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子愷[中國] 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 ——劉樹勇 ? 點擊收聽 ? 從古時開始,人們就將清明祭掃和踏青游賞相結(jié)合,趁著祭懷先輩之際,在柔媚春光中盡情領(lǐng)略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而素雅飄逸的杏花和氤氳迷蒙的春雨,也將這一時節(jié)裝點為人間最美的四月天。 清明日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fēng)。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fā),黃鸝隔故宮。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 路轉(zhuǎn)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fēng)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xí)俗由來已久。 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肚逋ǘY》云:“歲,寒食及霜降節(jié),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辈⑾鄠髦两瘛?/p> 菩薩蠻 [唐]溫庭筠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 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時節(jié)欲黃昏,無憀獨倚門。 清明前后吃青團的食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據(jù)《周禮》記載,當(dāng)時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于國中”的法規(guī),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 在寒食期間,食品應(yīng)事前制就,供寒日節(jié)充饑,不必舉火為炊。 青團流傳到了現(xiàn)代,人們食用青團更多的是應(yīng)令嘗鮮,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點絳唇·清明 白明路 過盡清明,未知春色余多少。 給生活 詩與遠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