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一朋友說,他爸媽讓他少發(fā)一點出去浪世界的朋友圈,搞得大家都以為他來德國讀書不務正業(yè),每天只知道玩玩玩,荒廢學業(yè)。然而實際上呢,不發(fā)狀態(tài)的時候他都在努力學習,難道努力學習還需要發(fā)條狀態(tài),告知全世界嗎?很多人或許對留學生都有一定誤解吧,尤其留學德國可真是太難難難難了!到底有多難?下面就和立思辰留學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 APS APS是來德國留學的第一“難”,而且是帶有歧視性的難。APS是中國學生在申請德國高校之前,必須通過審核部對其學歷材料的真實性審核并參加審核面談或者海外申請者學習能力測試(TestAS)。簡單的來說就是德國人不相信中國學生的學歷,所以要通過考試來檢測學歷的真實性,這種APS只針對個別幾個國家設置,比如中國和越南。希望通過我們這代劉德華的努力和成功 能把aps變成歷史吧 這才是最大的歧視。 為了準備APS,需要將大一到大四的專業(yè)課程都系統(tǒng)性的過一遍,并且用英語或德語準備。這件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畢竟要花一些時間去準備。 2 .德語沒學好,英語也毀了 去美國英國澳洲留學的小伙伴,只需要學好英語就行,而來德國留學不僅學德語,英語也不能落下,畢竟德國還是有不少專業(yè)和學校是英德授課。所以最后不知不覺就變成了“德語沒學好,英語也毀了”的尷尬地步,記得當初一起學德語的一個小伙伴,當時去考雅思,口語結束的時候他順口給老師說“tschuss”,老師也回復了個“tschuss”,事后他才反應過來。 為了學習德語,申請德語授課專業(yè),很多童鞋會選擇來德國讀一年語言班,這無形中增加了留學時間成本,學了一年德語,考過DSH2或德福,以為終于可以在大學里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與德國同學談笑風生。然而,一上課發(fā)現(xiàn)怎么還是聽不懂!老師怎么還有口音?一臉懵逼。 3. 找房子有多難 剛來德國聽說找房子要面試,我整個人都震驚了。找房子還需要面試,德國這么缺房子??難怪這兩年德國房價蹭蹭往上漲。剛到德國,對很多人來說最頭痛的就是找房子,尤其是德語不好的情況下,說都說不明白,房東更不可能租房給你了。 當時我剛來德國時就被迫無奈住在一個小村里,每天去學校都需要坐20分鐘的火車,德鐵還總罷工,害得我不能去上課,有時候晚點,只能在凌冽的寒風中等待。第一學期剛結束我就跑到Studentwerk辦公室,向他們哭訴我的“遭遇”,并提出自己的訴求,希望可能拿到曼海姆的學生宿舍,這招還真是管用,宿管老師隔天就發(fā)我了一個學生宿舍信息,這我才搬回曼海姆,結束了每天火車上學的苦日子。 后來事實一再證明,初到德國實在找不到房子的話不妨去Studentwerk訴訴苦,告訴他們自己有多難,宿管老師們還是會竭盡全力幫助大家的。 4 .學習壓力大,畢業(yè)難 德國是出了名的進校容易,畢業(yè)難。不少小伙伴碩士都要讀個3年左右,之前還發(fā)過一篇文章(留德四年,老子終于畢業(yè)了!),尤其是那些純德語授課的專業(yè),第一學期基本都在提高語言水平,上課聽不懂,下課靠自學。有些學校學期考試安排在假期中,導致假期也在準備考試,還是有一定學業(yè)壓力的。相對來說,純英語授課項目會好多了。 除了完成既定學業(yè)外,想要畢業(yè)后快速拿到全職offer,實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德國實習一做就是6個月,這也無形延長了畢業(yè)時間。 5. 無陽光的鬼天氣 德國這鬼天氣,尤其冬天,真的很難見到陽光,下午五點就天黑了,真是容易讓人抑郁呢。 總之,如果你有一個留學德國的朋友,請好好珍惜TA,常常為TA送上關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