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王維詩意圖》是中國明代畫家陳裸的國畫作品。該畫為立軸,紙本,設(shè)色,縱198.4厘米,橫95.1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陳裸(公元1563-約1639年),初名瓚,字叔裸,后去掉“叔”字,號道樗、白市,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一作云間(今上海市松江)人。善畫山水,遠(yuǎn)宗趙伯駒、趙孟頫諸家,近師文征明。摹古人筆法逼真,能工書。晚年居虎丘,以吟詠自娛。作品有《石粱飛瀑圖軸》,《秋山高隱圖軸》。 《畫王維詩意圖》為陳裸佳作,以王維詩句“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為題。圖中遠(yuǎn)山崇岡,勁松翠竹,清流溪石,庭院柴門,一士人席床而坐,潛心研讀。筆法嚴(yán)謹(jǐn),用墨適宜。既雄渾沉厚,又郁茂深秀。 古詩: 畫 王維 遠(yuǎn)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看遠(yuǎn)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yīng)當(dāng)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著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節(jié),它都盛開著。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全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guī)律,其實正是暗中設(shè)謎,寫出了畫的特點。 作者介紹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yùn)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因篤信佛教,有“詩佛”之稱。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禪宗影響很大,精通佛學(xué),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