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碑》全稱《西岳華山廟碑》,東漢延熹四年(161年)四月刻,原碑毀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關中大地震。目前所知原石拓本傳世有四種,即“順德本”“長垣本”“華陰本”“四明本”,其中“四明本”整紙裝裱,保存了漢碑原形。碑額篆書“西岳華山廟碑”六字。
《華山碑》其結體方整勻稱,氣度典雅,點畫俯仰有致,波磔分明多姿,是漢隸中方整平正一路書風的代表作品之一,歷來受到眾名家學者關注和推崇。明郭宗昌《金石史》稱其“結體運意乃是漢隸之壯偉者”。清朱彝尊說:“漢隸凡三種:一種方整,一種流麗,一種奇古。惟延熹《華岳碑》正變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長,當為漢隸第一品?!薄皳P州八怪”之一金農也有詩句:“華山片石是吾師。”
在評論漢碑和臨習漢碑時,經常會按照不同風格特點進行大致歸類,然后還可以把一些特征較為相近的碑帖進行比較,在比較中更容易發(fā)現各自的不同,這樣會有助于對所臨碑帖各種特征和各種變化的準確掌握。我們可把常臨寫的經典漢碑如《禮器碑》《華山碑》《乙瑛碑》《史晨碑》《韓仁銘》等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不僅要從通篇上比較,還要在結構上、筆法上進行比較。通常大家都認為《禮器碑》筆法變化較為豐富,其實《華山碑》的筆法變化也比較多,而且兩個碑的變化都呈現出明顯的個性。
現在我們走進《華山碑》看看它在筆法及線條、取勢等方面,有哪些特征和個性需要我們了解以及在臨習中注意,并結合基本筆畫寫法把這些要領運用進去。
(一)筆法變化
1、首先要注意到用筆上的力度變化。此碑雖以中鋒圓筆為主,卻不失力度,這主要依賴于它在行筆時內運骨力、下筆沉穩(wěn)、收放堅決,求大勢而不拘泥、不做作,清人方朔評其“字字起棱、筆筆如鑄”?!度A山碑》與《史晨碑》等以圓筆為主的碑帖相比較時顯得更為厚重大氣、神完氣足。見例字(圖1)

圖1
2、弧度變化是此碑比較明顯的特征。這種變化要比《乙瑛碑》更要強調,它不僅可以從不同方向呈現弧度變化,并且這種弧度變化被拿捏得既能有意夸張又能不失度,這些表現可謂有膽有識,在其他碑中并不多見。臨寫時應關注到這個特征,但要注意恰到好處,過分則流俗。見例字(圖2)

圖2
3、追求取勢變化也是此碑比較明顯的特征。此碑讓我們可以感覺到與簡牘書寫相近的那種筆勢變化。不僅整字講究取勢,而且在一字之間每筆都盡量避免雷同或呆板排列,憑借各種不同取勢,實現筆畫之間和而不同,而整體亦能在動態(tài)中得以平衡。見例字(圖3)

圖3
(二)線條表現
通常我們是通過線形看線質,在與同類漢碑如《禮器碑》《乙瑛碑》等比較可發(fā)現,此碑的線形表現更為渾厚蒼勁卻不臃腫,而且又不乏粗細變化、方圓變化,這要靠行筆中控制好提按頓轉、有足夠的力度來實現。與《史晨碑》比較,雖都有端莊凝重且又不失靈動等相同之處,但此碑線條更顯得方圓兼?zhèn)?、變化尤多,呈現出刀筆結合所特有的遒勁韻致。見例字(圖4)

圖4
(三)基本筆畫
隸書筆畫與其他字體不同,現分為六類基本筆畫解讀:
1、橫、豎——除長橫外,橫豎筆畫粗細變化不明顯,用筆運力不可松懈,還要注意根據字形適當傾斜或彎曲而豐富其變化。起收筆處有方有圓,要與整個字協調。長橫肯定是主筆,要注意在每個字中都不能類同,避免形成習慣的“蠶頭雁尾”狀。特別要注意雁尾處出鋒比較收斂、力求厚重。其中還有一種頓挫后不向右而向上略挑的收筆狀需認真練習。見例字(圖5)
2、折框——在隸書臨習時,橫豎(除主橫)與折框可以一起練習。重點要觀察準確其“折”處的寫法變化。有時是直接換鋒折出形成“方折”狀,有時是轉筆彎過形成“圓轉”狀,有時就是分成橫豎或豎橫兩筆(不管斷開、連上或疊壓上)而形成“斷連”狀。這是隸書中的普遍寫法,但要注意此碑中折轉更圓融結實,少有明顯斷開處,筆斷意不斷。見例字(圖5)

圖5
3、撇(鉤)——這在此碑中很豐富,形態(tài)各異??纱笾路譃槿悾簭?、直、尖。在較長筆畫彎轉時推送充分并順勢向上挑鋒收住,且收筆處豐潤有余。直撇則逆推有力,戛然而止。所謂尖畫是漢碑中較少見的,與后來楷書撇畫相似,書寫時需注意行筆堅挺利落,但在收筆處應有回鋒動作,不可鋒芒畢露。見例字(圖6)

圖6
4、捺(鉤)——通常分為斜捺、平捺。仔細觀察可注意到,不管哪種寫法,都有直彎、長短、提按、取勢及出鋒處的各類變化。特別是相同斜度、相同長短及相同部首時,要避免雷同。臨習時發(fā)現和掌握的越多,到創(chuàng)作中才能得心應手地處理各種變化。見例字(圖7)

圖7
5、豎彎鉤——這是專對《華山碑》筆畫特點分出的一類,是因為此碑中豎彎鉤的寫法變化很多,許多字的個性就是由于這個筆畫促成的。豎折處有方有圓、有細有粗,在鋪毫出鋒時更是手段多樣,或斜或平或彎,意態(tài)各異,不落俗套。掌握這些寫法變化不僅對學習隸書有好處,而且對今后創(chuàng)作提供了變化依據。見例字(圖8)

圖8
6、點——點畫容易不被重視,其實隸書的點畫要比楷書的點畫變化多。此碑中無論是一字中有幾個點,都會有不同變化。首先是講求它的位置,然后要注意它的取勢。上方點往往很厚重,多點畫之間講求和而不同。在不同字中,同樣是相同幾個點,也要注意這些點與周圍筆畫的關系而相應做變化處理,點對于整個字的作用不可低估。見例字(圖9)

圖9
來源(《書法報·書畫天地》2016年第10期,原標題:《華山碑》臨習指要(一):筆法談,作者:張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