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波亭(風波橋、孝女井)
風波亭,原是南宋時杭州大理寺(最高審判機關)獄中的亭名。863年前,在這里留下震驚世人的大陰謀:宋高宗趙構(gòu)聽信奸相秦檜讒言,誣陷岳飛謀反,一代名將岳飛及其兒子岳云、部將張憲在風波亭內(nèi)被殺害。岳飛被害前,在風波亭中寫下8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此八字一語三關:1.“我精忠報國反遭陷害,天理何在?”,是悲憤之語;2.“天下事總會水落石出?!?,是無奈,也是堅定。3.“我將名流千古”,是無愧之語。岳飛被害后,獄卒隗順冒了生命危險,將岳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隗順死前,又將此事告訴其兒,并說:岳元帥盡忠報國,今后必有給他昭雪冤案的一天!岳飛沉冤21年后,宋孝宗昭雪了岳飛的冤案,并將岳飛遺骸遷葬到棲霞嶺下,又將西湖顯明寺改為祭祀岳飛的祠宇,也就是如今人們喜歡前往瞻仰的“岳王廟”。據(jù)史料記載,南宋民族英雄岳飛遇害處風波亭在今小車橋附近。原浣紗河上有紀念岳公的風波橋,而慶春路西端原又有為紀念岳飛之女銀瓶而建的孝女井、亭。現(xiàn)遺跡無蹤,表達后人對岳飛的敬仰之情,特在原址附近按宋代風格恢復風波亭,重建風波橋、孝女井。風波亭正面的亭柱上高掛著一副對聯(lián): 有漢一人,有宋一人,百世清風關岳并; 奇才絕代,奇冤絕代,千秋毅魄日星懸。是清朝人沈衍所作,把關羽、岳飛并列,突出他們忠心耿耿、義薄云天的品格,下聯(lián)指出殺害岳飛是樁奇冤,岳飛如太陽星星一樣會高懸晴空。岳飛有一女孝娥。孝娥自幼聰穎,通書史知大義。知父死于冤獄,孝娥慟哭欲絕。含憤叩闕上書,被邏卒所阻,怨恨之下,抱著父親生前留給她的銀瓶投井。所以孝女井即孝娥井,又稱銀瓶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