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龍是老北京的傳統(tǒng)吃法,也叫做“懶龍”,南方的小伙伴很多都沒有聽說過,我今早發(fā)了個朋友圈,很多朋友留言問我啥叫肉龍,肉龍就是一種面食,把面團搟成一張長方形的薄片,然后把肉餡均勻地鋪在上面,卷成一條長長的形狀,臥在蒸籠里,看上去像一條龍,小時候我記得只有過年或者有肉吃的時候才會做這種大懶龍吃,老人們說吃了大懶龍,能解乏除春困,讓人一年都精神滿滿,因此它也是個吉祥的美味。 如今只要想吃,咱們隨時都能在家自己做,今天教大家老北京肉龍的家常做法,比包子簡單,比饅頭香,皮薄餡大超好吃,熱乎乎喧騰的外皮一層一層包裹著濃香的豬肉餡,趁熱咬上一口,滿口留香,兒子特別喜歡吃,冬日的早上配上一碗熱騰騰的米粥,管飽又解饞,給山珍海味都不換。 我今天蒸肉龍用的是臻米的升降火鍋,這種鍋不單只能用來煮火鍋吃,蒸個饅頭蒸點菜,特別方便,排氣性也好,蒸饅頭的時候不會滴水蒸氣下來,今天整個肉龍我用了130克面粉,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如果用150克面粉會剛剛好,剛好占滿蒸籠又不會太擠。 【肉龍】 用料:面粉130克,溫水65克,酵母粉2克,豬前腿肉一塊,大蔥適量,鹽一勺,花椒粉少許,五香粉少許,蠔油一勺,味精一勺,料酒一勺,老抽少許,芝麻油一勺。 步驟: 1,準(zhǔn)備130克面粉,65克溫水,2克酵母粉,加入一個大點的碗中,水溫一定不能燙手。 2,先攪拌成絮狀,然后揉成光滑細膩的面團,這時的面團還是溫溫的,蓋上保鮮膜,置于溫暖的地方發(fā)酵就可以了,如果你打算早上吃,可以把面團放到冰箱里冷藏發(fā)酵一晚上,早上起來剛好可以用。 3,接下來準(zhǔn)備肉餡,選擇三分肥七分瘦的前腿肉,用刀剁成肉泥,或者用絞肉機,但是不建議用破壁機,破壁機打出來的肉餡太細了。 4,準(zhǔn)備一節(jié)大蔥,不要用小蔥,把大蔥切碎,加入肉餡中,同時把所有調(diào)味料全部加進來,用筷子往同一方向攪拌均勻。 5,香油和大蔥一定不要少,這兩樣簡直就是老北京肉龍的靈魂調(diào)味品,調(diào)好的肉餡蓋上保鮮膜,放一邊靜置備用。 6,觀察一下面團有木有發(fā)酵成功,發(fā)酵好的面團有點像充了氣的氣球一樣,看上去飽滿蓬松,拉開面團,能看到面團內(nèi)部有密集的蜂窩狀組織。 7,砧板上撒一層干面粉,重新將面團揉光滑,然后用搟面杖把面團搟成長方形的薄片,然后把拌好的肉餡均勻地鋪在面皮上。 8,自上而下把面皮卷起來,放入墊了蒸籠紙的蒸籠里,肉龍卷的時候不要卷的太松,不然蒸好的肉龍容易散開。
9,將卷好的肉龍置于溫暖濕潤的地方,再次醒發(fā)15分鐘。
10,醒好以后放入蒸鍋,冷水開始蒸,大火蒸13分鐘,蒸好以后不要馬上打開蓋子,先燜三五分鐘再說。
11,蒸好的肉龍取出來,切成小塊就可以吃啦,趁熱吃,香噴噴的肉香四溢。
小貼士: 蒸肉龍,我們選擇傳統(tǒng)的中筋面粉就可以,不同的面粉吸水性不同,大家在揉面的時候注意觀察面團的狀態(tài),留一部分水慢慢添加即可。 冬天發(fā)酵不容易,這里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蒸鍋加入水,加熱至水微微開始冒熱氣,這時候的水溫大概在30度到40度之間,水蒸氣也充足,把肉龍胚子放上來發(fā)酵就可以,這一步水溫一定不要高,不然把面給燙死了,蒸出來的肉龍就不喧軟了。 |
|
|
來自: 妖妖原創(chuàng)美食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