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贊助內容- 人類使用顏色,要追溯到15到20萬年以前的冰河時期。在原始時代的遺跡中,科學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了以紅土涂飾的骨器。這是先民們于辛苦勞作中以鮮艷色彩表達自我情緒、記錄當下感受的一種方式。原始人類將鮮血的顏色視作生命的象征,在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時代,他們利用紅土、黃土混合涂抹身體、涂染勞動工具,既是對自我“威力”的崇拜,又帶有征服自然的意味。 如今我們熟知的色彩,大致可以分為無彩色與有彩色兩大類別,前者如黑白灰,后者如赤、橙、黃、綠等七彩。除了生活中熟知的紅橙黃綠,自然界、藝術中的顏色數(shù)以萬計,我們無法在色譜上明確指出錳黑色(manganese black)、赭黃色(yellow ocher)或朱砂紅(vermilion),這些顏色有著如此神秘的名字,甚至令人接收到比“顏色”更為深邃的意義:我們可以品嘗到胭脂紅(cochineal)、觸摸到木乃伊棕色(mummy brown)…… 其實很多稀奇古怪的顏色們,來歷都不簡單。 木乃伊曾被視為商品,而非珍貴的文物,它被分割成小塊進口到歐洲,被當作燃料、肥料、甚至醫(yī)治百病的神藥。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們經常購買藥材作為顏料,“木乃伊棕”為大師們所青睞。據說肉質越好的木乃伊顏色越鮮亮。米歇爾·馬丁·羅德林的《廚房內部》就大量使用了這種顏料。現(xiàn)在我們依然能找到“木乃伊棕”的顏料,不過是由高嶺土、石英等礦物質混合制成的。 中國古代的胭脂大多以花瓣制成,而真正的“胭脂紅”卻取自碾碎的仙人掌寄生蟲“胭脂蟲”。它原產于美洲,曾被印第安人用來化妝,后被西班牙人帶回歐洲。胭脂紅色澤濃郁,除了作畫,更被用來制作主教的道袍。如今,胭脂蟲染料常被用來給食品上色、制作高端化妝品。吃蟲子?在嘴唇上“涂蟲子”?我太難了。 你可能很難將《戴珍珠耳環(huán)的少女》和尿液聯(lián)系在一起。沒錯,維米爾筆下恬靜的少女,其實都是用牛尿畫的。“印度黃”透明、澄清而透著微紅,是很多著名畫家的心頭好。他們讓母牛長期僅以芒果葉子為食,持續(xù)用桶收集橙黃色的尿液,蒸發(fā)提煉出黃色顆粒。但如此飼養(yǎng)的牛大多營養(yǎng)失調,最終衰竭而亡。1908年,這種顏料制法由于涉嫌虐待動物被叫停。 當銀白色金屬鉻與強酸強堿作用時,會產生“鉻黃”,這種顏色價格便宜且顯色度高,被梵高在《向日葵》及諸多作品中大量運用。長期與有毒顏料共處、畫作又厚重,加之有在思考時舔畫筆的習慣,曾有人懷疑梵高的精神紊亂正是由這美麗而致命的鉻黃導致的。西班牙畫家戈雅也鐘愛鉻黃,以手指蘸取顏料作畫的他,最后也因鉛中毒而病痛纏身。 “骨螺紫”是羅馬皇室的御用色,它由染料骨螺鰓下腺分泌的黏液制成,過程中甚至還會加入人的尿液來調節(jié)色彩深淺,如此不僅染料散發(fā)惡臭,就連制成的衣服也腥臭無比。但骨螺紫色彩鮮艷且持久,經年不褪。上萬枚骨螺才能生產出1克染料,因此其價格昂貴,更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征,僅能用于皇帝的衣飾、神職人員的袍子。1856年,世界上第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染料苯胺紫被發(fā)現(xiàn),紫色才日漸褪去了貴族的光環(huán)。 說到化學,早期化學家使用碳酸銅染色,發(fā)現(xiàn)了“舍勒綠”,還有后來的鈷綠、巴黎綠,每一種都很美,但每一種都有劇毒,傳說拿破侖就是受害者之一。1821年,拿破侖在圣赫勒拿島離世,眾多學者表明其頭發(fā)的含砷量超標,疑被人毒殺,但也有人指出這似乎與拿破侖房間中大面積使用的舍勒綠墻紙有關:島嶼氣候潮濕,長期吸入墻紙釋放的含砷毒氣令這位卓越的軍事天才喪了命。 時間的巨輪永不停歇地向前行進,伴著嗚咽與嘆息,昔日的權貴巨擘、曠世巨匠們以生命代價去交換、鐘愛的那一抹抹色彩,誠然令后人感慨。是什么讓他們如此執(zhí)著地求索那些稀世的色彩?也許千變萬化的筆觸、色調,真的可以代替人,去傳達自身深處的精神世界。 色彩是情感的語言,更像一張張生動的表情,里面藏匿著喜怒哀樂,彰顯著性格與氣場。在古代,人們相信顏色具有某種魔力,現(xiàn)如今的科學研究也表明,顏色,的確與人類的大腦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不同的顏色,對我們身體、情緒、思想和行為有著深刻影響。由于人們的生活經驗、傳統(tǒng)習慣及年齡性格等不同,對色彩可產生的心理、反應也自然不同。這也是人們在購買服飾、汽車時,很多人愿意打破常規(guī),選擇一種能代表自己、“扎眼”的顏色之重要原因。 60、70年代的英國滋養(yǎng)了不少藝術家、設計師,Paul Smith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正值MINI誕生50周年,英國著名藝術家Paul Smith利用他“標志性的彩色條紋”為MINI打造了一款特別的“生日禮物”,50種顏色象征著MINI的輝煌歷史,完美的呈現(xiàn)出藝術家所倡導的“做個會耍壞的紳士”幽默而風趣的時尚生活理念。 主流的世界擅長劃分和定義,千人一面;有趣的人格獨立而多元,不從屬于任何類別。色彩作為視覺層面最為突出、具有辨識度的標識,為人們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表達空間。 2019年,MINI推出了新一季MINI CLUBMAN,車身色彩作為MINI最具代表性的符號之一,持續(xù)帶來最具視覺沖擊力的個性表達。新一季MINI CLUBMAN全新推出了日不落紅、八十度黑兩款鮮少在大眾市場上出現(xiàn)的新色,車色可隨光照而變化,另類入魂、超凡脫俗:日不落紅奪目脫俗,卻不強勢浮躁,盡顯內斂的別致優(yōu)雅;八十度黑則恍惚蘊藏著藍色幽光,不經意流露出睿智與深邃之感。新一季MINI CLUBMAN盡顯色彩美學要義的獨到匠心,僅需一眼,便難以忘卻。 MINI更別出心裁,聯(lián)合杜比實驗室與SONY,運用杜比視界技術,并通過SONY A9G系列OLED電視進行調色參考,還原出最接近雙眼真實所見的車色影像。 那些美好的色彩,通過技術的魔術之手,仿佛被賦予了靈魂,奪人眼球,撩撥心弦,讓人不由自主喚出潛藏心底的字句。 第一次,可以通過手機和SONY電視,讀一首詩,著迷一種車色。或是為所鐘愛的顏色,寫一首屬于自己的詩。 在多種色彩旖旎流轉中,人們再也不用詬病雷人的味道、奇葩的制取方式、聞之喪膽的劇毒……科技的進步與發(fā)展,令鮮艷、驚艷、艷羨變得唾手可得。曼妙的色彩終于幻化為詠嘆生活的篇章,以無限之姿攜心聲共舞。 |
|
|
來自: 生態(tài)文明層 > 《實用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