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我們都知道月亮為什么總是以一面朝著地球,而且我們也能給出答案,那就是潮汐鎖定。但是你再問一下,潮汐鎖定的原理是什么,估計很多人就不了解了。 對于一個答案,我們不光要知道結果,還要知道這個結果是怎么來的,所以今天我們就聊一下潮汐鎖定的原理。
潮汐變化目前科學家認為月亮起源的主流說法是大碰撞說,大概在45億年前,一個和火星大小差不多的行星忒亞,一頭撞上了地球,其中一部分落在了地球上,還有一小部分碎渣被拋向了宇宙,但由于地球引力的存在,這些碎片并沒有跑太遠。 后來,這些碎片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逐漸匯聚成一個星球,也就是月亮。但因為月亮和地球的質量相差太遠,所以月亮也沒有逃脫地球的引力,并在地球的引力下圍繞著地球自轉。 其實不光地球對月亮有引力,月亮對地球同樣存在著引力,而月亮對地球的引力,可以引發(fā)地球海洋的潮汐變化。 具體來說是這樣,因為地球自轉一圈只有24個小時,而月亮繞著地球轉動一圈是一個月,大概30天左右。這樣,月亮跑的就比地球慢多了。 結果呢,月亮的引力就對地球起到了減速作用,這是因為地球上的水是流動的,哪里引力比較大,就會聚集在哪個地方。所以,海水會在月亮引力的作用下,引發(fā)潮汐變化。 而每次海水相互碰撞,以及和地球摩擦時,部分能量都會以熱量的方式散失掉,無形之中也在消耗地球自轉的速度,所以地球轉動的也更慢了。 有科學家研究,在恐龍時期每天只有20小時左右,而在10億年前,地球自轉一圈只需要10幾個小時。由此可見,月亮是在給地球減速。 月亮潮汐變化不光月亮對地球可以產(chǎn)生潮汐變化,地球對月亮同樣有潮汐變化。具體是這樣的,月亮上雖然沒有海水能夠引發(fā)潮汐變化,但早期月亮內部有熔漿,能夠引發(fā)潮汐變化,并消耗月亮能量,達到給月亮自轉速度減速效果。 其次還有,月亮上的巖石也會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地慢慢地發(fā)生流動,久而久之,月亮朝向地球和背向的兩側會被拉長,呈橢圓球體。這時,月亮雖然也會自轉,但每自轉一圈時,月亮上的巖石都會在地球引力下,再次發(fā)生形變,呈橢圓球體。 而巖石在流動以及形變的過程,也會消耗自身的能量,讓自己的自轉速度緩慢下降,直到月亮自身自轉速度=圍繞地球公轉速度, 這時地球的引力就不會再對月亮產(chǎn)生減速作用,而是兩者同步,因此月亮也就被潮汐鎖定了。 事實上,不光地球可以對月亮潮汐鎖定,月亮也可以對地球潮汐鎖定,但因為地球質量相比于月亮而言實在是太大了,因此地球先把月亮給潮汐鎖定了。但如果太陽系壽命長到一定程度,或許有一天月亮也會把地球潮汐鎖定。 衛(wèi)星與行星彼此相互潮汐鎖定的例子并不罕見,在太陽系內,冥王星不僅潮汐鎖定了它的衛(wèi)星卡戎,卡戎也把冥王星潮汐鎖定了。 |
|
|
來自: 爺爺ewe85z14u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