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和董傳留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qiáng)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陳于之《題桃花扇》 玉樹歌殘聲已陳, 南朝宮殿柳條新。 福王少小風(fēng)流慣, 不愛江山愛美人。 魏子安《花月痕·第十五回詩》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豈是拈花難解脫,可憐飛絮太飄零。 香巢乍結(jié)鴛鴦社,新句猶書翡翠屏。 不為別離已腸斷,淚痕也滿舊衫青。 歐陽修《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jié)。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fēng)容易別。 黃增《集杭州俗語詩》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緣千里來相會(huì),三笑徒然當(dāng)一癡。 黃景仁《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dú)夜不平鳴。 風(fēng)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黃庭堅(jiān)《竹枝詞》 浮云一百八盤縈,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門關(guān)外莫言遠(yuǎn),四海一家皆弟兄。 王貞白《白鹿洞》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shí)?去似朝云無覓處。 譚嗣同《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黃巢《不第后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朱熹《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shí)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李世民《賜蕭瑀》 疾風(fēng)知?jiǎng)挪?/strong>,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慈禧《祝母壽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