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AMD Ryzen 9 3950X首測:銳龍16核降維打擊,Intel:?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19

[PConline 首發(fā)評測]9102年下半年,兩家CPU大廠,核心大戰(zhàn)I與A家兩開花現(xiàn)場:

  Intel依舊憑借自己14nm+++CPU單核性能強與高頻的優(yōu)勢,穩(wěn)坐游戲CPU寶座。他表示:玩游戲8核就夠了,多了沒意思。

  AMD兢兢業(yè)業(yè),始終銘記著推土機的教訓,單核性能增強的同時,核心數(shù)就如打了雞血一樣激增。

  英特爾嘴上說不在意核心數(shù),背后卻偷偷加了倆核心給10代酷睿i9。

現(xiàn)在英特爾的10代酷睿還只在PPT上,且桌面級平臺CPU只有最高10核心的規(guī)格。而今天,主流桌面平臺,16核32線程的CPU Ryzen 9 3950X,終于來了。

Ryzen 9 3950X:即使跳票,雖遲但到

  從9月份放鴿子到現(xiàn)在11月,大家對Ryzen 9 3950X的印象先從期待,到疑惑,再到煩躁。本來“Available September”變成“Available November”,等待的日子都是那么煎熬。

  雖然跳票時間不算久,僅僅兩個月,相比Intel的工藝制程鴿完一年又一年已經(jīng)強了很多倍了。但當初AMD可是信誓旦旦的承諾會在9月發(fā)布,也就難怪發(fā)燒玩家與吃瓜群眾會郁悶了。

  廢話就不多講了,先來講解下Ryzen 9 3950X的特性。由于之前大多數(shù)資料都拿Ryzen 9 3950X與i9-9980XE對比,這里就對比一下它們的規(guī)格。

Ryzen 9 3950X參數(shù)點評:

  對比于Ryzen 9 3900X來看,Ryzen 9 3950X的不同點就只有核心數(shù)與BOOST頻率,還有能勸退大部分人的首發(fā)價格。

CPU-Z規(guī)格圖:Ryzen 9 3950X

核心數(shù)沖出主流平臺天花板的Ryzen 9 3950X

  Ryzen 9 3950X已經(jīng)是目前主流桌面平臺(Socket AM4,uPGA 1331)中核心數(shù)最多的一款處理器了,16核32線程,比現(xiàn)在英特爾HEDT平臺大多數(shù)處理器核心數(shù)還要多。

AM4平臺終于也能數(shù)框框了,足足32個

核心多頻率變低?Ryzen 9 3950X:高頻多核無壓力

  這點也是讓超大陸比較疑惑的點:核心更多的Ryzen 9 3950X BOOST頻率竟然比核心較少的Ryzen 9 3900X還高一點,達到了4.7GHz。

  這里推測Ryzen 9 3950X應該是AMD精挑細選的超強體質(zhì)核心,單核擁有更好的超頻性能,且核心達到16個之后發(fā)熱量不會增加太多。

  但提到AMD三代銳龍頻率的話又會有一個問題:7月推出的三代銳龍?zhí)幚砥髦两褚廊粺o法達到標稱的BOOST頻率,這就要等后續(xù)AMD更新BIOS來修正這個問題了。

首發(fā)價5749,比i9-9980XE便宜3000,Intel你感受到壓力了嗎?

  11月7日,AMD公開了Ryzen 9 3950X的售價信息,5999-250,只需5749元就能擁有最新工藝架構(gòu)的16核32線程處理器。

Ryzen 9 3950X售價5749

同為16核32線程的i9-9960X售價7699

18核36線程的i9-9980XE則要8799

  要知道英特爾最近才對它們的處理器實施了一波降價措施,不過就算降價了,同為16核規(guī)格,舊架構(gòu)舊工藝的i9-9960XE依然比Ryzen 9 3950X要貴。

  但是i9-9960XE卻有著Ryzen 9 3950X無法獲得的優(yōu)勢:四通道內(nèi)存支持,更多PCIe通道數(shù)等,這方面就要看個人需求來進行取舍了。

  如果只看處理器規(guī)格與價格對比,那毫無疑問的,Ryzen 9 3950X會更加香。

Ryzen 9 3950X開箱:幽靈散熱器沒了

  超大陸拿到Ryzen 9 3950X的那一刻,第一感覺就是“小”。由于原包裝不附送幽靈散熱器,所以本來盒子里預留給散熱器的空間也省了。整個盒子也扁了很多,說實話感覺沒Ryzen 9 3900X的盒子好看了。

  AMD官方表示,如果想取得比較好的壓制效果,建議使用280mm以上的水冷散熱,估計電商部分商家會推出Ryzen 9 3950X搭配散熱器的套裝供大家選擇。

  AM4插槽設(shè)計,想用上它的話X570主板就是標配了,之前的B450,X470對付它可能都會有壓力。

  評測項目簡介

  一、理論性能與實際應用性能測試:測試環(huán)節(jié)與之前的大同小異,基本跑分軟件,工作應用軟件與游戲都會跑一遍。AMD將它對位于Intel的HEDT平臺,這里就直接用上LGA 2066插槽最強處理器i9-9980XE與之對比。并加入Ryzen 9 3900X,Ryzen 9 3800X,i9-9900KS這幾款高端處理器對比它們之間的差距。另外還加入了i5-9600KF作為對比的基準。

  二、溫度功耗對比:AM4處理器塞進了16個核心,發(fā)熱量與功耗想必是大家都會關(guān)心的地方。這里會將以上5款處理器綜合對比各個環(huán)境的溫度與功耗。

  這次沒有加入同頻測試項目,具體原因可以跳轉(zhuǎn)到該評測總結(jié),這里先賣個關(guān)子。

 要迅速了解一款處理器性能如何,祭出各種跑分軟件是最快速可行的方法。國際慣例,先介紹一下我們這次的評測平臺。

這次的測試對手加入了Ryzen 9 3900X、Ryzen 7 3800X,i9-9900KS、i9-9980XE和用于作為對比基準的i5-9600KF。

  講道理,除了i9-9980XE能有與Ryzen 9 3950X一戰(zhàn)的能力,其他處理器應該都只是陪襯品了。

  與Ryzen 9 3950X搭配的主板使用了技嘉X570 AORUS MASTER主板,14相數(shù)字供電,對付16核的它應該不成問題。外接雙8PIN供電也能提供穩(wěn)定的電源輸入。

  BIOS版本為F7b,為AGESA 1.0.0.3 ABBA微碼版本。

  與之搭配的散熱器就使用了超頻三凌鏡GI-CX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該水冷散熱器能壓制住350W TDP的處理器,在上次測試i9-9900KS時候也發(fā)揮出了比較好的效果。

  頂部冷頭有鏡面一樣的設(shè)計,并且自帶ARGB燈效。

以下為整套測試的系統(tǒng)設(shè)置:

  Intel與AMD陣營,電壓設(shè)置為Auto,關(guān)閉防掉壓。Intel的睿頻,AMD的Core Performance Boost默認自動。AMD的處理器全部打開PBO選項,Intel的處理器開放功耗墻,進行后續(xù)測試。

因為處理器默認情況撞功耗墻后發(fā)揮的性能百分比不一樣,這里盡量讓它們解鎖一切限制,發(fā)揮出全部性能,超頻三散熱器也能盡全部能力壓制待測CPU。

一、理論性能與應用實測

  經(jīng)過多次測試處理器總結(jié)經(jīng)驗,本次的測試流程已經(jīng)能比較客觀科學對比處理器的基準性能。由于Ryzen 9 3950X和i9-9980XE與其他待測處理器并不在一個性能量級上,這里就主要對比說明這兩款處理器的差距。

  各位觀眾姥爺如果有好的測試方法或者想看的項目都可以在評論區(qū)提出,下次測試的時候就會考慮加入。

理論性能測試

  理論性能會簡單粗暴的用各種跑分軟件來對比處理器之間的算力差距,但不排除某些軟件會針對特定處理器進行優(yōu)化,這里只能用多款常用軟件來盡量減少變量干擾影響測試結(jié)果公平性。

CPU-Z v1.90

  CPU-Z測試中,Ryzen 9 3950X的多線程分已經(jīng)拋離了18核規(guī)格的i9-9980XE約10%,英特爾引以為傲的單核性能在i9-9980XE上也不復存在,比自家主流平臺的i9-9900KS要低100分。

  而Ryzen 9 3950X的4.7GHz BOOST頻率也在這里秀出了肌肉,單線程分數(shù)比其他三代銳龍分還要高一點。

CineBench R15

  R15中,Ryzen 9 3950X的單線程性能對比兩款銳龍?zhí)幚砥饕彩怯幸稽c點的提升,對比i9-9980XE單線程性能強了將近16%。多線程性能則又是毫無懸念的碾壓在場所有處理器。

CineBench R20

  R20中,整體跑分趨勢與R15相似,Ryzen 9 3950X單線程性能對比i9-9980XE提升至22%,多線程性能依舊碾壓。

  理論性能測試小結(jié):簡單粗暴的跑分最能說明問題,16核32線程規(guī)格的Ryzen 9 3950X反殺了18核36線程的i9-9980XE,且就算是英特爾最自豪的單核性能,Ryzen 9 3950X也只會小幅落后于i9-9900KS,并毫無懸念秒殺i9-9980XE。

  同時因為更高的BOOST頻率,單線程性能上,Ryzen 9 3950X相對于其他三代銳龍也有少量的提升。

3DMark Time Spy Extreme物理得分

  因為Fire Strike Extreme并不支持8核以上處理器,這次評測的處理器核心數(shù)都多得離譜,就改用Time Spy Extreme進行測試。

  Time Spy Extreme中,兩款核心超多的處理器分數(shù)就幾乎一樣了,估計是軟件的計分算法問題,Ryzen 9 3950X的單核性能較強但核心少,而i9-9980XE核心較多單核性能弱,綜合起來分數(shù)就差不多了。

  Ryzen 9 3950X與i9-9980XE依舊秒殺在場其他處理器。

  平均模擬時間就大概相當于平均幀生成時間,跟幀數(shù)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

壓縮文件性能測試

  壓縮軟件作為一款日常使用電腦時經(jīng)常接觸到的軟件,與CPU的性能關(guān)系非常密切。

  7Zip能比較好調(diào)用多核處理器的優(yōu)勢,總分是基于處理器與內(nèi)存性能綜合出來的得分。

  綜合跑分,Ryzen 9 3950X的分數(shù)已經(jīng)接近12W,比i9-9980XE的10W高了15%,比Ryzen 9 3900X高了22%,多了4個核帶來的壓縮性能提升還是非??捎^的。

辦公情景模擬應用性能測試

  PCMark 10會從各個應用方面測試主機的日常應用性能,涵蓋瀏覽網(wǎng)頁,編輯文檔到多媒體應用。

  這里兩款核心超多的處理器就有點拉胯了,同樣是因為軟件計分算法的問題,會更偏向于單核應用。理所當然,主頻更高的i9-9900KS會更加吃香。

  但對比Ryzen 9 3950X與i9-9980XE,還是前者勝出,超越幅度達到10%。

專業(yè)軟件應用性能測試

  該項主要測試的是多媒體剪輯導出能力,理論上核心更多的處理器會更加吃香。

  POV-Ray的測試方法跟之前的跑分差不多,同樣以一個類似分數(shù)的數(shù)值呈現(xiàn)出來。

  Ryzen 9 3950X在POV-Ray中拋離i9-9980XE將近14%,核心多但單核弱的后者依然沒占到優(yōu)勢。

  以H.264編碼方式導出視頻,Ryzen 9 3950X比i9-9980XE快2%。

  以H.265編碼導出視頻,Ryzen 9 3950X則要比i9-9980XE慢2.2%。

  這兩項導出視頻測試中,兩款處理器導出耗時差距都不超過10秒,既然都等了幾分鐘,也不差這幾秒鐘,屬于較難感受到,可有可無的差距了。

  兩項FHD Benchmark項目中,Ryzen 9 3950X的渲染速度都比i9-9980XE要快,X264強8%,X265強15%。

  這也說明了做視頻工作的話,除了核心數(shù)夠多之外,單核性能強也是一個重點。(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18核會比16核渲染效率差了)

游戲性能測試

  在規(guī)劃做評測時就考慮過,這種多核心處理器做游戲性能測試是否有參考意義,因為現(xiàn)在的游戲吃不到那么多核心,買這些處理器拿來玩游戲也白搭。

  不過看到Ryzen 9 3950X的規(guī)格,單核頻率比其他銳龍?zhí)幚砥鬟€要高,就有一點心動想拿來測一下了,這里順便也加入了i9-9980XE游戲測試結(jié)果,看看低頻情況下的酷睿處理器游戲性能相比高頻有多弱。

游戲內(nèi)設(shè)置:分辨率設(shè)置成1080P,畫質(zhì)全極低,抗鋸齒關(guān)閉,把分辨率調(diào)為1080P,特效開為全低能很好反映出處理器之間的理論游戲性能差距。

幀數(shù)差距不大的游戲

CS:GO

DOTA 2

  這兩款都是目前比較火熱的Steam平臺網(wǎng)游,由于CS:GO有多核優(yōu)化的原因,i9-9980XE的18核心派上了一點用場,但這款游戲似乎鎖幀在了280幀左右,所有處理器的幀數(shù)都在這里徘徊。

  而DOTA2就沒有多核優(yōu)化了,頻率低的i9-9980XE吃虧,幀數(shù)比其他處理器都低了20幀左右,但還能維持在200幀以上,隨便玩。

幀數(shù)差距比較大的游戲

奇點灰燼

最終幻想14

GTA5

刺客信條:奧德賽

全戰(zhàn)三國

古墓麗影:暗影

剩余游戲測試結(jié)果小結(jié):以上這堆游戲中,對處理器的單核性能要求更高,全核5GHz的i9-9900KS真的就沒有對手了。

  再看兩款核心超多的處理器玩游戲的表現(xiàn),Ryzen 9 3950X因為單核BOOST頻率高的緣故,游戲性能與其他銳龍?zhí)幚砥鞅炔畈欢?,i9-9980XE依然是因為主頻的問題,導致單核性能弱,在很多游戲中的表現(xiàn)都一般般。

  綜合來看3950X確實會比9980XE更適合玩游戲,也更為全能,但要認真玩游戲還是i9-9900KS比較靠譜。

  總體對比著來看,玩游戲方面高頻的i9-9900KS有著絕對的優(yōu)勢,其后就是單核性能較高的Ryzen 9 3950X與Ryzen 9 3900X。

  如果你想在玩游戲同時還想對多媒體工作有需求,那么Ryzen 9 3950X或者Ryzen 9 3900X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二、待機、烤機與游戲平臺總功耗、溫度測試

  由于無法單獨測試某個硬件的功耗,所以下面記錄的都是整機的功耗,待機功耗為開機硬件占用為0%時的實時功耗,游戲滿載選擇的是《古墓麗影:暗影》Benchmark過程中的整機功耗峰值,CPU滿載則是Prime 95運行FPU烤機測試,顯卡空載。

  因為解鎖了PBO的緣故,AMD陣營的處理器無論是待機還是烤機溫度都非常一致,只要達到95度就會觸發(fā)降頻機制。

  溫度表現(xiàn)方面,i9-9980XE待機溫度比Ryzen 9 3950X低了14度,這里AMD處理器的待機溫度取的是待機最高溫度。如果不是因為AMD的BOOST頻率機制,后者的待機溫度可能會更低。

  而滿載后,Ryzen 9 3950X的溫度與i9-9980XE只差了4度。

  待機功耗方面,由于7nm工藝加持與少兩個核心的緣故,Ryzen 9 3950X比i9-9980XE要低13W。

  而單烤滿CPU后,Ryzen 9 3950X的功耗漲至316W,算可接受范圍內(nèi)。i9-9980XE滿載功耗飆升至549瓦,相當于一套i9-9900K+RTX 2080Ti平臺游戲滿載的功耗了。

烤機降頻情況對比,滿載3.8GHz的i9-9980XE功耗要比3.925GHz的Ryzen 9 3950X功耗高出近一倍,這已經(jīng)很明顯的說明英特爾14nm高功耗高發(fā)熱的問題了,要知道同頻情況下三代銳龍的IPC性能可是要比九代酷睿要強很多的。

  在游戲上Ryzen 9 3950X的功耗控制也比i9-9980XE做得好,前者比后者低了25W。

  游戲溫度方面,Ryzen 9 3950X由于BOOST頻率高的關(guān)系,比頻率較低的i9-9980XE要高20度。

Ryzen 9 3950X默頻測試小結(jié)

  綜合以上理論、工作應用與游戲測試,20+測試項目,整理數(shù)據(jù)得出以下綜合性能對比表格。

  因為單核性能差距,即使Ryzen 9 3950X核心數(shù)比i5-9600KF多了10個,它們之間的差距也只在兩倍左右,沒達到接近三倍的結(jié)果。

  對比起來看就很清晰了,Ryzen 9 3950X以綜合性能12%的差距錘爆了i9-9980XE,這很大部分得益于三代銳龍IPC性能提升,AMD的16核能打贏Intel的18核,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過說到單核性能,這又非常有趣了,頻率低的i9-9980XE,單核性能又會如何?

  注:以下單線程與多線程性能對比只取CineBench R15、R20與CPU-Z項目對比。

  頻率低的i9-9980XE跟大家比起單核性能就真的是弟弟級別了,連i5-9600KF也打不過了。Ryzen 9 3950X單核性能比i9-9980XE要高出17%,且非常接近i9-9900KS。

  多線程性能方面,16核的Ryzen 9 3950X依然超越了18核的i9-9980XE約11%,這其中不僅有單核性能強的原因,AMD的多線程優(yōu)化做得也比英特爾好不少。

Ryzen 9 3950X天梯圖排序結(jié)果

  根據(jù)綜合性能差距,可以對比出Ryzen 9 3950X的性能秒掉i9-9980XE是毫無懸念的,但對比自家的32核規(guī)格Threadripper 2990WX還是有一定差距。

無論是單核性能,還是多線程性能,基于Zen 2架構(gòu)的Ryzen 9 3950X這次確實毫無疑問的秒殺i9-9980XE處理器。AMD的“堆核狂魔”頭銜也得以重新讓大家認識了起來:AMD主流平臺的核心數(shù)已經(jīng)追趕上英特爾HEDT平臺的核心數(shù)。

  Zen 2架構(gòu)的銳龍?zhí)幚砥?,其實除了頻率之外,并無太大的差距,這也難怪在以上測試項目中很多單核項目,銳龍?zhí)幚砥鞫汲霈F(xiàn)了分數(shù)幾乎一樣的情況。所以Ryzen 9 3950X的單核性能是不用懷疑的,非常強,買Ryzen 9 3950X回去打游戲也沒有問題。

同時搭配上16核心的規(guī)格,對付渲染工作也只是小菜一碟。綜合性能如此強勁的一顆處理器,i9-9980XE輸也是輸?shù)男姆诜?/p>

  這次的評測除了對比出默頻情況下的性能,其實也反映出了一些之前評測中大家看不出來,并不明顯的問題:

  英特爾的處理器一直以高頻著稱,i9-9700K,i9-9900K,不超5GHz都不好意思拿出來用。

  但這只是建立在核心少的情況上,英特爾的14nm工藝導致它并不能在核心更多的情況下繼續(xù)獲得高頻高性能的優(yōu)勢。

  這次的評測就能很好說明這個問題。

從以上CineBench R20頻率對比表格可以看到,Ryzen 9 3950X即使比Ryzen 9 3900X核心多出4個,在全核滿載的情況依然有4GHz的高頻,與Ryzen 9 3900X幾乎一樣。

  而i9-9980XE擁有18核的規(guī)格,由于滿載時巨大的發(fā)熱量與功耗,全核睿頻在滿載時掉到3.8GHz。

  再來看一遍R20測試得分,Ryzen 7 3800X只用4.2GHz的全核BOOST頻率就能達到近似于全核5GHz的i9-9900KS跑分。那么只要英特爾陣營達不到5GHz,就沒有打贏三代銳龍的希望。

  這也是一直以來我為什么強調(diào)同頻性能的原因。

  三代銳龍雖然是出廠灰燼,但降頻幅度小,IPC性能強,即使全核滿載也有相當不俗的性能。九代酷睿雖然超頻上限空間大,但只是針對i9-9900KS而言,HEDT平臺滿載后頻率優(yōu)勢蕩然無存。

  這次的Ryzen 9 3950X,除了是AMD秀肌肉的一次操作,也是給Intel敲響了警鐘:再不做點事,就打不過AMD了。

Ryzen 9 3950X定價

i9-9980XE當前電商售價

  售價5749元的Ryzen 9 3950X,性能全方面比i9-9980XE強,還要比后者便宜3000元,是AMD的價格定得太有殺傷力,還是英特爾之前的降價操作力度不夠大?

  反正毫無疑問,單論性能,Ryzen 9 3950X比任何一款九代HEDT酷睿都要值得買。下一代10代酷睿,據(jù)說也是14nm工藝,唯一有看點的就是那顆擠到10核的i9,說實話,有點索然無味了。

  AMD,這手牌打得確實厲害。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