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門頌》是'隸中行書'還是'隸中草書'呢? - 《石門頌》藝術特點有哪些? 聽楊先生給你講講怎么欣賞《石門頌》…… ?????? 楊先生,我很喜歡《石門頌》這個帖,但是我每次臨習都寫不好,您能給我講解一下臨習《石門頌》的注意事項和這個碑帖的特點嗎? 《石門頌》碑帖(點擊可放大) 《石門頌》常被認為是“隸中草書”,而我認為更準確的應是“隸中行書”。《石門頌》中能看出有書寫速度的變化,但整體草書的痕跡并不明顯。其用筆飄逸中蘊含力量,結構自然中帶著灑脫,明顯不同于《張遷碑》和《史晨碑》的嚴謹,頗有一番把隸書寫“活”的感覺。清代楊守敬的《平碑記》中評《石門頌》:“行筆真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p> 《石門頌》局部 《石門頌》運筆的線條沉著而飄逸,在書寫過程中去感受,這份“沉著”與“飄逸”會更為深入。通常,書寫時運筆速度慢才可體現(xiàn)沉著,但如果僅僅是放緩運筆,又會使得字的線條沉悶無趣?!妒T頌》在線條的首尾做了一些額外處理,又增添了飄逸之感。 注:[1] 摩崖石刻,據(jù)馮云鵬《金石索》曰:“就其山而鑿之,曰摩崖?!睆V義的摩崖石刻指的是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造像或者巖畫 《石門頌》原石石刻圖片 同時,《石門頌》中既有諸如逆鋒起筆、回鋒收筆等比較規(guī)矩的筆法,又有不少取法漢篆的露鋒處理。這些圓潤與灑脫筆法的結合,使其整體風格生動而有活力。 《石門頌》此種比較寫意靈動的藝術特點,和其是“摩崖石刻”而不是“碑刻”也有直接關系。清末明初李瑞清對此曾有此評述:“寫碑與摩崖不同,其布白章法亦異,一有橫格(碑刻),一無橫格(摩崖石刻)?!边@就影響到刻石中字的結構,使其呈現(xiàn)一種自然狀態(tài),并無太嚴謹?shù)木惺?。這種感覺需看通篇石刻拓片才可體會到,如是局部剪切字帖則較難看出。 楊再春收藏《石門》二字原拓 ![]() 《石門頌》局部 從字的結體看,《石門頌》雖是隸書,也頗受篆書影響。雖然篆書在東漢時期已不像秦朝時是主流書體,但在字的結構處理方面,《石門頌》頗有同時期漢篆的順其自然之美,這方面可以參見漢篆的《漢司徒袁安碑》等。 |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