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四川新聞網(wǎng)報道,近日,在峨眉山清音閣附近,有游客發(fā)現(xiàn)了一只胖乎乎的野獸,趴在樹枝上津津有味地吃著竹葉,還時不時摸摸小圓臉,也許是身上有點癢,不得不低下頭去蹭蹭毛。這家伙外形像叢林貓,但軀體比貓肥壯,臉蛋圓圓的,一雙大眼睛,模樣很萌很可愛。據(jù)向?qū)Ы榻B,當(dāng)?shù)厝朔Q這野獸為九節(jié)狼。 ![]() 峨眉山位于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境內(nèi),處于多種自然要素的交匯地區(qū),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峨眉山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繁茂的植物資源,為種類眾多的野生動物的棲息、繁衍提供了一個優(yōu)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所以,在峨眉山如此狹窄的區(qū)域范圍內(nèi)就分布有野生動物2300余種。 峨眉山四周為陡峭的懸崖,山頂植被以高大的峨嵋冷杉,下面生長著冷箭竹,其間還生有大量的杜鵑。有茂密的箭竹作為九節(jié)狼豐富的食物來源,原始林中的枯樹和倒木則是九節(jié)狼理想的棲身之所,外加隨處可見的水源,使得峨眉山成為了九節(jié)狼的一塊天然的樂土。 ![]() 01熊家這么萌,你卻說我是干脆面,你才是干脆面,你全家都是干脆面! 九節(jié)狼屬食肉目小熊貓科動物。因為身體肥胖,外形似熊又很像家貓,但比熊小得多,又比家貓大,故而中文學(xué)名叫小熊貓,又名紅熊貓、紅貓熊、小貓熊、火狐、金狗、山車娃、山門蹲等。 早在1825年,法國動物學(xué)家弗列德利克·居維葉首次描述并命名了小熊貓,還贊揚它是“自己見過最美的動物”。其實他不是第一個將這種動物介紹給世人的人。1821年,英國駐印軍的一位少將哈德維克就在駐地附近發(fā)現(xiàn)了這一物種。 自小熊貓被發(fā)現(xiàn)以來,它的分類地位在很長時間內(nèi)都存有爭議。剛開始的時候,大家認(rèn)為小熊貓與浣熊很相近,外觀也差不多,理當(dāng)歸于浣熊科。后來又學(xué)者認(rèn)為小熊貓和大熊貓的親緣關(guān)系更近,應(yīng)該把它們并為一科。 ![]() 其實,這一分法就連小熊貓都不高興了,人家長得這么萌,與干脆面浣熊又不是親戚,你卻說我是干脆面。你才是干脆面,你全家都是干脆面! 隨后,很快有人基于解剖得到的形態(tài)證據(jù),提出盡管跟浣熊有相似之處,但小熊貓自有其特點,應(yīng)獨立為小熊貓科。 所以說,盡管大熊貓、小熊貓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們的親緣關(guān)系卻很遠(yuǎn),是分屬于兩個不同科的動物,二者“分家”已有4000多萬年了。 還有一點很多人不知道的,小熊貓以前的英文名字就是熊貓。40多年后,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了另一種更大的熊貓,這種熊貓在結(jié)構(gòu)上與小熊貓“非常相似”,為了區(qū)別這兩種熊貓,科學(xué)家就把1825年發(fā)現(xiàn)的熊貓改稱為小熊貓,而把1869年發(fā)現(xiàn)的熊貓稱為大熊貓或熊貓。由此可見,小熊貓真是有苦說不出呀! ![]() 02一張大花臉,圍巾一樣的大尾巴,上面竟然還長有九個環(huán)狀斑紋 小熊貓向來就長得憨厚、呆萌、可愛,憨態(tài)可掬的形象很招人喜歡。看看,一雙明亮澄澈的大眼睛,蓬松可愛的大尾巴。 更有意思的是,它全身都是圓圓的:頭是圓的,下巴是圓的,耳朵是圓的,身體是圓的,就連動起來也像一個圓滾滾的棕色大皮球。 它的臉寬寬的,白色、棕色的毛構(gòu)成一張大花臉,只是面部白色花紋不像大熊貓那樣明顯。小熊貓體形肥胖,四肢粗短,體長40-65厘米,體重4-6千克。 全身被有紅褐色的長毛,粗而蓬松,十分亮麗,不論冬夏毛色沒有明顯的差異,偏偏腹部與四肢是黑的。這還不說,有的小熊貓臀背部長有橙黃色毛尖。 ![]() 最可愛的還是它的尾巴,圍巾一樣的大尾巴,幾乎和身體一樣長, 棕黑與棕黃色相間的環(huán)紋,一節(jié),兩節(jié),三節(jié)……共有九節(jié)環(huán)紋,因此被四川人稱為九節(jié)狼。聽名字還蠻威猛的,其實別人真的一點不像狼,要說像一只調(diào)皮可人的九尾狐還說得過去! 《科學(xué)之友》雜志介紹說,小熊貓實際有12個環(huán)紋。不過,它尾巴真的很難數(shù),不管是9個還是12個,大家也別忘了,在過去“九”是極數(shù),代表最大,多數(shù)時是一種“虛詞”,把12個記錄成九個也比較常見。還有,有的小熊貓9個環(huán)紋,也有的說不準(zhǔn)有12個,或者10個呢。 ![]() 03與大熊貓喜歡陰濕竹林不同,小熊貓更喜愛陽光,常在樹上曬日光浴 小熊貓是亞洲特有種,僅分布在橫斷山區(qū)與喜馬拉雅山系。在國外,尼泊爾、不丹、印度與緬甸等地都有分布。 在中國境內(nèi),小熊貓曾見于貴州、甘肅南部、陜西和青海東南部,但現(xiàn)在只在四川、云南和西藏還有少量分布,其它的地區(qū)近十年來基本上沒有出現(xiàn)過。在四川境內(nèi),小熊貓的分布基本與大熊貓重疊,有大熊貓的地方,一般也有小熊貓存在。 海拔1500-4800米的針闊混交林或常綠闊葉林中,竹叢繁茂的地方,是小熊貓生活的最理想地方,當(dāng)然,最好是林下就有茂密竹叢的林子。 這些地區(qū)常年氣溫不高不低。夏天,一般在25℃以下,小熊貓多在陰坡有溪流的河谷地帶覓食;而到了冬天,則在0-10℃之間,在陽坡河谷盆地,降雪后甚至下到村莊附近的草坡、灌木叢活動。 大熊貓喜歡生活在陰濕的竹林里,但是小熊貓恰恰相反更喜愛陽光。如果遇到一個風(fēng)和日麗的好日子,小熊貓常在向陽的山崖或高出竹林的樹上曬著日光浴,顯得十分悠閑自在。 ![]() 04吃完東西,總喜歡用腳掌擦擦小臉蛋;還有固定的“廁所”,每次尿尿都在那里 小熊貓生性喜歡獨居,很少見它們結(jié)成小群活動。平時獨自棲居在溪流和山泉附近,利用枯樹洞或巖石洞筑成的巢穴中。只有每年的三四月到了發(fā)情期,小熊貓才會成雙成對生活在一起。 早晚出來活動覓食,白天多在洞里或大樹的蔭深處睡覺。白天大部分時間,小熊貓喜歡在長滿苔蘚的樹上休息,還不時用前爪擦洗自己的白花臉,或者用舌頭不斷地舔弄身上的細(xì)毛,這份悠然自得的閑情人間少有。 想要睡覺的時候,小熊貓就把整個頭蜷縮在四肢中,前肢抱緊頭部,還會用自己那條蓬松多毛的大尾巴當(dāng)作枕頭。如果感覺到有點冷時,就用尾巴蒙蓋住頭,胸部和腹部緊貼在樹枝上,四條腿自然下垂伏臥在樹枝上。 由于腳底長有厚密的絨毛,小熊貓在滑濕的苔蘚地或巖石上行走,一點不怕滑倒。平日走起路來,小熊貓的前腳總是向內(nèi)彎,像個老人走路搖擺、緩慢,與熊走路的姿勢有得一拼。不過,盡管它們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卻是游泳健將、攀爬的高手與挖洞的能手。 這家伙很好動,常常在樹枝上攀爬行走。膽子好大,竟敢爬到高而細(xì)的樹枝上,不怕掉下去。爬在樹上時,和大熊貓一樣,又慢又萌,還時不時給你做個鬼臉。 小熊貓常在小溪邊活動,喜歡飲水。飲水時用舌頭輕輕地舔吸,好像在品嘗意大利葡萄酒莊園的陳釀,又像趕了幾十千米的山路喜遇甘泉。 很愛干凈,這點與小表兄浣熊一樣。它們會在里窩邊不遠(yuǎn)處找一處沒長草的地方當(dāng)廁所用,每次尿尿的時候,都會在這里方便。吃完東西,總喜歡用腳掌擦擦小臉蛋,還用舌頭添嘴邊,與人吃完飯洗個臉有異曲同工之妙。 ![]() 05熊家吐舌頭,才不是為了賣萌呢,是用來“嗅”敵人的氣味 舌頭是動物身上一種重要的器官。在一些動物身上,舌頭不僅僅用來品嘗美食的味道,有時候起到的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對于長頸鹿來說,除了幫助吃飯,舌頭還可以挖鼻孔;對于老虎來說,舌頭上布滿了堅硬的肉刺,還有梳理的功能。 那么,小熊貓的舌頭又有什么功能呢? 小熊貓十分溫順文雅,一副小貓似的稚氣臉譜,從來看不到愁容。其實,它還特別愛賣萌,除了打滾熊抱,動不動就吐舌頭,十分惹人喜愛。 其實,這些看似萌萌的動作,并不是單純?yōu)榱藖碣u萌的。舌頭作為小熊貓一個重要的味覺器官,它們之所以吐舌頭,一方面是為了散熱;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舌頭是它們的“偵察器”,它們正在用舌頭在偵察敵情。 《人與自然》雜志介紹,小熊貓的舌頭上有很多增大版的乳突,這些增大版的乳突如同一個個化學(xué)感受器,能接收到空氣中的化學(xué)顆粒,讓它們“嘗出”周圍是否有天敵或猛獸的氣息。 大熊貓能及時避開危險,主要是靠鼻子特異的嗅覺功能,這個不足為奇;但是,小熊貓的偵查器就竟然是舌頭,讓它們能及時避開危險,那它為何不用鼻子呢? ![]() 06生起氣來還會吐“口水”,受到威脅時爬到樹上去躲避,無法逃走就站立來恐嚇對手 小熊貓平時較為溫順,做個安安靜靜的美男子,很少發(fā)出聲音。但一生起氣來,就會發(fā)出像貓叫一樣“嘶嘶”的叫聲,同時還會吐“口水”。如果憤怒到極點,則發(fā)出一種短促而低沉的咕噥聲,好像是在說,別欺侮我老實人。 聽覺與視覺較遲鈍,嗅覺也不特別靈敏,只好用舌頭來嗅出危險。當(dāng)感受到了威脅或者危險的時候,立即爬到樹上去躲避敵害。 小熊貓還有一套“隱身衣”。在樹上活動的時候,如有捕食者站在地面上往上望,是很難發(fā)現(xiàn)它,因為黑色的腹部可以使它們與周圍濃密的樹葉陰影融為一體。 一旦無法逃走,小熊貓也不會束手就擒,它會后肢站立,讓其看起來身軀更大,以威懾和恐嚇對手,然后用它們鋒利的前爪進行自衛(wèi),如此一來,說不準(zhǔn)還會嚇跑捕食者。 ![]() 07除了吃竹子,還喜食帶有甜味的食物,最愛吃野果,不過吃多了腸道會吃不消 大家知道,小熊貓雖然不是大熊貓的熊弟,卻是口味相投的好朋友——他們的老家都在四川,都喜歡吃同一種食物:新鮮嫩美的冷箭竹和大箭竹的竹筍、嫩枝和竹葉,占食物總量的90%以上,偶爾也吃其他植物的根、莖、嫩芽、嫩葉。 但是,竹子的熱量實在是太低了點,有時候嘴巴饞了,小熊貓也會捕食一些小鳥或鳥卵,有時也捕食一些小獸、蜂蜜、昆蟲等打打牙祭。 這家伙,好不專一,還喜歡吃帶有甜味的食物,最愛的零食非野果莫屬。據(jù)《中國科學(xué)報》報道,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小熊貓喜歡三種糖:新曲霉、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不過,含糖量過高的食物吃多了,小熊貓的腸道會吃不消,說不準(zhǔn)會拉肚子的。 覓食時,小熊貓由于身形矮小,往往需要借助枯倒的樹木或灌木作為支撐來接近竹葉,就象搭了一個木架子,從而采食高稈枝上的竹葉。 小熊貓不會貪吃,吃飽后,要進行4個小時左右的長時間休息。就在覓食時,也進行短暫的休息,就算是打個盹。這樣就保證了它有足夠的精力去選擇竹葉,解決食物營養(yǎng)低和消化能力有限的缺陷。 ![]() 結(jié)語 目前,歷史上長期的砍伐森林,很多地區(qū)的小熊貓僅殘存在“孤島”狀的狹窄區(qū)域,對其繁衍后代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此外,熊貓犬瘟熱等惡性傳染病使小熊貓死亡率極高。小熊貓種群數(shù)量呈現(xiàn)下降趨勢,野生小熊貓的現(xiàn)狀已經(jīng)不容樂觀,目前僅有 5000-7000 只。在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的最新評估中,小熊貓的受脅等級由易危上調(diào)成了瀕危。如果愛動物,就請給予它們足夠的尊重和空間! ![]()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人與自然》雜志、《科學(xué)之友》雜志、《中國科學(xué)報》、《中國動物志》、四川新聞網(wǎ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