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表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shù)字。2.使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學會看整時,并知道整時的兩種方法。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具準備:實物鐘、模型鐘,實物展示及相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導入 1.童話引入。多媒體演示:在一個美麗鄉(xiāng)村的清晨,小公雞起床了,它跳到高處“喔喔喔”叫起來。 2.提出問題。 (1)“公雞打鳴是叫人們干什么?” (2)“每天早晨是誰叫你們起床?” 3.揭示課題。 師:你們桌上也擺著各式各樣的小鬧鐘,好看嗎?同學們,鬧鐘不光有漂亮的外表,它的鐘面上還有豐富的知識,你們想知道嗎?好!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 二、自主探索 1.初步認識鐘面。 (1)比一比。 學生拿出實物鐘,與同桌的比一比,看鐘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①都有兩根針(長長的細細的叫分鐘,短短的胖胖的叫時針)。 (板書:分針時針) 讓學生指一指學具鐘的時針、分針。 ②都有12個數(shù),一起數(shù)一數(shù)(1、2…) 12個數(shù)把鐘面分成了12個相等的大格。 (2)說一說。 鐘面上的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zhuǎn)的? 2.認識整時。 (1)整時的常用表示法。 ①學生嘗試撥整時。 師:你們會撥鐘嗎?自己撥出一個喜歡的時刻,看誰撥得好,請他上來撥。(選三個上來) 問:你撥的多少?剛才三個同學說的“X點”是口頭語,正確的書面用語叫“時”。(板書) 指看三個鐘面說“這個讀X時……”并板書:X時,X時,X時。指著“X時,X時,X時”說“這些都是整時”。(板書) 小組同學一起觀察:黑板上三個鐘面上的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③引導學生得出認識整時的方法: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④練習。 A.師撥鐘面,生說時刻,2時、6時…… B.生活中,我們做的事都和時間緊密相連,請你們撥出時刻。 a.早上上學的時刻。 b.每天看動畫片的時刻。 c.每天爸爸媽媽看新聞聯(lián)播的時刻。 C.你還想撥哪個整時?撥一撥,這時你在干什么? (2)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 ①小朋友觀察身邊的事兒,非常仔細,教師出示標有“8:00”的卡片問: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里見過? 師:這是整時的第二鐘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 ②誰會寫幾時就寫幾,然后寫上“:”再寫兩個“00”。 ③指黑板鐘面,問:你會用數(shù)字法來表示嗎?請寫在寫字板上,看誰寫得好,二人扮演,評一評,寫得好嗎? ④今天兩種整時表示法你都會寫嗎?你們還想比一比嗎? 師:老師寫出了一種,請你寫出另外一種。 3.應用。 (1)師:時間是很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作為小學生該怎樣珍惜時間呢?那就是合理利用時間,安排好一天的學習、生活(打開書第92頁)這是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多媒體),仔細看書上第92頁,說一說,他什么時刻做些什么?(小組說一說) (2)問:他的一天安排得合理嗎? 師:對,我們應向小明學習,不睡懶覺,合理安排,做健康、聰明的好孩子。 三、綜合應用 1.現(xiàn)在請你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設計你星期天的安排。 (小組合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安排合理。) (1)活動。 上午( )時做( ) ( : )做( ) ( )時做( ) 下午( :)做( ) ( )時做( ) (2)評一評:獲勝者是誰? 2.聰明屋。 聰明屋里住著一位智慧老爺爺,他給你們出了一道難題,這是從鏡子里看到的鐘面,猜一猜它是幾時。 四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評出傾聽小明星)
|
|
|
來自: 王娟實驗 > 《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