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寫和詩 王天成 “和”讀hè ,指唱和,和答?!昂汀本褪歉胶偷囊馑?。在傳統(tǒng)詩歌學(xué)里,有原唱,才有附和。和詩不是詩的隨便唱和,和詩要求跟原唱形式上必須保持一致。 你送我一首,我回你一首,不管形式是否一致,不管押韻是否相同,叫贈(zèng)詩,不叫和詩。 和詩平仄的運(yùn)用以及節(jié)奏的安排上,針對(duì)原唱不同的體裁有不同的要求。和詩分步韻、依韻、從韻三種。 步韻,又稱為“次韻”,即用原唱原韻原字,且先后次序都必須相同。依韻,亦稱同韻,和詩與原唱同屬一韻,但不必用其原字。從韻,即用原唱詩韻的字而不必順其次序。 舉例一:張生的住所與鶯鶯所住的西廂只一墻之隔。一天晚上,鶯鶯同紅娘在園中燒香禱告,張生隔墻高聲吟詩一首: 月色溶溶夜,花蔭寂寂春; 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 鶯鶯立即和詩一首: 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應(yīng)憐長(zhǎng)嘆人。 經(jīng)過詩歌唱和,張生與鶯鶯彼此增進(jìn)了好感。 張生的原唱,水平韻五絕仄起(首句不入韻),押十一真韻。鶯鶯的和詩,水平韻五絕平起(首句不入韻),押十一真韻。一般情況下,不注明的和詩都認(rèn)為是步韻。 舉例二:在賈探春的倡議下,大觀園起了詩社。薛寶釵、賈寶玉、林黛玉開始斗詩。 薛寶釵的詩: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賈寶玉的詩: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jié)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fēng)不散愁千點(diǎn),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dú)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林黛玉的詩: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fēng)夜已昏。 薛寶釵的詩,水平韻七律仄起(首句入韻)押十三元韻;賈寶玉的詩,水平韻七律平起(首句入韻)押十三元韻;林黛玉的詩,水平韻七律仄起(首句入韻)押十三元韻。三首詩中“門、盆、魂、痕、昏”五個(gè)韻字沒有變。如果把薛寶釵的詩看做原唱,那么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詩都屬于步韻和詩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