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分鐘前降壓藥被用來撫平精神創(chuàng)傷。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敲黑板”(ID:qiaoheiban8),作者 王安憶,36氪經授權發(fā)布。 飛機撞上大樓,騰起滾滾煙塵,火光吞噬一切,人群陷入絕境,有人受不了罪,往樓下縱身一躍,凄厲的警笛聲從遠處傳來…… 2001年9月11日,瑪格麗特·德紹站在家中陽臺上,親眼目睹了世界末日般的景象,她開始哭泣,從此再也無法脫離這場噩夢。 瑪格麗特·德紹患上了嚴重的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災難畫面一遍遍在腦海里重演,這讓她不能入睡、無法集中注意力、一點稍大的聲響就會受到驚嚇,她感到無助、絕望、內疚,拒絕身邊人親近、甚至再也不敢看一眼摩天大樓…… 在親身經歷過“9·11”事件的人群中,至少有一萬人像瑪格麗特·德紹一樣,患上了類似的心理創(chuàng)傷綜合癥,其中包括消防員、警察和附近的普通市民。 圖片來自:theatlantic 為了幫助PTSD人群擺脫噩夢,從2016年至今,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阿蘭·布魯奈特博士,一直和團隊在進行一項“記憶操縱”研究,他在60名受試者身上測試普萘洛爾,希望幫助他們清除痛苦記憶。 普萘洛爾是上世紀60年代研制的降壓藥,經過幾十年廣泛應用,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均已得到驗證。 大腦中的記憶可以改變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是人在經歷或目睹悲慘的災難后,出現的心理狀態(tài)失調或者精神障礙,表現為長期被無法控制的侵入性記憶和焦慮所籠罩。 PTSD(圖片來自:forbes) 研究表明,在經歷戰(zhàn)爭、恐怖襲擊、強奸、重大交通事故等生死攸關的事件后,近70%的人會隨著時間推移通過自身調節(jié)逐步恢復心理狀態(tài),但仍有20%-30%的人,會在數周或數月后患上PTSD。 這些人會被迫“重演”災難性事件,他們抱怨無法睡覺或無法集中注意力,可能會對嘈雜的聲音過度反應,變得過分警惕。 大腦記錄記憶,是以神經元簇的形式進行存儲,即所謂的“記憶印跡”(engrams)。這些腦細胞存在于海馬體中,就像一個個小小的記憶單元。 當我們產生某段經歷時,它們會先“點亮”一次,之后如果發(fā)生了某件事,又激活了這段記憶,它們就會被再次點亮。 PTSD患者的大腦與正常人不同,圖片來自:medicalxpress 科研人員曾經認為,記憶一旦穩(wěn)定,便不再改變,往事就如石刻般印在腦海中。 然而,上世紀90年代末,這個觀點被徹底否定。加拿大麥吉大學神經科學家卡里姆·納德爾的研究小組發(fā)現,記憶在被喚起后的數小時內又變得非常脆弱。要保存記憶,就必須借助于新的分子過程使之穩(wěn)定下來。 于是,研究人員產生了一個想法:用化學藥物阻止記憶重新鞏固,以干擾甚至完全抹去那些帶來痛苦的創(chuàng)傷性記憶。研究人員在動物的試驗上證實了此法確實有效,但當時使用的物質對人體有毒,而且需要直接注射進大腦。 研究人員并沒有停止研究,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已經上市的藥物。 降壓藥改善精神創(chuàng)傷癥狀在已上市的藥物候選名單中,普萘洛爾最被看好。早在20多年前,就有幾位神經科學家發(fā)現,普萘洛爾對治療創(chuàng)傷性事件引發(fā)的精神創(chuàng)傷癥狀有效。 該藥能夠透過保護中樞神經系統的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大腦,而且可以固定在大腦杏仁核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受體上。去甲腎上腺素是一種神經遞質,而杏仁核是鞏固情緒記憶的重要大腦區(qū)域。 這個特性一經發(fā)現,立刻讓精神科醫(yī)生興奮起來。因為當強奸、恐怖襲擊等事件發(fā)生時,受害者大腦充滿了去甲腎上腺素,它們固定在杏仁核中的受體上,使杏仁核過度活躍,強化了創(chuàng)傷性記憶的保存。每當受害者回想起創(chuàng)傷性事件,這一機制便會自動運行。 Prefrontal Cortex即前額葉皮層,Amygdala即杏仁核 “最初,我們想讓患者在創(chuàng)傷性記憶被重新激活時服用此藥,以便重新編碼,使其淡忘這段記憶。” 神經生物學家帕斯卡爾·吉斯凱·維里耶解釋。然而,本世紀00年代末進行的首批人體試驗結果不佳,僅靠注射一次普萘洛爾似乎藥效不夠。 如今,試驗方案重新調整,其目的不再是直接抹去創(chuàng)傷性記憶。 “在藥物作用下,引導患者重新思考所經歷的創(chuàng)傷事件?!?阿蘭·布魯奈特說,通過阻止突觸(即信息傳遞的關鍵部位)的改變,來避免重新“激活”記憶,以降低記憶的強度,從而逐漸忘卻那段記憶。 普萘洛爾 最新的方案是:6次治療,每周1次,時間為10分鐘。 每次治療前1小時,受試者服用1片普萘洛爾。第一次治療時,受試者被要求寫下引發(fā)PTSD的事件發(fā)生經過。在接下來的幾次治療中,受試者在服下藥后,需要高聲朗讀自己寫下的文字。 6次治療結束后,三分之二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過度警覺、睡眠不良、記憶閃回等PTSD癥狀的嚴重程度下降了50%以上。 一位受試者在重讀了自己的創(chuàng)傷性經歷后說:“我清楚自己遭遇了什么,但當我重讀時,我的感受和以往不同。以前,我只要想到當時的情景,就會非常痛苦,眼淚直流,呼吸困難?!?/p> 阿蘭·布魯奈特博士致力于“記憶操縱”的研究 布魯奈特認為,普萘洛爾可以減輕與記憶相關的情感痛苦,并且可在事件發(fā)生后的任何時候服用,而他們記憶中的情節(jié)(對事實的記憶)并未受到影響,只是將那段痛苦回憶當作是日常的記憶了。 怯場的人也可以放慢心跳至于普萘洛爾為什么可以做到阻止記憶鞏固,尚未有病理解釋。不過,有人猜測:普萘洛爾并非在神經元層面阻止記憶鞏固,而是將記憶搬到了更為舒適的背景中。 “怯場的人在上場前服用普萘洛爾,可減慢心跳,減輕出汗等癥狀。這是一種可放慢心跳的非鎮(zhèn)靜性抗焦慮藥。我認為,它的作用就在于此。”帕斯卡爾·吉斯凱·維里耶指出。 在普萘洛爾的作用下,受試者的創(chuàng)傷性記憶帶來的不再是心跳加快和巨大壓力,而是一種安全感,使得保存的記憶發(fā)生輕微改變。 如此看來,用于放松精神及緩和抑郁作用的藥物應同樣有效。最近幾年,很多藥物被試驗用于PTSD的治療,其中嗎啡和二亞甲基雙氧苯丙胺(即搖頭丸)的試驗結果表明,可以“催化”心理治療,可用于治療一些迄今無藥可醫(yī)的PTSD。 其他如哌唑嗪、米非司酮、D-環(huán)絲氨酸、可的松、氯胺酮等藥物,在治療PTSD時同樣會發(fā)揮一定療效。但是,患者必須秉持“遵醫(yī)囑”的原則,用藥前一定要嚴控藥物的使用方式及劑量。哪怕是價格并不昂貴且可以憑處方購買到的普萘洛爾,同樣需要在醫(yī)學監(jiān)督下才能使用。 電影中的金·凱瑞用高科技手段消除記憶 布魯內特提到,他們已經成功用普萘洛爾試驗了60名受試者。PTSD人群不必像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中的金·凱瑞那樣,用高科技手段消除記憶,在普萘洛爾主導的治療方案下,他們大腦中的痛苦記憶將會逐漸模糊、淡化,直至“忘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