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公民權利第1課時 公民基本權利1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教學難點:人身自由。 2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生互動: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劉斐,一個很可愛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別急,我們先看看劉斐的介紹。 一個女嬰降臨人間,父母給她起名叫劉斐。小斐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她6歲上小學,12歲步入中學校園。劉斐喜歡繪畫,升入初中后,她的兩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劉斐品學兼優(yōu),獲得優(yōu)秀共青團員的稱號。高中畢業(yè)的暑假參加勤工儉學,獲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會換屆選舉中,年滿18周歲的劉斐給自己滿意的代表候選人投下莊嚴的贊成票。 問題:請說說劉斐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提示:姓名權、被撫養(yǎng)權、受教育權、著作權、榮譽權、獲得勞動收入權、選舉權。 二、新課講授 (一)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活動一:投上寶貴的一票 “我這次回家,主要是來參加村委班子的換屆選舉。選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設的關鍵。我要珍惜這神圣的一票,選好村里當家人!”從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楊某真誠地說。為了這寶貴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員有的按規(guī)定寫委托書,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則借機回鄉(xiāng)參加選舉。 1.思考:(1)公民享有選舉權應同時具備什么條件?(2)公民行使選舉權有什么意義? 提示:(1)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人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年滿18周歲;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2)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 (二)政治自由 知識識記: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jié)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 (三)監(jiān)督權 活動二:探究監(jiān)督權的行使 (閱讀教材第33頁的第二個“探究與分享”及圖片) 2.思考:羅先生實名舉報是在行使什么權利?他在舉報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提示:羅先生是在行使監(jiān)督權。他在舉報時應該注意: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要對舉報內(nèi)容的真實性、客觀性負責,不得捏造事實、制造假證、誣告陷害他人;等等。 3.歸納總結(jié):
活動三:案例回放——于某故意傷害案 相比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于某無期徒刑,二審雖然同樣定為故意傷害罪,卻依法按照各種情節(jié)判處有期徒刑5年。于某是在人身安全面臨現(xiàn)實威脅的情況下才持刀捅刺,且其捅刺對象都是在其警告后仍向前圍逼的人,可以認定其行為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于某行為屬于防衛(wèi)過當,構成故意傷害罪。判決書中有一句說得好:于某及其母親蘇某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應當受到法律保護,但于某的防衛(wèi)行為超出法律所容許的限度,依法也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1.思考:(1)于某及其母親的什么權利受到了侵犯?(2)該案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提示:(1)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到了侵犯。(2)人身自由受法律保護,不要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要學會依法維權等。 活動四:權利辨析——私拆、毀棄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級學生張某為了集郵,竟然大量私拆、毀棄他人信件。 2.思考:張某侵犯了他人什么權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總結(jié):
4.教師歸納:對公民的人身權利,我國憲法都有明確規(guī)定,我們要明確自己的權利,學會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 目標導學三: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教育權利 活動五:情景再現(xiàn)——抓小偷 (閱讀教材第37頁的第一個“探究與分享”) 1.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車的行為涉及公民的哪項基本權利? 提示:財產(chǎn)權。 活動六:材料鏈接——教育公平 第一個是?;尽1;局饕潜WC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全覆蓋,重點是義務教育。 第二個是補短板。補短板包括幾個方面:一是補區(qū)域不平衡的短板。二是補齊農(nóng)村地區(qū)的教育短板。三是補教育體系當中的短板。 第三個是精準扶助困難群體。一是保障貧困、困難群體的孩子們有受教育的權利。二是面向殘疾兒童,辦好特殊教育。三是要解決好社會關心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2.思考:國家采取以上措施促進教育公平有什么意義? 提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 3.總結(jié):
三、課堂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及憲法是怎樣保護的,知道了這些基本權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認識,增強了權利意識,能夠在社會中依法維護自己的各項權利。 3板書設計 4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內(nèi)容較為單一,從三個方面學習公民的基本權利。對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教育權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掌握起來并不難,但理解起來有難度,很多權利名詞較為抽象,不利于學生理解;但結(jié)合教材中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能夠當堂掌握。另外關于公民的權利,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大,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強,給本節(jié)課的學習提供了好的條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