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的網絡詐騙屢見不鮮,其實不管是電話詐騙、短信詐騙、網絡詐騙還是現實中的街頭詐騙。細思一下,騙子用的招數并不見得有多高明,但還是有不少人上當受騙。只要我們保持一定的警惕心和理智的分析,并多問幾個好友及家人,一般都不太容易上當的。 1.保護好個人隱私:①不要隨意泄露個人信息,不要點擊來歷不明的網站鏈接和安裝來歷不明的APP,確實有需要可以百度搜索,且有官網認證的網站上訪問;②收快遞的單子拆開快遞后記得撕碎再扔掉;③不要相信天下掉餡餅的好事,什么免費領好禮、填一份問卷贈送紅包獎勵等;④網絡兼職、婚戀對象、賬號被盜,無論哪一種,只要是涉及到錢的果斷拒絕,尤其是婚戀名義的,對方那么優(yōu)秀為何單身呢?對自己也要有正確的評估,面都沒見過,對方為何喜歡你;相信大家從一些知名網站或APP抽獎上就可以看出,多數都是謝謝參與,即使抽中的獎品都沒太大用處,要知道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好事攤到我們頭上。 2.理性分析加多人確認:接到冒充單位領導、醫(yī)院、老師、警察、紀檢委等等名義打來的電話,切不可輕信,只要涉及到錢財的,統(tǒng)統(tǒng)掛掉。實在不放心,①若是有關銀行的,自己打銀行的客服電話和就近找一家相關銀行直接柜臺確認;②若是有關單位領導、親人朋友的,多打幾個熟悉彼此的同事、朋友和家人電話確認;③若是有關購物網站的,搜索官網逐一核對網址、電話等是否一致,即使一致也不要點擊,自己搜索登錄進去;④切不可有占便宜的心理,什么高額分紅回報理財、內部暴漲個股推薦等信息都不可信;如果真是這樣,他們自己消化即可,還會輪到需要推廣的份嗎? 3. 不要亂發(fā)善心:街上遇到學生模樣的人以沒有回家的路費、沒有錢吃飯、迷路找不到家等理由索要錢財的都不可信,這種多數都是無業(yè)人員團伙作案騙人的,利用人們的同情心和低防備來騙取錢財。若真的遇到年紀很小的孩子,報警求助即可。切不可孤身一人帶他回家,跟他去某餐館請他們吃飯等。 總之,遇到類似詐騙前冷靜的分析及找多幾人商量討論再行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