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肉觀音蓮,皮實好養(yǎng)護,易爆小崽生生不息,普貨之王名副其實 觀音蓮是景天科長生草屬的多肉植物,屬于骨灰級的多肉大普貨,可能有很多肉友在還不知道多肉植物的時候,就知道觀音蓮的大名了。
觀音蓮的葉片比較薄,扁扁的,葉邊有小絨毛,層層疊疊呈標準的蓮座狀排列,“觀音蓮”的名字也由此而來。在長期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中觀音蓮會出狀態(tài),葉尖和葉邊會變成咖啡或紫紅色,特別漂亮。接下來小精致生活就同大家一起學(xué)習(xí)一下觀音蓮的養(yǎng)護方法和注意事項。
易徒長,水多缺光穿裙子 同景天科其它的多肉植物相同,觀音蓮也喜歡陽光充足、干燥涼爽的環(huán)境,如果澆水太頻繁或光照不足會徒長,底部的葉片會平攤呈大餅或下垂像穿了裙子。不過從相反的方向看起來,愛徒長恰巧說明了觀音蓮的生命力強大,它很難因為澆水多而導(dǎo)致爛根而死,缺水久一點也不容易干死,說是長生草屬真是名副其實了。
為了觀音蓮能有周正標準的蓮座株型,建議最好露養(yǎng)以得到充足的光照,如果條件有限在陽臺或窗臺養(yǎng)護,則需要每隔一段時間轉(zhuǎn)動一下花盆來讓光照更均勻;出了光照之外,澆水也要合理控制,可以在盆土中添加大比例的顆粒土,這樣即便澆水多了盆土也能很快干燥,可以更容易掌握澆水。如果觀音蓮底部的葉片在消耗干枯的同時頂部能夠不斷地長出新葉,表示它的新陳代謝正常,澆水剛好,反之如果老葉片不消耗只長新葉代表澆水較多,老葉快速干枯而不長新葉則代表缺水。另外記得要及時清理掉觀音蓮的枯葉,以避免枯葉腐爛導(dǎo)致的病蟲害發(fā)生。
易群生,枝插分株好繁殖 觀音蓮成年之后在合適的養(yǎng)護環(huán)境下會像吊蘭一樣,從蓮座底部抽出紅色的走莖,走莖的頭部會生出新的小觀音蓮,通常一圈小蓮座會聚攏著一株大蓮座,形成群生的壯觀景象,可謂真正的“步步生蓮”。一般情況下,觀音蓮是很容易群生的,如果它一直沒有爆小崽的跡象或者自己心急想快點讓它爆崽,可以把它頂端最中間的頂芽掐掉去除頂端優(yōu)勢,這樣它就會迅速瘋狂地爆崽群生了。
觀音蓮葉片很薄,如果葉插的話生長點容易很快干枯,所以它葉插生根發(fā)芽是比較難的。如需繁殖觀音蓮,可從走莖上截下小崽直接枝插,也可以等小崽長得足夠大有了自己的根系后再進行分株繁殖。
開花死,留小崽生生不息 觀音蓮的葉片雖然排列如蓮花,但始終不是真花,而是在長到一定的程度后才會抽出花莖真正開花,在真正開花之后,觀音蓮的這個主頭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不過不必擔(dān)心,在觀音蓮死亡之前已經(jīng)留下了一圈小崽來延續(xù)生命,像極了佛家的生命輪回。
如果不希望觀音蓮“花后死”,可以在它剛生出花莖之后就把花莖掐掉,這樣就能保住它的生命了,不過說實話,國內(nèi)能把觀音蓮養(yǎng)到開花的大神還是很少見的,所以作為新手的我們,在擔(dān)心它花后死之前,還是先想想有沒有那個能力把它養(yǎng)開花吧。
多肉植物觀音蓮,皮實好養(yǎng)護,易爆小崽“步步生蓮”,不愧是長生草屬的多肉植物,“普貨之王” 的名頭名副其實。以上是觀音蓮的介紹及養(yǎng)護注意事項,由小精致生活整理發(fā)布,希望能給新手朋友提供一點參考和幫助,由于水平有限,文中難免會出現(xiàn)錯誤疏漏之處,還請大家在評論區(qū)批評指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