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茶是一種古代時期比較流行的休閑文化活動,據(jù)說最早是源于福建的建州地區(qū),在唐代被人們稱為“茗戰(zhàn)”,到了宋代之后稱為“斗茶”。 斗茶,顧名思義,即對茶的優(yōu)劣進行一番品評排序。在宋代,點茶,與“焚香、掛畫、插花”并稱為“四藝”。 斗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guī)模的茶葉店,前后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后廳狹小,兼有廚房,便于煮茶。當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幾個人小聚談到茶道,也有說斗就斗的。有些人家,有比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臨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場所。 斗茶的時間,多選在清明節(jié)期間,因此時新茶初出,最適合參斗。 斗茶的參加者都是飲茶愛好者自由組合,多的十幾人,少的五六人,圍觀者眾多,就像今天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 斗茶之初乃是“二三人聚集一起,煮水烹茶,對斗品論長道短,決出品次”(見宋人唐庚《斗茶記》)。隨著斗茶之風遍及朝野,尤其是文人更為嗜好,斗茶由論水道茶演變出了新的形式和內容。 據(jù)宋、明人的文獻記載,斗茶一般包括以下三項內容: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戲。 ★ 斗茶品 斗茶勝負的決定標準:一是湯色,二是湯花。 湯色即茶水的顏色,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者則稍遜。 湯純白,表明采摘肥嫩,制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說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說明蒸茶火候已過;色泛黃,說明采制不及時;色泛紅,則說明烘焙過了火候。 湯花是指湯面泛起的泡沫,湯花與湯色密切相關,因此色澤也以鮮白為上。 其次看“水痕”出現(xiàn)的時間。 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調制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后燒水煎煮。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 反之,若湯花不能咬盞,而是很快散開,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會立即露出“水痕”,水痕出現(xiàn)的早晚,是茶湯優(yōu)劣的依據(jù),早者為負,晚者為勝。 有時茶質雖略次于對方,但用水得當,也能取勝。所以斗茶需要了解茶性、水質及煎后效果,是與茶相關的一個全方位體系的較量。 ★ 行茶令 《中國風俗辭典》中記載:“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區(qū)。飲茶時以一人令官,飲者皆聽其號令,令官出難題,要求人解答執(zhí)行,做不到者以茶為賞罰。” 茶令的起源據(jù)說可追尋到唐代,玩法比較高雅,也有一定難度。一般三五好友圍坐,以續(xù)詩“接龍”形式,以茶為主題續(xù)成一首茶詩,續(xù)不上的就要當場受罰。 如此雅致的文字游戲自然少不了文人墨客的身影,其中以顏真卿、陸士修、張薦、李萼、崔萬、皎然聯(lián)合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月夜啜茶連句》尤為代表: 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情言。(陸) 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園。(張) 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李) 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崔) 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原。(顏) 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皎) 素瓷傳靜夜,芳氣清閑軒。(陸) 到了宋朝,興盛斗茶之風,茶令作為一種飲茶時助興的游戲,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發(fā)展。最知名的茶令大IP當屬婉約派詞人李清照了。 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經常以詩詞唱和,在“酒闌更喜團茶苦”的生活中,李清照更是喜歡飲茶行令。 她在《金石錄后序》中具體描述了這種生活:“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杯中,反不得飲而起…” 這個關于茶令的典故,因為被納蘭容若在《浣溪沙》一詞中以“賭書消得潑茶香”之句記錄下來而廣為流傳。 南宋時期,還有一個茶令迷,他就是南宋龍圖閣學士王十朋。他在《萬季梁和詩留別再用前韻》中寫道“搜我肺腸茶著令”,并自注曰“余歸與諸子講茶令,每會茶,指一物為題,各舉故事,不通者罰。” 可見茶令文化自唐代發(fā)展以來,深受歷代文人所愛。茶令也極大地豐富了中國茶文化,是一個非常富有文化意義的創(chuàng)舉。 圖 / 章志峰 ★ 茶百戲 茶百戲,又稱湯戲或分茶,展現(xiàn)將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 詩人楊萬里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茶百戲是斗茶中最為高深的,由于年代久遠也沒有傳承者,因此至今也未揭其奧妙所在。只在文獻里看到“別使妙訣,使湯紋水脈成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的記載。 在宋代,難度較大的茶百戲,流行的范圍比較窄,一般只流傳于宮廷和士大夫階層。有人把茶百戲與琴、棋、書并列,是士大夫喜愛與崇尚的一種文化活動。 分茶時能瞬間使湯花顯示出各種瑰麗多變的景象,山水云霧,花鳥魚蟲,如一幅幅水墨圖畫,這樣神奇的沏茶技藝,不禁讓人遐想萬千。 宋人斗茶之風的興起,與宋代的貢茶制度密不可分。民間向宮廷貢茶之前,即以斗茶的方式,評定茶葉的品級等次,勝者作為上品進貢。 后來,斗茶就分割出來作為一項游戲而發(fā)展起來,最初只局限于文人雅士之間,后漸漸推向民間,至晚清復歸消歇。 幾百年的光景逝去,宋代斗茶曾有的繁華盛況已飄散于輕揚的茶煙之中,那些古人握過的茶碾、爐上暖過的急須、唇邊沾過的茶盞,依然讓如今的茶文化愛好者如癡如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