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中學的中考倒計時墻。 “學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VS“所有內容都是考試重點嗎?我們怎么復習” “取消考試大綱,短期內確實可能會讓老師和學生感覺有些不適應,但從長遠發(fā)展來看,對學生整體學習素質的提升是有利的” 法治周末記者 趙晨熙 曾經被學生們視為“考試寶典”的考試大綱,今后將徹底成為歷史。 11月29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教育部印發(fā)了《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科學命題,取消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大綱,進一步提高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質量。 《意見》一出,學生、老師、家長都紛紛緊張起來:“取消考試大綱會不會給學生造成更大的考試壓力?”“究竟是減負,還是增負?” 增負還是減負 “要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學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眳斡駝偟倪@句話解答了此次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大綱被取消的原因。 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中考。2016年,教育部啟動新一輪中考改革,為減少義務教育學生多次考試的壓力,對初中畢業(yè)考試和升學考試實行兩考合一,統(tǒng)稱為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早在此次《意見》出臺前,已有一些省份開始嘗試取消考試大綱。9月,浙江省教育廳就發(fā)布通知,各地編寫的類似考試說明或考試大綱自動廢止。 事實上,在取消中考考試大綱前,我國高中階段的考試大綱也已取消。6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與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命題要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試大綱。 這也意味著,未來我國中高考都將不再有考試大綱。 “這絕對是噩耗!”北京市朝陽區(qū)某初中初二學生馮博強非常擔心自己今后的考試,“考試大綱能夠讓我們知道重點復習哪些內容來應對考試,以后沒有了,不就意味著所有內容都是考試重點嗎?我們怎么復習?” 不僅馮博強有這樣的擔憂,某媒體在微博上就“取消考試大綱是減負嗎”的話題做了調查,結果顯示,有74%的人認為不是,反而會增加學生的壓力。 此前,為方便學校組織教學,便于學生復習、備考,教育部考試中心會制定并發(fā)布考試大綱,基于考試大綱,各地教育考試院還會發(fā)布更詳細的考試說明,盡管每年的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內容都大同小異,但一直以來,考試大綱與考試說明仍是學校教學和考生復習的重要“指揮棒”。 如今已經上高二的曹旭就以語文考試為例稱,考試大綱會明確告知課本中的哪些古詩或文言文在考試范圍內,這樣考生就能據此有針對性地進行背誦,對于那些不在默寫考試范圍內的,則重點理解其意思即可,減輕了學生的備考壓力。 但對于劃定考試范圍的考試大綱,質疑聲也一直存在,有觀點就認為考前發(fā)布考試大綱,明確考點,會助長學校圍繞考而教,學生圍繞考而學,考試大綱內規(guī)定的就學,大綱之外的就不學,這不利于學生的整體教育。 “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科學命題,取消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大綱,促進學生認真學好每門課程,完成國家規(guī)定的義務教育學業(yè)?!贝舜巍兑庖姟分校裁鞔_提出,取消考試大綱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均衡全面發(fā)展。 轉變教學思路 一面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初衷,一面又是學生們的“怨聲載道”,取消考試大綱究竟是利是弊?在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這個舉措的出臺是有好處的,因為它可以讓教學更加完整,讓中小學不僅僅是根據考試大綱來教學,而是依據課程學習標準來教學,有助于學生把知識學的更扎實、更全面。 在試題結構上,《意見》強調要減少機械記憶試題和客觀性試題比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眱Τ瘯熛蚍ㄖ沃苣┯浾呓忉尫Q,此前考試大綱劃定了考試的范圍,尤其像文科,會劃定一些諸如背誦篇目等這些記憶考題的范圍,但實際上,這些內容都屬于應試教育,學生依照考試大綱去機械性地背誦,應對考試,卻對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等方面沒有很大的幫助。 “取消考試大綱的同時強調減少機械記憶試題和客觀性試題的比例,也表明了相關部門意圖改變應試教育,提高學生綜合學習素質?!眱Τ瘯熣f。 以前的考試大綱包含了各個知識點的比重、分值、題量、甚至是各學科的樣題等,為了能提高學生們的考試成績,老師們大多會把心思放在研究考試大綱上,大綱上標明考什么,他們就教什么,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如今取消了考試大綱,提出考試命題不超課程標準,老師們覺得這給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東城區(qū)某中學語文教師張欣就向法治周末記者表示,課程標準不同于考試大綱,更多的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閱讀習慣、理解能力等。 “如果單純按照考試大綱內容來教學,‘就題論題’,那么一篇在考綱劃定范圍內的古文只要給學生講明白它的具體內容,文章的寫作背景、表達思想等即可,背誦部分則要求學生要死記硬背。”但取消考試大綱,按課程標準來出題考試就不能這么簡單,因為它要求學生要掌握深度閱讀的方法,提煉文章精髓。張欣注意到,近兩年,有些地方的考題已經偏向這個方向,比如,閱讀題不再是簡單地讓學生歸納情節(jié),還會有引申內容,從初中語文教科書的推薦閱讀書目中選擇一本,寫閱讀提綱報告。 “這就要求老師不僅要按課本上的內容教學,更要教會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學生也要豐富課外閱讀量?!睆埿姥a充指出,按課程標準的要求,作文寫作中也包括縮寫、擴寫和改寫,但此前會把教學精力更多放在考試常見的記敘文上,取消考綱意味著這些內容都有可能會考到,學生需要全部掌握。 在儲朝暉看來,取消考試大綱確實會對一些學生產生影響,特別是那些以往靠“死記硬背”來上分的學生,失去“指揮棒”會讓他們不知如何復習,哪些是重點、哪些要加強練習。除了要轉換學習思路,掌握學習方法外,也需要教師充分了解課程標準的內容,引導學生。 “取消考試大綱,短期內確實可能會讓老師和學生感覺有些不適應,但從長遠發(fā)展來看,對學生整體學習素質的提升是有利的?!眱Τ瘯煆娬{。 需警惕教學不公 取消考試大綱,同樣牽動著家長們的心。 馮博強的父親就擔心取消考試大綱后,教師的教學水平將成為主導因素,這樣好學校與差學校之間的差別就會體現出來了。 在采訪中,不少家長都表現出了這種擔憂。學校師資水平存在差距,以往有考試大綱,劃定了考試范圍,差距不會太明顯,如今考試大綱取消,學生的備考由教師來引導,那些經驗豐富的教師對課程標準研究透徹,能教學生更好的學習方法,押題也可能更準確,這些因素勢必都會影響到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 “家長的這種擔憂不無道理,取消考試大綱后,確實可能出現強師資學校和弱師資學校在考試競爭力上越發(fā)分化的問題。”儲朝暉解釋稱,當前中考的考題還是會讓一些優(yōu)秀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參與出題,但那些師資相對較弱的學校,教師根本就沒有機會參加到考試出題,這也會導致對考試的范圍了解得更少。 “并不是說那些參與出題的教師會泄題,但至少復習方向還是會有的,這就有可能會形成教學上新的不公平?!眱Τ瘯熃ㄗh,取消考試大綱后,應在考試出題化程序上更加專業(yè)、科學。 其實在教育學者熊丙奇看來,產生應試教育的根源并非有沒有考試大綱,而是中高考以考試分數對學生進行排序和錄取所致。 他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直言,之所以教師會“考什么才教什么”,是因為中考這一次考試的成績,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升學,也是評價教師工作的最主要因素,這是應試教育的根源。 “如果不改革評價、錄取制度,只單純取消考試大綱,帶來的變化最多就是學校準備的更全,讓學生做更多的題來應對考試而已?!毙鼙嬲J為,校外培訓機構甚至會借此開設一些“押題”等業(yè)務,進一步增加學生和家長的負擔。 儲朝暉對此表示認同,他指出,我國當前存在“教招考一體化”的問題,學校招生以考試成績?yōu)槲ㄒ灰罁?,評價標準過于單一就導致考試處于核心地位。因此,要考慮逐步推進“教招考分離”改革,除考試成績外,還要實行多元化評價機制,這也符合教育部門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初衷。 “如果考試功能不變,那么不管怎樣進行改革,都難以帶領基礎教育走出應試教育,只會讓學生和家長更焦慮?!毙鼙嬲J為,只有改革中高考成績的功能,讓其不再成為唯一依據,而是一項學校招生的評價功能,才能讓教、考、招,都盡到育人的作用。 責編:高恒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