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化驗單,一般常見的是以下幾項檢查: 類風濕因子(RF) 類風濕因子是診斷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一個重要指標。因為79.6%的類風濕患者,類風濕因子是陽性的。如果類風濕因子陽性,可能患了類風濕。但注意:這不絕對的,因為紅斑狼瘡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以及正常的老年人也有30%-50%的可能類風濕因子是陽性的。 正常值:陰性(0-20 IU/ml) RF陽性意義: ? 可見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干燥綜合征、硬皮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慢性活動性肝炎等; ? 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活動期RF陽性率約70%,RF是診斷該病的重要指標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標準; ? RF數量(滴度)一般與RA活動性和嚴重性成比例,RF越高,骨侵蝕發(fā)生率越高。 記?。?/span>RF(+),不一定是RA;RF(-),也不能排除RA的診斷。  紅細胞沉降率(血沉,ESR) 血沉、C反應蛋白是反應風濕病病情活躍程度的常用目標,但是特異性不高。細菌感染、結核、貧血、腫瘤以及其他炎癥性疾病也可以引起ESR、CRP升高。 正常值參閱:男<15mm/h,女<20mm/1h;CRP<8mg/L。 臨床意義(血沉增快): ? 可見于風濕病處于活動或病情活動,如急性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 ? 可見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系統(tǒng)性硬化癥、慢性腎炎或肝硬化等原因導致高球蛋白血癥; 因此,當ESR出現異常時,需要注意排除其他原因,才可考慮風濕病是否活動。 超敏C反應蛋白(CRP) CRP是炎癥反應性指標,反映急性炎癥,用以評估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疾病活動度(病情嚴重程度),與關節(jié)腫痛、晨僵這些癥狀關系密切,升高和恢復都要比血沉(ESR)快。 參考范圍:(0-6 mg/L) 臨床意義: ? 可一定程度反映炎癥感染情況及臨床療效,與血沉相似; ? 類風濕活動期其與血沉相平行,可明顯增多,但相對血沉增快來的早、去的也快;炎癥緩解期和用抗風濕藥后,轉陰或消失比血沉快; ? 若停用激素后已轉陰的hs-CRP又陽性時,提示病變活動仍在進行。 因此,注意CRP升高并不是類風關活動的特異指標,要結合關節(jié)腫痛的癥狀,以及排除其它感染因素來判定。  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 ASO是A族鏈球菌的代謝產物之一,可以溶解人紅細胞,具有很強的抗原性。參考范圍:陰性,成人(0-200 IU/ml) 臨床意義(陽性): ? 說明近期可能存在鏈球菌感染,少部分健康人群血清中ASO亦可出現升高; ? 若存在A族鏈球菌感染,ASO滴度約在感染1周后開始升高,3~6周達到高峰,可持續(xù)數月; ? 在風濕性疾病中可見于風濕熱,但不是所有的ASO陽性都是風濕熱。 抗環(huán)瓜氨酸肽抗體(CCP) 抗CCP是一個類風濕關節(jié)炎高度特異性的指標。也就是說如果抗CCP抗體是陽性的,患類風濕的可能性是96%(這個比例還是很大的)。但如果抗CCP抗體是陰性的,也不能掉以輕心,也有患類風濕的可能,因為一部分類風濕患者抗CCP抗體是陰性的。 臨床意義(陽性): ? 對于RA診斷的特異性高達90%以上; ? CCP陽性可用于預測嚴重破壞的類風濕關節(jié)炎; ? CCP對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早期確診及預后評估有重要意義。 類風濕因子和抗CCP抗體往往結合起來看,對診斷和判斷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 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化驗單所代表的意義 遠遠沒有上述的那么簡單 這些只是醫(yī)生在確診病情和治療方案時的一些參考依據 醫(yī)生最終的判斷還是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 以及醫(yī)生本身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 綜合進行判斷的 所以 當類風濕患者碰到化驗單有問題時 第一時間請教專業(yè)醫(yī)生 才是最好的辦法哦 | 
|  | 
來自: 昵稱6493690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