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武俠小說中,很多角色都有歷史原型。比如說張三豐和他的徒弟武當七俠,歷史上都是確有其人,張三豐真的是武當派始祖,原名也確實叫“張君寶”,他的七名弟子里,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莫聲谷都是真人真名,只有殷梨亭的名字有所改動! 一、張三豐、王重陽、韋小寶都有原型 殷梨亭原名“殷亨利”,出自《易經》卦象“亨利貞,取女吉”,金庸先生為了讓武當七俠名諱的意境保持一致,在自己的小說中,將“亨利”改成了“梨亭”二字,現在有種流行的說法,說張三豐給自己七個弟子取名橋、舟、巖、溪、山、亭、谷,是為了紀念當年在少室山跟郭襄相遇,這種猜測美則美已,實際卻是無稽之談了! 而王重陽和他的弟子全真七子也是真人真事,王重陽確實開創(chuàng)了全真教,丘處機確實也曾去見成吉思汗,勸諫他少殺生,而王重陽的第五名弟子郝大通,在金庸小說里雖然極不起眼,但歷史上卻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晚年卻辭別師兄弟,來到陜西,廣招弟子,創(chuàng)立了大派華山派! 《鹿鼎記》的主角韋小寶其實也有原型,金庸曾經明確表示,韋小寶這個人物,是受了一位海外華人的啟示,而這位海外華人便是道光年間出生的華人爵士韋寶珊。韋寶珊13歲時,被美國傳教士收養(yǎng),后被該傳教士資助去歐洲留學,回國之后一直在做銀行買辦,過著讓人羨慕的富裕生活! 與韋小寶最為相似的,是韋寶珊的經歷,他不僅跟韋小寶一樣被封為爵爺,也跟韋小寶一樣,是混跡于黑白兩道的人精,靠著忽悠大法,吃了上家吃下家,而金庸先生將韋寶珊的經歷從清末移到康熙年間,加以演繹發(fā)揮,造就了一個妙人韋小寶! 二、張無忌的原型竟是金庸本庸! 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倚天屠龍記》主角張無忌的原型,之前有人稱張無忌的原型是韓山童的兒子——小明王韓林兒,然而其實《倚天屠龍記》里,明明白白的有韓林兒出場,戲份還不輕,是周芷若的大粉絲,最后被朱元璋投入水中溺死,跟歷史上韓林兒的死法都一致!后來有人考證出真相,張無忌的原型就是金庸本庸,張無忌一生的感情經歷,就是金庸自己的感情經歷! 小說中張無忌的初戀朱九真,暗指的是金庸的第一位妻子杜冶芬,杜冶芬跟朱九真一樣美艷動人,被人稱作“杜四娘”,金庸對她,就像張無忌對朱九真一樣一見鐘情,后來杜冶芬婚內移情別戀,導致兩人婚姻破裂,金庸一直引以為恨。張無忌第二個愛上的姑娘趙敏,對應的則是金庸的第二任妻子朱玫,朱玫端莊秀麗,精明能干,幫金庸把事業(yè)做得風生水起,但因為兩人性格都很強勢,也時常爆發(fā)爭吵! 跟朱玫風風雨雨20年后,金庸卻沒有兌現“愛一個人就愛她一生一世”的承諾,在52歲那一年,金庸結識了23歲的酒吧女服務員林樂怡,林樂怡溫婉如水,跟朱玫全然不同,金老不顧一切要跟林樂怡在一起,徹底傷了朱玫的心…… 或許已經有朋友猜到了吧?這女服務員林樂怡對應的,就是張無忌的小昭,這也是為什么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為什么瘋狂給小昭加戲,回到波斯還要派人給張無忌送親手做的衣服鞋襪,以至于有人推斷,《倚天屠龍記》的結尾會是張無忌帶著趙敏去找小昭! 三、郭靖歷史上真正的結局讓人遺憾! 《射雕英雄傳》的郭靖其實也有真實的歷史原型,只不過郭靖的原型跟之前的幾位都不同,他的一生可以分為成吉思汗效力和為大宋效力兩部分,這兩部分分別對應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小說里郭靖是梁山“賽仁貴”郭盛的后人,其父郭嘯天被人殺害,其母流落蒙古,在草原上將其養(yǎng)大,郭靖長大過程中,頗受成吉思汗眷顧,后來郭靖幫成吉思汗打破王罕的包圍,立下大功,被成吉思汗封為金刀駙馬! 在《武穆遺書》和黃蓉的幫助下,郭靖幫成吉思汗打下花剌子模和撒馬爾罕,然而郭靖的原型為成吉思汗的立下的汗馬功勞,則比郭靖大多了,這位歷史原型,便是成吉思汗的大將郭侃!郭侃在西亞幫成吉思汗破了三百余座城池,人稱“東天將軍”,其對手都要贊嘆“東天將軍,神人也”!郭侃后來的事跡就令人遺憾了,雖然是漢人,卻屢屢向忽必烈進言進攻南宋,后來還因為進攻南宋有功,被忽必烈任命為海寧知州! 同為浙江海寧人,金庸對這位當地歷史名人的經歷必然知曉,因為對郭侃主張伐宋的不以為然,郭靖后半段的人生,金庸便舍棄了郭侃,采用了一位南宋義士的經歷,此人跟郭靖同名同姓,同樣也是熱血男兒,同樣也是以死報國!根據《宋史》的記載,郭靖是宋代的一名“巡檢”,類似于巡捕,負責巡邏、捕盜、消防等,金兵南下之時,郭靖不堪忍受靖康之變后的山河淪落之恥,對弟弟說“吾不忍棄漢衣冠,愿死于此,為趙氏鬼”,然后跟屈原一樣,赴江而死! 在古代的價值觀里,巡檢郭靖的這種死法叫“死節(jié)”,最受文人士大夫所推崇,而小說里大俠郭靖的死法,正跟這位歷史上的巡檢郭靖一脈相承!以大俠郭靖的武功,襄陽城破之時,如果想逃,絕對不會逃不了,然而大俠郭靖跟巡檢郭靖擁有相同的基因,他早就做出決定,城破則人亡,以死殉國,以死殉節(jié)! 我們現在的觀念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管遭遇什么,活著才能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所以可能不少人會覺得巡檢郭靖死的不值,然而古人受的教育就是如此,不以為然就是強求古人了!讀者追問韋小寶的原型時,金庸先生笑答:“亦史亦奇”,這么追究下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部部都是“亦史亦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