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母池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城區(qū)環(huán)山路東首,虎山水庫南,古稱“瑤池”。王母是天宮所有女仙及天地間一切陰氣的首領(lǐng)。護佑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的女神。全真教的祖師。王母娘娘在漢代時成為重要的中國民間信仰。三國魏曹植有“東過王母廬,俯觀五岳間”的詩句,唐李白則有“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闕”的吟詠,足見建廟歷史之久遠。王母池分前后兩院,前院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洌;后院為七真殿,殿內(nèi)泥塑神情各異,栩栩如生。東為觀瀑亭,西有老君堂,曾陳列有唐代的“鴛鴦碑”(現(xiàn)移至泰安岱廟)。 ▼這些菊花和欄桿邊的花卉都是香客供奉的,為王母池增添了活力 ▼清晨,道士和義工都要提水掃地打掃衛(wèi)生,為游客創(chuàng)造干凈舒適的環(huán)境。 如今廟宇中除了宗教信仰之外,也傳播中國古代的禮儀道德儒家經(jīng)典。 王母池為三進式廟宇,平面呈長方形,由大門、王母池、王母殿、東西配殿、東西耳房、悅仙亭、七真殿和蓬萊閣組成。 王母池同斗母宮的建筑屬于同一種類型,都是依山臨水而建,都有專為觀水而修的房舍,自古以來,從曹植、李白到元好問,無不有詩提到它,王母池的確是一個極好的去處。
清晨,道士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修身養(yǎng)性,只是這樣靜靜的站著也讓人羨慕,而年老的道士則有徒弟(居士)領(lǐng)著在院子里來回走動,聽說每天也有一萬步,這可能也是一種修行。
王母泉旁的這兩個放生池,除了原本就有的假山、金魚外,還倒映著藍天白云,樹木、圍欄,像極了國畫。
原本火池的地方建起了國旗桿,號召大家愛國愛教愛眾生,這個思路是對的,沒有國哪有廟宇,你的信仰又在何處安家,只有國泰民安才會有長遠的、安定的宗教信仰。
王母池里除了種植松柏之外,還有流蘇、銀杏、臘梅。每年三月流蘇花開,這個季節(jié)銀杏葉黃,臘月臘梅花開,都會有大批攝影師前來拍照,百余年來,王母池附近眾多的廟宇如藥王殿、老君堂、后土殿等等盡已不存了,惟獨王母池完好地保存了下來,這個秘密就有待聰明的你解答了。
攝影、后期、圖文編輯:泰山美玉 微信名:泰山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