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初學寫作者來說,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內(nèi)心還會產(chǎn)生焦慮?!独仙嵴剬懽鳌芬粫抢仙嵯壬鷮懡o初學寫作的青年人的,書中所談的內(nèi)容正是初學寫作者最關心的問題。 對于老舍,我們并不陌生。但還是把先生的簡介放在這里。
對于提攜后輩同樣盡責的先生,在書中給了我們哪些建議呢? 01不慌
這段樸實無華的語言卻能撫平很多初學寫作者內(nèi)心的焦慮,是啊,別一拿筆就想著發(fā)表不發(fā)表,別一決定寫作就想著“變現(xiàn)”。 當然,我們寫文章肯定希望得到讀者,更希望得到讀者的喜歡,要是對讀者再有些啟發(fā),就更加歡喜,更加有成就感了。 作家殘雪也曾說過:“從開始寫作起,我就想成名,那主要是因為我想存在,想擴大自身影響,讓更多人讀我的書?!?/strong> 這也是我們寫作的初衷,我們不竭的動力來源。但作為初學者,我們還是要沉下心,不著急,“誰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 有一個心平氣和的心態(tài),有耐心,有毅力,面對自己一點點的進步。這樣,當自己寫不出作品,抑或寫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的時候,才不會焦慮,才不會自暴自棄,才能在寫作這條路上走的長遠。 不慌,應是每一個初學寫作者的起點。 02寫不出來
寫不出來,誰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不僅是初學者,即便是很多成名的作家,也會有這樣的苦惱。 寫不出來,就不寫了嗎?等自己有了狀態(tài),有了靈感的時候再寫嗎?肯定不行。別被這些討厭的情緒困擾,更不要給自己找借口。 寫不出來,我需要先學習,先閱讀。有一段時間我是這樣想的,感覺自己的水平實在是太差了,不要再在寫東西上浪費時間了,還不如把這些時間用在閱讀上,等我積累一段時間再動筆。 實踐證明,這樣做根本行不通。正如老舍先生所說:“只有自己動過筆,才會更深入地了解別人的作品,學會一些竅門?!?/strong>一直不動筆,就永遠寫不出來。只有動筆,才能學會把自己的想法變成文字,才能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還有欠缺,才能獲得一點一點的進步。 當你動筆時,還會發(fā)生一件神奇的事情,就是你在想一個問題,一個表達的時候,以前看過的內(nèi)容就會自己“冒”出來。就像我在寫第一點“不慌”的時候,以前看過殘雪說的這句話,就一下子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會有一個聲音在腦海中想起:“這句話,放在這里特別合適,快找找原話是怎么說的”。而我下筆寫本文的時候,都沒有想起過殘雪。 邊學邊寫,這才是初學寫作者的正道。 03天天寫
天天寫。 保持寫作的狀態(tài)。 葉圣陶和夏丐尊先生在《文心》中也說過:“寫作是生活的一個項目。寫作與吃飯、說話、工作一樣,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寫作便是生活本身。真正的寫作應該是我手寫我心,寫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想法,這樣作者才能夠體驗心流沖擊我們身心的感覺。那個時候寫作就成了我們的工具,成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而不再是負擔。” 如果初學寫作者能養(yǎng)成每天寫作的習慣,讓寫作成為自己的生活,那么提升寫作水平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像《三傻大鬧寶萊塢》中那句經(jīng)典臺詞:“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jīng)意間追上你”。 堅持每天寫作吧,這條路上,你并不孤單,熱愛寫作的人都會如此。林清玄說自己每天會固定的寫多少字,村上春樹說自己每天會固定的寫幾張稿紙。 埃斯基恩·考德威爾說:“你總能寫點東西的。你寫寫打油詩,或者寫封情書。做這些事情幫助你回到寫作的狀態(tài)里,以恢復你的創(chuàng)作欲望。” 天天寫,這是初學寫作者應有的習慣。 博爾赫茲說:“上天給了我浩瀚的書海,和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而每一名寫作者不就是這天堂的建設者嗎?為了我們熱愛的寫作,為了我們心中的天堂,值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