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3期 這種水果悄悄出現(xiàn)在超市里,水果店,地鐵口的小攤上。于是立刻去超市買了一盒。 “花姑娘”,北方人叫菇娘兒(讀音gū niǎng er)。但是它的學(xué)名是什么?這就到了追本溯源的時候了。 然而百度是不可全信的。我們必須要通過查閱專業(yè)的資料方可確認植物品種。 首先,“花姑娘”果實外面有一層膜質(zhì)的果萼,果實為黃色漿果,內(nèi)有多數(shù)種子,便可基本確定為茄科酸漿屬的植物。 然而我國酸漿屬Physalis L.植物有5種2變種。當(dāng)看不到植物的莖葉花朵植株的時候,只能根據(jù)果實、宿萼、種子來判斷品種了。 燈籠果:果實直徑1~1.5cm,成熟時黃色。宿萼淡黃色,薄紙質(zhì),半透明。種子黃色圓盤狀。 注:紅色字體表示該植物與“花姑娘”不同的性狀特征。 目前,燈籠果在墨西哥、秘魯?shù)葒鴱V泛栽培。廣東、福建、江蘇和昆明是中國大陸的主要栽培地。 注:Physalis alkekengi L.var. franchetii (Mast.) Makino在2015版《中國藥典》“錦燈籠”一條里中文名為:酸漿。 在《中國植物志》里中文名為掛金燈。實為同種植物不同中文名。 ——The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