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周圍小胖墩很多,爺爺奶奶看到孩子肉嘟嘟得很是喜歡,但其實肥胖已經(jīng)是一個必須要嚴肅對待的問題了。在一線城市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平均約5個孩子中就有一個是小胖墩。孩子發(fā)胖可能有很多原因,其中一種和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密切相關的:脾虛的孩子易發(fā)胖。 很多小胖墩其實很容易生病,這本身就是脾虛的一種表現(xiàn),脾虛又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二者之間是相互作用的關系。究其根由,還是因為很多父母把孩子喂養(yǎng)得太“好”了,給他們吃了太多“好東西”,結果吃太多以后,孩子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過大的“工作壓カ”讓孩子的脾胃不堪重負,很快就出現(xiàn)問題了。 我們知道脾胃的作用是把食物運化為身體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這個過程需要很強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如果脾不堪重負,孩子仍然繼續(xù)吃很多“好東西”,那就會堆積起來,這種自我調節(jié)功能也失去了應有的作用。這樣一來就會造成多余的食物都囤積在孩子體內,時日一長就都轉化為了脂肪。中醫(yī)稱之為“痰濕過剩”小孩兒就這樣成了小胖墩。 對于脾虛引起的肥胖,必須雙管齊下:一方面,采取積極措施讓孩子減肥,主要是通過適量運動和均衡飲食來實現(xiàn);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解決好脾虛的問題,這オ是更根本的辦法,能夠讓孩子的體重真的減了下來,不容易反彈。 孩子小時候的肥胖如果不積極應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的話,那么他長大了就很難減下來了,不僅耗時耗力,而且收效甚微,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青年以后有更大的概率患上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疾病。 根據(jù)體質選擇食物食物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關鍵是要根據(jù)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 根據(jù)食物的性質,可以把食物分為溫、熱、寒、涼、平五種性質。如果孩子是寒涼體質,那么就應該多吃溫熱的食物,比如羊肉、韭菜、生姜、大蒜、葡萄、大棗等;如果孩子屬于熱性體質,那么就要給他多吃些寒涼的食物,比如鴨肉、西瓜、雪梨、芹菜、香蕉、綠豆等。 此外,我們還應該根據(jù)天氣以及季節(jié)的變化去不斷地調整食物,天熱的時候給孩子吃一些清熱溫涼的食物,天冷的時候就要補一些溫熱的食物。但凡事都要有個度,天熱雖然可以吃點涼性的食物降溫解暑,但是不能貪多。很多孩子喜歡吃冰西瓜,每天抱著半個冰西瓜拿勺子挖著吃,西瓜本就性涼,再經(jīng)過冰鎮(zhèn),吃多了是非常傷脾胃的。還有些家長,一到冬季,天天給孩子進補,一日三餐牛羊肉不間斷供應,這樣做也是很傷孩子脾胃的。 常見食物屬性速查表熱性食物:胡椒、辣椒、肉桂 溫性食物:羊肉、桃子、大棗、大蔥、大蒜、韭菜、香菜、洋蔥、生姜、芥菜、高梁、糯米、香菜、花椒、板栗 寒性食物:海帶、紫菜、香蕉、西瓜、荸薺、螃蟹、蟶子、田螺、鴨血、蛤蜊、柿子、獼猴桃、苦瓜 涼性食物:蓮藕、油菜、冬瓜、薏米、綠豆、鴨肉、雪梨、西紅柿、青菜、茄子、黃瓜、菠菜、綠茶、萵苣 平性食物:玉米、黃豆、燕麥、牛奶、豬肉、李子、土豆、山藥、胡蘿卜、花生、黑度、芋頭、銀耳、木耳 如何通過飲食健脾——五味入五臟食物的味道無外乎酸甜苦辣咸五種,中醫(yī)中又將甜為甘,辣為辛,這五味在人體里分入五臟?!端亻g?宣明五氣》中說:“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p> 甘入脾是說甜的食物能夠補養(yǎng)脾胃,補充人體的量,還能讓人身心愉悅。 中醫(yī)中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僅指食物的口感是甜的,更主要的是說它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山藥、大棗、葡萄、甘蔗、蜂蜜等,都具有很好的補養(yǎng)脾胃的作用。 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jīng),能夠補脾健胃,如果孩子脾虛食少可以給他吃些山藥。 大棗,《本草備要》中提到大棗能夠“補中益氣,滋脾土,潤心肺,調營衛(wèi),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jīng),和百藥”。把紅棗清洗干爭、去核切小塊放入杯中,加入沸水,蓋上蓋子悶5-10分鐘即可給孩子代茶飲用。這種方法既簡單又能幫助孩子補養(yǎng)脾胃,還能讓孩子少喝冷飲,一舉多得。 當然對于甘味的食物,也需要根據(jù)自己的體質進行選擇。甘味可以分為“甘溫食物”和“甘涼食物”,對于陽氣不足的人來說,應該選擇甘溫的食物,而陰氣不足的人應該選擇吃甘涼的食物。 |
|
|
來自: 梅雪舟 > 《養(yǎng)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