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康永出身名門,是一個公子哥,這早就不是什么神秘的事。 很多人認識他可能是因為《康熙來了》這檔節(jié)目,他是一個理性、智慧溫柔的主持人。 事實上蔡康永有很多頭銜:著名主持人、作家、設計師、演員、編劇、導演…… 很多人不僅對他的多才多藝稱贊不已,更對他的“高情商”理念崇尚有加。 01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蔡康永一直被貼上'高情商'標簽,娛樂圈的很多明星也向他討教情感上的問題。 5年前的蔡康永試圖用《說話之道》,來教人好好說話,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
前兩本都跟如何與人相處有一點關系。 可能在很多人的意識里,高情商就是會說話,說出圓滿的話,既不會得罪別人,也懂得表現(xiàn)出自己,所以當代很多年輕人都在學習怎樣做一個高情商的人。 但在蔡康永看來,情商從來不是為了搞定別人,而為了搞定你自己。 '如果什么事情都指望著自己去符合別人的期望,終究有一天會感到很吃力,無論如何就是做不到對方的期望,我們應該為自己活一次。' 高情商就是學會讓自己舒服,同時也讓別人舒服,可惜我們很難做到這一點。 02請舒服的做自己在《康熙來了》這檔節(jié)目里面,蔡康永永遠都是hold住全場的那一個,不管小S多鬧騰,他永遠都在保持冷靜、隱藏自己,好像是個冷靜的旁觀者,但總會在恰到好處的時候,將話題重新拉回到主線上。 這似乎是每個主持人的職業(yè)素養(yǎng),但不同于其他主持風格的是,他這種穩(wěn)重、隱忍的風格不是靠多年節(jié)目的磨練,而是跟自身的童年經(jīng)歷有關。 但是撇開工作不說,蔡康永卻是一個冷淡的人。小S曾經(jīng)說:'舞臺下的他,好像有一層透明的膜罩著,非常有距離感。' 從來不接小S工作以外的電話,也從來不跟小S一起吃工作餐以外的飯。 聽起來似乎很奇怪,但他的回答是:這樣可以保持兩人之間的新鮮感。 這是他給我們的答案,不管是同性,還是異性,他都選擇保持距離,所謂:距離產(chǎn)生美。 蔡康永從不過度消耗自己的熱情,這也許是他長久以來,在觀眾和讀者心中充滿魅力的原因。 馬東在一次采訪中曾這樣評價蔡康永:'情商很高,分寸感特別強,相處很舒服,可信任'。 但馬東也說,他的情商高并不體現(xiàn)在迎合他人。 他其實清楚地知道,如果有'圈里人'向他咨詢'說話之道'或如何具備高情商,可能只是禮貌性地問一句而已。 '即使他們真咨詢了,我也不會當真認為他們是想知道。如果真的把別人的禮貌,很認真地看待,我認為就太天真了。人家有禮貌地問我,是他的教養(yǎng),你不要真的覺得自己想要教別人。' 03我鼓勵大家成為一個冷淡的人蔡康永說過:'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過于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系的方法。' 大部分人表面很狂熱,實則內(nèi)心充滿自卑,冷淡本身沒有錯,獨處也沒有錯,這都是在內(nèi)心搞定自己的方式,冷淡有可能是養(yǎng)精蓄銳,為厚積薄發(fā)做準備。 蔡康永用'冷淡'這個詞來形容自己。他說: '有人覺得,把冷淡和熱情這兩個詞擺在一起,一定是熱情比較好。可是在我看來,很多熱情是不值得花時間的,都是些很無聊的東西” “'冷淡'最好的事情就是,你可以對很多事情說不要,然后你才能專注地做你想做的事情。' 很多人都認為林志玲情商高,永遠溫柔,永遠微笑,其實這是在取悅他人。 真正情商高的人,應該像周杰倫那樣,我行我素,有各種情緒,有各種喜怒哀樂,偶爾也會發(fā)脾氣,向公眾展示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因為,真正的高情商,是敢于真實地做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扮一個完美的自己。 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我不認為過于溫暖,是跟別人維持良好關系的一個立場,如果被溫暖兩個字綁住,就更吃力。 因為,所謂深交,不是如膠似漆,而是尊重邊界。 現(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不祝別人生日快樂了。 他認為: '這些社交上的事情,你越是把它給節(jié)約掉,你越是能夠省下很珍貴的精力去好好對待一個人,反而不是很敷衍地在平常東送一個生日快樂,西送一個結婚快樂。' 蔡康永說:'高情商,不是迎合和容忍,而是可以好好和自己相處。' 簡言之,冷淡,才是最高的情商。 最后,真正的高情商,是敢于真實地做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扮一個完美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最佳生存模式,只因經(jīng)歷不同,因此處事模式千差萬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無論哪種模式,找到讓自己和其他人都舒服就好,否則絕對因糾結而不長久,各種處事風格沒有高下之別,只有適合不適合當下的自我。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活成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恰如其分的舒服的與人相處,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高情商,該有的樣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