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娶妻當娶李子柒。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城里生活久了,總向往陶淵明詩里的閑適生活,沒有朝九晚五、沒有車水馬龍,只有簡單的一日三餐… 最近隱居山林,拍攝分享中國山間田園、傳統(tǒng)美食、傳統(tǒng)文化的視頻博主李子柒又爆火了! 她的視頻曾爆火網(wǎng)絡, 光微博就有兩千萬粉絲關(guān)注, 被稱為中國最美村姑。 如今,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如癡如醉地翻看她的視頻,他們不懂中文,卻仍然深受治愈。 而從造面包窯、做竹子家具、文房四寶、做衣服, 到烤全羊、釀酒、釀造黃豆醬油…… 似乎沒有李子柒做不出來的東西, 對外國網(wǎng)友來說,這也太神奇了。 而不僅在國內(nèi)吸引了幾千萬粉絲關(guān)注,在國外,也一夜爆火!人氣趕超美國CNN! 截至2019年12月5日, 李子柒在全球最大視頻網(wǎng)站 Youtube上的粉絲數(shù)是735萬, 且每天數(shù)以萬計增長中, 過不了多久, 就會超過美國CNN(792萬)。 而且李子柒達到735萬粉絲, 只發(fā)了104個視頻,而CNN卻發(fā)了14萬條視頻。 她發(fā)在youtube上的視頻, 沒有配中英字幕, 但絲毫不影響外國友人追捧, 幾乎每一個視頻,播放量都在500萬以上, 最熱的一條視頻播放量已經(jīng)接近4000萬! ▲相近粉絲量,CNN視頻播放量一般10-20萬 甚至與號稱youtube第一網(wǎng)紅的pewdipie, 每個視頻的播放量相差無幾! 更牛逼的是,每條視頻下面,都會看到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以色列、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等,幾十個不同國家的人,用幾十種不同的語言,一邊夸她好,一邊夸中國文化好。 把她當成達芬奇▼ “她就像達芬奇:達芬奇是醫(yī)生、藝術(shù)家、數(shù)學家、建筑師等;李子柒是藝術(shù)家、廚師、農(nóng)民、會很多技能還很努力的人。簡直不敢想啊。”
讓焦慮的感到放松▼
'她正在教我們,我們不了解的中國。'▼
許多不曾了解中國的老外, 看了以后對中國心生向往▼
還被環(huán)球網(wǎng)評為: “不僅是奔波勞碌尋常人理想生活的代表, 更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當之無愧的傳承者。” 01. 李子柒, 滿足了人們對田園生活的幻想。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瓢飲一簞食, 是她每天的生活狀態(tài)。 不同于人們印象中的面朝黃土背朝天, 在李子柒這里, 過成了一首詩、一幅畫……
每一個季節(jié)她都能追本溯源, 做出古意盎然的時令美食來,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三月桃花開,摘花釀桃花酒;
四月枇杷熟,做枇杷罐頭;
五月青梅季,摘青梅,釀果酒;
七月荷花開,采花挖藕,做藕粉;
入冬則腌制臘味,院子里掛個滿滿當當……
然而全世界美食博主那么多, 李子柒卻是最特別的一個。 一般人拍蒸米飯,是從淘米開始, 而李子柒,卻從打田、插秧、收割開始。
一般人拍一道需要醬油的菜, 會從打開櫥柜拿出醬油開始, 而李子柒會從種黃豆、打醬油開始。
一般人拍烤面包從和面開始, 而李子柒卻從建一個面包窯開始…
一般人拍做蠶絲被蠶絲衣, 從裁剪開始, 而李子柒卻從養(yǎng)蠶開始…
然而李子柒的動手能力不僅在美食制作上, 有人稱她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奇女子: 搭竹床▼
做秋千▼
薅羊毛紡線織斗篷▼
做胭脂▼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4月份時, 李子柒到馬來西亞傳播中國文化, 親手將“筆墨紙硯”送給了她的粉絲 老國王和公主, 并被共青團中央點贊!
讓人不禁發(fā)出靈魂質(zhì)問: 這樣的“仙女”,是真的存在的嗎? 02. 視頻有多唯美, 背后就有多辛苦。 其實一開始, 李子柒的生活并沒多令人羨慕。 李子柒是個孤兒, 從小跟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因為爺爺是廚子, 李子柒在耳聞目染下, 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做飯。
14歲時只身一人到大城市打拼, 端過盤子、打過碟, 直到2012年奶奶重病, 工資都沒結(jié)就決定回家照顧奶奶, 那是她世上唯一的親人了。
回到大山后, 她一邊照顧奶奶,一面開淘寶店, 想把鄉(xiāng)下特產(chǎn)賣出去養(yǎng)家糊口, 但結(jié)果不盡人意。 2016年初,李子柒開始拍攝視頻, 拍攝了大量田園、古風的短視頻, 因為一期“蘭州牛肉面”, 知名度開始傳播, 并在親手做秋千、面包窯達到高潮, 一躍成為2017第一網(wǎng)紅!
但爆火之后的李子柒, 并沒像其他網(wǎng)紅一樣狂接廣告, 反而去鉆研怎么拍出更好的作品。 一開始做短視頻的時候全程自己, 一個人做菜、一個人拍攝、一個人剪輯, 有時候一個幾秒鐘的鏡頭, 她都能拍上200多個素材, 才能達到讓自己滿意的效果。
因為跟換拍攝的角度, 揉個面團都能重新來過一二十次。
有些視頻一拍要拍八個月, 比如她為了拍 “活字印刷”, 專門花了小半年時間去學, 最后才拍出木活字的視頻。
為了拍蜀繡, 專門請教蜀繡大師, 學習知識和針法。
拍“水稻由來”視頻時, 第一年因收割時沒有拍到后半段, 一共拍了兩年。
但她卻被網(wǎng)友罵團隊炒作,有替身, 但凡真正看過視頻的人, 都知道可能為了讓畫面更唯美, 找了許多角度、做了許多重復動作, 但卻跟“作秀”毫不搭邊。 跟很多“擰不開”瓶蓋的女生比, 李子柒很輕松就搬了一車磚。
剝玉米這熟練的手法, 可能連我姥姥都要驚訝。
嫻熟地剝筍,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還有這種事情。
劈柴、拉磨、砍竹子…
因為親力親為, 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 手上皺紋已經(jīng)粗得像大媽一樣。
鏡頭前有多美好, 鏡頭后就有多艱辛。 但她卻通過自己的努力, 打造了一個全世界向往的世外桃源, 通過強大的動手能力, 讓艱苦枯燥的中國鄉(xiāng)村生活, 也變得詩情畫意。
![]() “世間有佳人,遺世而獨立”,說的就是李子柒了吧。 而中國的文化之美,是外國人想不到的豐厚! 雖然我們無法成為李子柒,但偶爾放下手中的忙碌,去過幾天你想要的樣子可好?
<騎驢旅行出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