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這首《望江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細(xì)品該詞,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東坡先生便坐在對面,挑炭烹茶,品茗言歡。 蘇東坡不擅飲酒,但尤擅品茶。也不僅僅是品,事實上茶已然是東坡先生生活的一部分。采茶、制茶、烹茶、品茶,一切“茶事”他無所不通。他的茶藝之精湛,幾乎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后人將這一切匯為“東坡茶道”,并一直傳承至今。 都說清茶一杯品人生,關(guān)于茶中至理,人們皆有所感,我們也不再多言。今日,我們單為讀者盤點一下東坡茶藝,算是東坡茶道的基本功,希望大家喜歡~ 用水——精品厭凡泉 石上山泉,便是泡茶的上品。 茶圣陸羽有言:烹茶以“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其下?!倍剿瑒t“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故烹茶需用山泉,尤其是自山間乳石流出的清泉更為上品。 蘇軾深知此理,對水的要求極高。他在鳳翔時,曾多次往太白山玉女洞中取泉水,每次兩壺,美滋滋地帶回家。若公務(wù)繁忙他便遣人去取,看來是一天不喝渾身難受。 后來蘇軾游至湖州,品嘗“天下第二泉——惠山泉”,大贊特贊,便有了“精品厭煩泉”一詩。 用火——活水還須活火烹 新炭便能燒出活火 蘇軾在《汲江煎茶》中寫下“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這詩句被后世的茶人們津津樂道。 古人煮茶多以炭生火,這里的“活火”指可以看見的火焰。木炭燒久了,便只見炭紅而不見火焰。所以需要新炭燒出烈火,才能激發(fā)茶水的滋味。 茶具——銅腥鐵澀不宜泉 東坡提梁壺 蘇軾在《次韻周種惠石銚》中寫道:“銅腥鐵澀不宜泉”。銚是古代隨身攜帶的一種小鍋,石銚便是用石頭做的。銅腥鐵澀,使山泉變味,所以煮茶以石鍋、石壺為上。他在湖北宜興發(fā)明的“東坡提梁壺”,便是用紫砂石制成的。 煮茶——銀瓶瀉湯夸第二 煮茶時把握二沸水是關(guān)鍵所在 煮茶時,燒水也是一門學(xué)問。唐代便已有“三沸水”之說:一沸“沸如魚目,微微有聲”;二沸“邊緣如涌泉連珠”;三沸“騰波鼓浪”。 蘇軾在《試院煎茶》中寫道:“銀瓶瀉湯夸第二”。便是說煮茶煮到二沸水時,即是最佳的品嘗時機。這是蘇軾煮茶的秘訣,要精心把握二沸水,才能煮得好茶。據(jù)說蘇軾在山中寺院里與老和尚斗茶藝,他的二沸水,讓在場之人無不折服。 喝什么茶? 蘇軾生平足跡跨越大半個中國,他喝過的茶,愛喝的茶,還真有些數(shù)不過來。從峨眉雪芽到獅峰龍井,有名的,無名的,他總要嘗嘗。長詩《和錢安道寄惠建茶》,開頭便道:“我官于南今幾時,嘗盡溪茶與山茗?!边@首詩中,蘇軾詳細(xì)羅列了多種茶葉,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來看看哦。 什么時候喝? 如果說蘇軾飲酒,多是朋友相聚小酌一杯,那么喝茶便堪稱無處不在了。 睡前要喝——“沐罷巾冠快晚涼,睡余溝頰帶茶香?!?/p> 睡后要喝——“春濃睡足午窗明,想見新茶如潑乳。” 路上渴了要喝——“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寫詩作文要喝——“皓色生甌面,堪稱雪見羞,東坡調(diào)詩腹,今夜睡應(yīng)休?!?/p> 熬夜加班要喝——“簿書鞭撲晝填委,煮茗燒粟宜宵征?!?/p> 生病了也要喝——“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漱口時也要喝——“濃茶漱口,既去煩膩,且苦能堅齒、消蠹?!?/p> 不單自己喝,還要送朋友——“建茶三十片,不審味如何。奉贈包居士,僧房戰(zhàn)睡魔。” 朋友若來了,那自然要喝——“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p> 喝完更不忘贊美一番——“戲作小詩君一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總之,人不可一日無茶。生活在哪里,茶就在哪里~ 最后,我們?yōu)榇蠹規(guī)硪皇住对囋杭宀琛?。這首詞,堪稱東坡茶道之代表作,大家不妨沏上一壺新茶,伴著該詞細(xì)細(xì)品味,著實有趣.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fēng)鳴。 蒙茸出磨細(xì)珠落,眩轉(zhuǎn)繞甌飛雪輕。 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fā)新泉。 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xué)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我今貧病長苦饑,分無玉碗捧蛾眉。且學(xué)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 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