角,通過做小三上位,也沒有像不少知名女士一樣婚外劈腿出軌轉移財產(chǎn),也沒有像有的老少戀夫妻一樣把婚姻當成了博得流量與利益的利器。她和他更多的是安靜生活,偶爾曝光出來的照片也是媒體窮追猛打挖來的。客觀地講,她沒有唱高調(diào)也沒有傷害到誰。純粹是跟隨她內(nèi)心深處的選擇,然后安靜地接受、面對、承擔、兌現(xiàn)。翁帆在楊振寧之前,和香港一個普通公司的職員有過一段不到兩年的婚姻經(jīng)歷,離婚后她選擇考研并進入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翻譯系碩士班,讀研兩年后選擇跟楊振寧結婚,再后來,她進入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讀博士。 她不是沖動之下選擇了楊振寧,一切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她想要的,或許就是遠離俗世紛擾,能夠一直在象牙塔里衣食無憂地讀書,過與世隔絕的生活。很多人都為她惋惜,讀這么多書,就是為了找個有名有錢的老人被人嘲弄?我只能說,我們不是翁帆,無法代替她如何去過這一生,結過婚又離過婚的她,自會有她的權衡。而田樸珺跟王石在一起,更多的是為了成就她的野心和無窮的欲望擴張。相比較翁帆身上始終惟一的標簽“楊振寧的夫人”,田樸珺在攀上王石之后身上的標簽越來越多:演員、專欄作家、制片人、室內(nèi)設計師、演說家、基金理事、企業(yè)家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田樸珺和翁帆的安然接受不同,她跟王石在一起之后,就開始不遺余力地苦樹獨立人設,反復向外界重申她”發(fā)誓這輩子都不靠男人”,王石的人脈、資源、資金加持從她嘴里說出來,全變成了她自己的本事,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吃相讓受眾很是不滿。明明是在依托著“王的女人”這個名頭才能在資本圈混得風聲水起,偏要全面否定強調(diào)是自己的能耐,她難道不知道受眾對她的厭煩心理嗎?她當然知道,知道為什么還要這么做?一來可以持續(xù)保持話題度和曝光度,維持人氣,以利她在資本圈輾轉騰挪搞出更大的動靜,二來也是一種對大眾嘲弄的強硬反擊——我就喜歡看你們討厭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啊,王石喜歡我就好,關你們什么事兒?!與其說她的作派一直讓瓜眾不太滿意,對于她這種對人生目標明晰,對內(nèi)心的欲望從來不遮遮掩掩的女人來說,她何曾需要在意誰的滿意?她只要抓住王石這個主要矛盾就好。不過,說到底,翁帆和田樸珺,都不過是在遵循內(nèi)心的聲音選擇了做自己,去過著她們想要的生活。很多人奇怪王石這樣一個見過大風大浪的商業(yè)大咖,為什么在遇上田樸珺這個女人之后,會抑制不住地來一場轟轟烈烈的老來俏?我倒覺得,王石之所以會選擇田樸珺,是因為他跟她在本質(zhì)上其實是同一類人,都有出人頭地的強烈欲望,都有對財富的追逐動力,都有對名利場光環(huán)與榮耀的極度留戀。有人拿錢鐘書曾說過的“老年人戀愛,就像老房子著火,沒得救”來形容王石的老來俏愛情,未免太過簡單。追溯他的發(fā)跡史,必定繞不開他的前妻和前岳父。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王石年輕時娶了廣東位高權重的前高官王寧的女兒為妻,不安于穩(wěn)定的工作現(xiàn)狀后辭去公職下海。盡管王石對曾經(jīng)的那段婚姻始終三緘其口,但背靠著這樣一棵大樹,對他事業(yè)的助益全盤否定顯然不夠客觀。這個世上的人性都是差不多的,跟所有先低頭借勢女人娘家資源起家的男人一樣,功成名就之后,都不想把功勞記在妻子及其娘家人身上,而會不自覺地想要標榜一切依靠自己,跟別人毫無關系。 說白了就是,老子成功是老子自己的能耐,你們別把我跟我老婆、老丈人綁在一起。這一點,他跟田樸珺的做法如出一轍,田樸珺攀上他之后,也從來都不承認自己在事業(yè)發(fā)展上充分借了王石的光和熱。宋思明出身貧寒,連上大學都是兄弟把機會讓出來才得以上成,后來娶了個官員的女兒做老婆,才一步步在老丈人的人脈加持下坐上了市長秘書的位置。 沒有,他只認為這是自己努力奮斗出來的果實,跟你并沒有什么關系。所以,他在終于可以手眼通天之時,竟然坦然在老婆眼皮底下養(yǎng)起了海藻做情人且毫無愧疚之意,反而要求老婆“你別給我多事,好好坐穩(wěn)你正宮太太的位置就行了。”不,他們當初弱小的時候,出于現(xiàn)實生存邏輯的考慮,不得不長期在婚姻里忍受著妻子及其娘家人對他的恩惠和扶持,他們一邊在接受的同時一邊又敏感細膩地覺得對方看待自己的眼神是那樣地“居高臨下”。一旦成功之后,他們便會急于擺脫這樣始終對妻子及其娘家人仰視的狀態(tài),而想要尋找失落已久的男性自尊。很多女人想不通,為什么我們?nèi)腋冻鏊蟹龀炙?、幫襯他,他不但不懂感恩回報反而會義無反顧地背叛你? 因為沒有誰愿意永遠扮演一個被施舍的角色,在受惠者的感激涕零和拯救者的居高臨下中間,男人都樂于充當那個拯救者。那么,找一個家庭出身比妻子弱勢、比他自己更低微的女人,便能輕易滿足他身為男人的尊嚴感、掌控感和安全感。 他們很清楚,在這樣的女人面前,她們對自己是仰視的,是崇拜的,是怎么也跳不出自己手掌心的。 頗有意味的是,宋思明可以完完全全地掌控海藻,王石卻不一定能輕松地掌控田樸珺。王石想學宋思明,充當一個小女子人生的拯救者,以圓滿他的英雄情結,但田樸珺從來就不是只知道被動接受男人安排的海藻。海藻完全是宋思明手里的寵物,她沒有多大的攻擊性,也沒有多大的野心和欲望,宋思明給她一點錢和愛她就感動得要為他生孩子,在她面前,宋思明說什么就是什么。 但田樸珺不一樣,她跟某女星相似,是那種可以把野心穿在身上的欲望女人。王石曾說“生命就是個過程,現(xiàn)在我所沒經(jīng)歷過的,就是老年,我會選擇我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事?!?/section>英雄遲暮,尚能戰(zhàn)否?這是老年王石內(nèi)心最在意的事情。這些年他并不服老,離開萬科之后的他特別著迷上玩極限運動,甚至傳出整容傳聞,始終不愿離開鎂光燈的聚焦。他對衰老的恐懼正一點點地通過他的所作所為清晰地傳遞了出來。 田樸珺很精準地拿捏住了他英雄遲暮的心理,充分利用她長袖善舞的潛質(zhì)對他奉上了極致的熱情在商業(yè)上跟他“你開道來我沖鋒”,讓他品味了不一樣的老年—— 原來,老年男人的生活一樣可以精彩無限,從而漸漸忘卻了衰老逼近的事實。所以他不會在乎田樸珺打著自己的名號四處圈錢圈資源,在商言商的他,何曾不知道這正是田樸珺能陪伴自己這么長時間的秘密所在——不管是商場上還是情場上,價值交換的定律永遠存在。田樸珺的野心和欲望都寫在了臉上,王石當然一清二楚,但他更清楚,不管她再凹獨立人設,也始終脫不掉她是“王的女人”這件外衣,既如此,又何妨大度地成全她一把?而她的不太聽話也正是他所樂見的,不然,找一個俯首貼耳你說東她不敢往西的女人,如何能夠滿足自己尚存的征服欲?這種感情,普通老男人是斷然不敢面對更不敢招搖過市的。光是“人言可畏”這四個字就能殺死大多數(shù)人殘存的欲念。普通老男人之所以會在乎名聲和臉面的好看與否,從根本上來說是根據(jù)生存邏輯來考慮問題的——如果你為老不尊,四處招人現(xiàn)眼,兒女親朋大概率上會給你冷眼謾罵,既得不到旁人的尊重很可能一旦觸怒子女,怕是連贍養(yǎng)費都得不到。而有錢有名的老男人,名利財富他都有,就算全世界跟他為敵,他照樣能花錢買到最高級的服務。那么,在他們看來,理直氣壯地享樂就好,誰還在乎什么晚節(jié)不保?—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