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曹魏宗室,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異母弟,母杜夫人。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被封為平鄉(xiāng)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徒封東鄉(xiāng)侯,同年又改封為贊侯。黃初二年(221年),進爵為公。黃初三年(222年),被封為北海王。黃初四年(223年),改封為贊王。黃初七年(226年),遷封地于濮陽。太和六年(232年),改封中山王。 青龍元年(233年),因犯京都禁令,削減二縣封地。青龍二年(234年),又恢復(fù)所削二縣。青龍三年(235年),因病去世,其子曹孚襲爵。 曹袞少時好學(xué),十幾歲時能寫文章。每次讀書,臣屬常恐他因精力損害得病,屢次勸阻,但他性情喜歡讀書,不能中止。就藩后崇尚節(jié)儉,敦促妻妾紡線織補,成為家屬日常的事務(wù)。 曹袞著有文章共兩萬多字,才華不如陳思王曹植,但對此的愛好與他相同。
-
人物生平
好學(xué)喜讀
曹袞,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被封為平鄉(xiāng)侯。少年時喜好學(xué)習(xí),十幾歲時能寫文章。每次讀書,文學(xué)官和左右近侍常常恐怕他因為精力損害得病,屢次勸他停一下,但他性情喜歡讀書,不能中止。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徒封為東鄉(xiāng)侯,同年又改封為贊侯。 黃初二年(221年),進爵為公,官員屬下都向他祝賀,曹兗說:“我生長在深宮之中,不知收種莊稼的艱難,有很多驕奢逸樂的過失。各位賢者已經(jīng)慶賀了我的喜慶事,也應(yīng)該輔助我彌補缺陷?!?
警戒慎重
每次兄弟們游玩娛樂,曹袞獨自深思經(jīng)典。文學(xué)防輔們互相商議說:“我們接受詔令考察贊公的舉止,有了過失應(yīng)當奏聞,有好事,也應(yīng)當奏聞,不能隱瞞他的美好?。 庇谑且煌媳矸Q贊陳述曹袞的美好。曹袞知道了,極為驚懼,責備文學(xué)官說:“自己提高修養(yǎng),堅守貞操,不過是普通人的行為罷了,但各位卻報告給上面知道,這恰恰是為我增加負擔和拖累。并且如果有善言善行,何必擔心別人不知道,卻急忙一起這樣做,這對我可沒有好處?!彼木渖髦鼐拖襁@事一樣。
黃初三年(222年),曹袞被封為北海王。黃初四年(223年),改封為贊王。黃初七年(226年),遷移封地到濮陽。太和二年(228年),到封地就國,崇尚節(jié)約儉樸,敦促妻妾紡線織補,形成習(xí)慣,成了家屬日常的事務(wù)。太和五年(231年)冬天,曹袞回京朝見。太和六年(232年),改封為中山王。
削減封地
當初曹袞前來朝見時,違犯了京都的禁令。青龍元年(233年),主管官員上奏書批評曹袞。明帝下詔書說:“中山王素來恭敬謹慎,偶然來到這里,還是用評議帝王親屬的規(guī)則來評判這事吧?!敝鞴芄賳T固執(zhí)己見。魏明帝曹睿下詔削減曹袞兩縣、七百五十戶的封邑。曹袞憂慮害怕,告誡命令屬下官員更加謹慎。魏明帝贊賞他的心意,在青龍二年(234年),恢復(fù)了所削減的兩個縣的封地。
因病去世
青龍三年(235年)秋天,曹袞患病,魏明帝下詔派遣太醫(yī)為他看病,殿中、虎賁帶著手書的詔令和賞賜的珍貴膳食相跟隨,又派遣太妃、沛王曹林一起去探視病情。曹袞病得很厲害,命令屬下官員說:“我缺少德行,愧受天子的恩寵,現(xiàn)在我的生命將要走到盡頭了。我喜歡儉樸,但朝廷有臨終報告的制度,作為全國遵行的法典。我氣斷的時候,從停放靈柩到下葬,務(wù)必遵奉詔書的命令。過去衛(wèi)國大夫蘧瑗埋葬在濮陽,我看到他的墳?zāi)?,常常想到他遺留的風(fēng)范,希望依托于賢人的靈魂長眠地下,營造我的墳?zāi)沟慕缰?,一定要到那里去選在它的近旁?!抖Y》規(guī)定:男子不死在婦人手里。趕快按時建成東堂。”
東堂建成,曹袞把它命名為“遂志之堂”,坐著車子急忙去往那里居住。又命令繼承自己王位的兒子說:“你還太小,沒有接受過家教,這么早就成了王爺,只知道樂,不知道苦,必將會有驕傲奢侈的過失。接待大臣,務(wù)必按照禮儀。即使不是大臣,對老人也應(yīng)該答謝禮拜。侍奉哥哥要恭敬,體恤弟弟要慈愛;兄弟有不好的行為,應(yīng)當跪下勸諫他們,勸諫不聽從,就流著淚講道理給他們;講道理還不改,那就稟告他們的母親。要是仍然不改,應(yīng)當上奏給天子知道,一起辭掉封地。與其依守恩寵而遭到災(zāi)禍,不如貧賤生活以保全自身。這也不過說的是大的罪惡,至于微細的過錯,就應(yīng)當為他們遮掩。你這個小孩子啊,謹慎地修養(yǎng)你自己,用忠誠堅貞來侍奉圣朝,用孝順來侍奉太妃。在家里聽奉太妃的命令;在外面,接受沛王的教訓(xùn)。不要懈怠了你的心思,以此來安慰我的靈魂?!?
同年曹袞去世。魏明帝下詔讓沛王曹林留在那里完成葬禮,讓大鴻臚持節(jié)符執(zhí)掌護理喪事,宗正前去吊唁祭祀,贈送的喪葬禮品十分豐厚。曹袞著有文章共兩萬多字,才華不如陳思王曹植,但對此的愛好與他相同。曹袞死后,其子 曹孚繼承王位。
-
趣聞軼事
黃初三年(222年),一條黃龍出現(xiàn)在 鄴縣西邊的 漳水中,曹袞上書就此事表示贊頌。魏文帝下詔賞賜給他黃金十斤,詔書說:“過去唐叔把一株奇異的谷子送歸給周公,東漢東平王劉蒼向光武帝獻上頌文,都是對骨肉之親的贊美,以表彰美好的親人。北海王曹袞對三墳五典有精深的研究,深切地玩味道行的真義,文雅的氣質(zhì)光彩煥發(fā),我很是贊美他。北海王應(yīng)該能夠慎重地表現(xiàn)出自己的德行,以完成你美好的名聲?!?
-
人物年表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平鄉(xiāng)侯。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徒封為東鄉(xiāng)侯,同年又改封為贊侯。
黃初二年(221年),進爵為公。
黃初三年(222年),被封為北海王。
黃初四年(223年),改封為贊王。
黃初七年(226年),遷封地于濮陽。
太和二年(228年),到封地就國。
太和六年(232年),改封為中山王。
青龍元年(233年),因犯禁令,被削減二縣封地。
青龍二年(234年),恢復(fù)所削減的二縣封地。
青龍三年(235年),曹袞去世,其子曹孚襲爵。
-
歷史評價
《三國志》:“少好學(xué),年十馀歲能屬文?!?
《三國志》:“王素敬慎,邂逅至此,其以議親之典議之。”
-
家庭成員
父親:魏武帝曹操
母親:杜夫人
兒子:曹孚
-
史書記載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