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考試馬上就要來了,各年級也馬上進入到緊張的復習階段,復習是鞏固和強化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考前復習的這段時間里,學生最易陷入三大誤區(qū),家長們一定警惕??!那么如何有效利用時間?如何提高復習效率?復習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三大誤區(qū) 誤區(qū)1:避重就輕,忽視基礎 此時的復習中,學生應該從專題訓練回歸到基礎知識的理解,強化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現(xiàn)階段基礎知識是學生復習的重點,是學生其他能力在考試中得以發(fā)揮的基礎,不要一味鉆難題、怪題、生題,也不要因為題目簡單而掉以輕心,在考試中無謂丟分。 注意查缺補漏,將以前考試試卷中出現(xiàn)的錯題進行訂正、分類并及時改正,做到“題不二錯”,就能在考試中出奇制勝。 誤區(qū)2:面面俱到,一味求全 對于每個考生而言,無論從全局的角度,還是從單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況且,由于試卷受卷面、考試時間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識點,必定是有重有輕,有主有次。 因此,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重點知識的復習。重點突出,主次分清,復習效果才會好。 總體而言,對于整個備考復習應該包括以下過程:全面檢測——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反思——解決問題。應該專門準備錯題本,對于每一道錯題進行逐一分析,把所有知識點分成100%掌握的,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完全不會的三大部分。 第一類 對于100%掌握的試題往往會造成考生忽視,其實這部分知識仍需投入一定時間關注,使其得到徹底鞏固,無論試題如何變形,也能從容面對。 第二類 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內(nèi)容,是大部分考生最應關注多下功夫解決的問題。這一部分知識是考生成績是否能夠再提高的關鍵,因為這部分知識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解題思路,考生有所了解,只是不夠熟練。所以學生應進行概念定理的重新咀嚼,多進行相仿題型、題例的訓練,力爭考試時在這部分多抓分。 第三類 是完全不會的內(nèi)容部分,應該因人而異,一般我們把題型分成四類:塞分題、基礎題、中檔題和綜合題,大部分同學完全不會的部分在綜合題,建議學生的復習順序應該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應進行跨越性復習。 誤區(qū)3:沒有計劃,盲目跟從 每個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都不盡相同,分數(shù)差距比較大,期末目標也相差甚遠。 具體來說,不同分數(shù)段的學生面臨的問題千差萬別,所以復習方法也不能照搬同一模式。 模擬考試成績在中下等的學生應該把復習重點定位在給分題和基礎題部分;中等的學生應該在確保前兩種題拿分的同時關注中檔題和部分綜合題的復習;中等以上的考生則應更多關注中檔題和綜合題的強化訓練。 最后階段的復習方法是期末考試的關鍵,應遵循因人而異、不可求同的原則。 高效復習法 1、清單式復習 清單式復習=宏觀清單+微觀清單。 宏觀清單包括:主要考點、重要考點、容易混淆點、常考常錯點。 微觀清單:就是考前幾天必須要完成的復習內(nèi)容或任務。 在宏觀清單中,這些考點相信老師都會給大家整理好的,考前老師給大家做的試卷中也必定包括了80%以上的重要考點,只要同學們認真鉆研試卷,一定能百戰(zhàn)百勝! 2、思維導圖 發(fā)散性思維,頭腦風暴,考點大串聯(lián)。 其實就是從課本中攫取知識點拓展為考點,并用一張圖彰顯你的思維,簡單而又完美。 3、主干知識目錄法 按課本單元目錄聯(lián)想主要考點,按考綱列出的考點與課本內(nèi)容接軌。 4、交叉復習 當孩子同時面臨幾門課程的復習任務時,最好采用交叉復習的方式,即這10分鐘復習語文,休息后換成數(shù)學,再之后又變成別的什么,這樣復習的好處是不會使孩子產(chǎn)生厭倦心理。 注意:千萬要避免整個晚上或長時間地應對某個學科。這種學習方式效率是比較低的,同時也是比較容易產(chǎn)生倦怠的。 5、錯題翻看回顧 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考前2-3天。 因為這個時候看錯題,印象是最深刻的。 當然,對于這些錯題,你必須熟練掌握它的解題方法,隨手翻翻是沒有效果的。 6、結伴討論復習 考前階段,同學之間是最有利用價值的資源。 使用的范圍有:熱點話題探討、難點討論、互問互答、互相出題考試等。 7、借助表格梳理知識 利用表格對重點知識或容易混淆的知識,列表,注意或成對進行比較,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復習方式。 8、看書與做題相結合 先靜下來看書復習課本上的知識點,然后再動腦筋動筆答題。 最后階段一定要多動筆、多記、多思。 9、利用零散時間復習 所謂零散時間就是課余不完整的一些零碎時間。 如:晚睡前、午睡、晚睡前、晚自習后、甚至在飯?zhí)门抨牭群驎r。這些時間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也有其利用價值。 主要可以用來讀、記、背一些復習內(nèi)容。如語文需要默寫的內(nèi)容、英語經(jīng)典范文、佳句、常用短語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