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有多少種喝法,我們不得而知;詞有多少個曲牌名,我們也難以盡數(shù)。但把酒寫進詞里,還寫到千古流傳程度的,寥寥可數(shù)。 其中一首,便有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出生在書香門第,家境不錯,少女時代過得無憂無慮。她的父親是進士出身,還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母親也出自書香門第。 同時,李清照本人也非常有詩詞天賦,少女時期便寫出了后來流傳千古的詞作: 《點絳蜃.蹴罷秋千》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首詞描寫了李清照自己在家里蕩秋千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個客人闖入,只好慌張離開的,但她又想看清這個客人是誰,于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幾個動作、幾個景象,便描繪出事件所在的場景和一個少女驚慌又具有好奇心的形象,可謂筆力不俗。 集官二代、富二代、文二代三大身份于一身,本身還天賦過人、極具才華的李清照,一出生便站在了別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到達的高峰。 然而,令人悲傷的是,那也是李清照人生自身的最高峰。 18歲那年,李清照按照當時的父母之命,嫁給了門當戶對的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 婚后的一段時間里,夫妻生活倒也和睦,甚至留下了“賭書消得潑茶香”的美好故事。 但婚后的日子并不一直很幸福,婚后一直無子的趙明誠本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至理納了妾。 而從李清照的詞作來看,后世聞名的《醉花陰》也是李清照婚后不久所作。經(jīng)年之后,似乎便少有體現(xiàn)夫妻恩愛之作現(xiàn)世。 然后,到了公元1127年,是李清照整個人生的急轉(zhuǎn)直下之年。 這一年,李清照44歲。 這一年,宋朝發(fā)生了"靖康之變",二帝被俘,宋朝由北宋轉(zhuǎn)到南宋時代。 這一年,明誠的母親在江寧過逝。李清照隨同淄州任上的趙明誠趕赴江寧奔喪,處理母親的后事。 這一年,趙明誠被朝廷委任為江寧知府。后金軍入侵,趙明誠在南宋朝廷妥協(xié)求和"不主張抵抗"政策下,于公元1129年棄城而逃。 李清照對朝廷和丈夫的做法十分不滿,她力勸丈夫留下和百姓一起抵抗,可趙明誠不同意,反倒以朝廷旨意裹挾李清照一同南逃。 在南逃途中,李清照路過霸王烏江自刎的地方,觸景生情,再次寫下千古名詩: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而后不久,趙明誠染病身亡。 孤身一人無依無靠的李清照在戰(zhàn)亂中顛沛流離,本想追隨帝蹤,皇帝遣散了百官;想要投靠弟妹,路途又被金人攻陷。最后,李清照只能去到親人還算多的杭州生活。 幾年顛沛流離,李清照財務和藏品失落大半,人生陷入低谷。當她48歲那年終于到達杭州之后,已然憔悴不堪。 這時一個叫張汝舟的男人走進了她的生活。 失去依靠的李清照很快就被張汝舟無微不至的關懷給打動了,于是決定再嫁。 可婚后才知道,張汝舟原來也是覬覦她的財物而來,甚至有家暴傾向,還有賄賂行為。忍無可忍的李清照決定即使南宋有“妻告夫,哪怕夫有罪,妻也要入監(jiān)”的條例,也要告發(fā)張汝舟。 所幸最終,入獄的李清照在九天后通過親友幫忙順利出獄,并成功與張汝舟離婚。 最后,步入晚年的李清照回首一生,竟也生出千頭萬緒,一時間不知幾多愁苦,幾多歡喜。 在數(shù)十年浮沉落定后,歷經(jīng)世事的李清照仿佛人生得到了升華。她編寫趙明誠未完成的《金石錄》,并在詞作上一改過去淡雅的詞風,創(chuàng)作出一批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詞作,成為南宋婉約詞派的集大成者。 于是有了前文提到的《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二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數(shù)十年的風雨,這說不清的人生,怎能是一個愁字說得完的呢?飲他三杯兩盞酒吧,縱使敵不過這夜晚的寒風,可又能如何呢? 還不是只能,把寒風就著往事,一同下酒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