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部落:shejibuluo | 洄游動線用的好| | 85m2小家堪比140m2大宅| 主張“去形式化”,追求功能至上、實用而不失趣味的設計理念。希望每一個住宅都能通過改造,獲得更多可能性,實現(xiàn)其生命周期內(nèi)的不斷生長。 ——設計師 · 謝秉恒 話說住慣了140m2的大房子后, 如今要換到85m2的小房子, 對于今天這對屋主小夫妻充滿挑戰(zhàn)。 他們堅持要在這個85m2的房子里 不僅具備之前大房子的所有功能, 還要保證空間的通透與開敞。 雖然房子的面積幾近減半, 但生活品質卻容不得打折。 女主更是寫了上萬字的設計需求, 這樣的詳細程度嚇跑了不少設計師, 直到屋主找到了設計師謝秉恒。 這位設計師有點不同, 面對這個充滿挑戰(zhàn)的案子內(nèi)心竟有點小興奮。 仔細看完萬字的裝修需求后, 謝秉恒開始了他的解題過程。 他根據(jù)屋主不同情況下的生活習慣, 將各種功能以最小動線的方式進行排列, 最后以洄游動線的方式在有限空間里 巧妙串聯(lián)起了所有生活場景。 如果到現(xiàn)在你還不知道什么是洄游動線, 那小編就要敲黑板了?。?! ? 洄游動線是通過環(huán)形動線,將大小空間串聯(lián)起來,讓空間更流暢,更開闊。洄游動線不僅讓你在家少走路,還有效避免空間的封閉感。 今天就讓你見識一下洄游動線的厲害, 本案中雙洄游動線的設計, 簡直是教科書級別, 相信看完后, 你會對85m2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改造需求: 1. 屋主喜歡在廚房烘焙,也喜歡招待客人來家小聚,需要夠大且互動性強的餐廚區(qū)域。 2. 需要一個工作區(qū)域,但不要封閉空間。 3. 希望可以有一個獨立的衣帽間。 4. 衛(wèi)生間只有一個且非常小,需要解決兩人同時使用的問題。 原始房型圖 房型改造: 1. 將廚房改為開放式廚房并與餐廳相連,擴大餐廚空間并與客廳相連,島臺與餐廳形成一條洄游動線。 2. 將衛(wèi)生間做四分離,有效提高使用率。將洗浴區(qū)布置在中心,形成第二條洄游動線。 3. 沙發(fā)背后的原始主臥改作彈性空間并規(guī)劃了工作臺。彈性空間在現(xiàn)階段可完全敞開,作為家人休息與工作區(qū)域。未來還可變?yōu)楠毩⒌膬和俊?nbsp; 4. 改其中一個小臥室為衣帽間,還可與臥室形成套房形式。 平面布置圖 通過動線分析圖我們可以直觀看到 這個家圍繞兩個功能中心形成雙洄游動線, 巧妙串聯(lián)起了全屋的各個空間, 形成一個“無走動盡頭的家”。 動線分析 玄 關 房屋位于頂層, 進門左側有一個通往樓上戶外的樓梯, 為室內(nèi)帶來了極佳的采光。 樓梯下面種了大片綠植, 形成一個入戶小花園。 玄關右側做一排頂天立地的鞋柜, 上做柜門,下做開放式, 方便收納拖鞋和常穿的鞋子。 歸家后, 設計師根據(jù)屋主的生活方式, 規(guī)劃出三條動線: ①當回家尚早, 可以從玄關右轉進入廚房區(qū)域做飯; ②當回家時間較晚, 可以從玄關左轉進入衣帽間更換衣物, 洗澡進入臥室睡覺; ③在外就餐后歸家, 可以從玄關直線進入客廳區(qū)域。 早歸動線 平時早歸的男主, 回家后會先下廚備餐, 等待女主回來共進晚餐。 廚房+餐廳 打開之前縮在一角的廚房改作開放式, 并與餐廳結合, 形成餐廚一體空間, 甚至還連接著客廳, 空間的廣度順勢被擴展到極致。 進入室內(nèi)的第一刻, 視線就被延伸、牽引到客廳窗外的景致, 瞬間營造出大宅的既視感。 平日下班早歸的男主, 會先到廚房放下蔬菜食物, 動線完全按照他們的生活日常做合理規(guī)劃。 廚房島臺與餐廳相結合, 既是廚房的補充,又是餐廳的延伸。 餐廚一體化設計,讓日常的備餐不再冷清。 平時和朋友家人的聚會, 料理食物的主人也不會被獨自冷落在廚房中。 廚房布局的改變, 讓烹飪增加了更多樂趣。 餐桌略寬于島臺, 桌面沿著島臺延伸出的部分, 下方做了開放式擱板柜, 兼有餐邊柜功能, 每一寸空間都精打細算。 ![]() 沿著墻面布置L形烹飪區(qū), 櫥柜下方嵌入烤箱、洗碗機等設備。 為了符合人體工程學, 櫥柜也根據(jù)烹飪區(qū)和備餐區(qū)做了高低臺面, 完全避免了彎腰洗菜切菜 和架著胳膊炒菜的情況。 人性化設計, 讓家務也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 餐廚區(qū)域左側 是在原始次臥位置改做的衣帽間, 將衣帽間的移門做了雙用處理, 移門靠右,露出衣帽間的通道。 推開移門,家政柜隱藏在背后, 集中收納吸塵器、 掃地機器人等清潔工具, 家政柜處在房屋的中央, 無論打掃房屋中的哪個區(qū)域, 都可以以最短路徑拿取清潔用品。 家務動線是相當人性化。 ![]() 直行動線 在外就餐后歸家, 可以從玄關直線進入客廳區(qū)域。 ![]() 客 廳 為了讓空間更顯開敞通透, 干脆拆掉了陽臺移門, 將陽臺納入到客廳。 窗外的光線更直接的進入室內(nèi), 落地窗外的風景成為客廳的畫卷, 頂層的風景更是一目千里, 堪稱豪宅級景致。 ![]() 櫥柜一直延伸到電視背景墻, 可用于客廳儲物。 電視柜設計為懸空壁掛式, 方便日常清潔。 地面采用同芯水磨石砂漿, 相比傳統(tǒng)的水泥自流平強度更高, 且不易開裂, 房間配置了全屋地暖, 地面材質的導熱性能也極佳。 ![]() 客廳與餐廚區(qū)域整體設計為LDK格局, 即living、dining、kitchen三者相結合。 使餐廚區(qū)域 能夠連接客廳這樣充滿人氣的地方, 讓眼前的景致更有活力, 尤其是親朋好友來家中做客時, 大家一邊做飯一邊說說笑笑, 這樣的生活場景最為動人。 ![]() 坐在落地窗邊, 可以悠閑的在躺椅上讀書小憩, 窗外滿眼的綠意, 讓人忘記了工作生活的煩累, 放松一下,為身體與心靈充個電。 ![]() 彈性空間 由于屋主不喜歡獨立且封閉的書房, 更偏好相對開放且能和家人交流互動的環(huán)境, 設計師據(jù)此將緊鄰客廳的主臥改為了彈性空間, 兼具書房、瑜伽房功能, 未來還可作為寶寶房。 ![]() 沙發(fā)背后的墻面開了兩扇磨砂玻璃窗, 開敞式書房便應運而生。 窗子與桌面平齊, 打開后既方便與在客廳的家人交流, 還可以看電視。 ![]() 工作區(qū)的設計看似簡潔,小心思卻不少。 超長書桌可以方便未來家長輔導孩子功課。 書桌右側的柜體做成書柜, 柜體采用了來自新加坡產(chǎn)的純色防火板, 規(guī)避現(xiàn)場涂裝的氣味問題。 ![]() 彈性空間安裝了三段式疊軌滑門, 開啟后可以收于一側,將空間最大化敞開。 閉合后就可以形成獨立房間, 等幾年后有了寶寶就可以布置為兒童房。 ![]() 這樣靈活的設計兼顧到當下和未來生活的使用, 極大提高了空間的使用率。 ![]() 衛(wèi)生間 ![]() 衛(wèi)生間功能區(qū)設置在全屋中心, 盥洗區(qū)與淋浴間、馬桶間, 洗衣區(qū)四分離, 提高衛(wèi)生間使用率。 衛(wèi)生間區(qū)域連同彈性空間和臥室、衣帽間 這些相對私密的空間整體抬高15cm, 這樣做不僅保證了浴室的排水坡度, 隱藏了管線, 同時暗示了公共與相對私密空間的劃分。 ![]() 盥洗臺面采用人造石一體臺盆, 避免了衛(wèi)生死角,非常好打理。 臺面分為兩部分,左邊為洗漱區(qū), 右邊可以作為女主的梳妝區(qū)。 鏡柜兼有儲物功能, 隱藏式收納充分做到臺面整潔。 干區(qū)上部做了玻璃磚, 為的是給后面的浴室區(qū)引入更多光線。 ![]() 馬桶間保留在原始衛(wèi)生間的位置, 雖然縮減了面積,但增加了洗衣區(qū), 洗衣機和烘干機疊放,非常實用。 做壁掛式馬桶,再次避免了衛(wèi)生死角。 馬桶間內(nèi)部還增加了可以儲物的壁龕, 每一個細節(jié)都人性化而貼心。 ![]() 馬桶間采用推拉木門, 關起門后,隱蔽性也非常好。 ![]() 女主早起動線 平時男主會早起先做早餐, 女主起床后經(jīng)過一系列的洗漱, 再來到餐廳吃早餐。 ![]() 女主起床后,會先洗漱, 收拾好后就可來到餐廳和男主一起吃早餐。 這種一個愛做一個愛吃的神仙組合, 真是羨煞旁人。 ![]() 為她烹飪的美味, 成為一天中最美的滋味。 ![]() 浴室隱藏在盥洗區(qū)背后, 通往主臥的過道上。 ![]() 由于浴室內(nèi)沒有可通風的窗子, 考慮到排濕問題, 設計師在浴室里面, 裝了帶抽風功能的風暖機, 同時在過道, 增設了一臺抽風量650立方米/h的排氣扇, 把使用中可能會帶來的問題想得甚是周全。 ![]() 浴室裝了雙向玻璃推拉門, 洗澡時絕對不感到閉塞壓抑。 考慮到隱私性,通道兩側門一關, 這里就是一個私密空間。 ![]() 洗衣區(qū)在浴室對面, 洗澡替換下的衣物, 直接就可以放入洗衣機洗滌, 然后再到烘干機里烘干。 洗衣機上部做了柜子, 可以收納衣物洗護用品。 ![]() 洗好的衣物可以收納在走廊式的衣帽間, 當衣帽間移門關閉, 就形成了臥室套房。 而衣帽間走廊, 也是男主早起時通往廚房的捷徑。 ![]() ![]() 主 臥 原始臥室?guī)б粋€利用率不高的飄窗, 經(jīng)過臥室地臺抬高后, 飄窗也變得和地面平齊, 臥室空間變得更加整體, 甚至躺在床上就可以欣賞窗外的風景。 ![]() 對于屋主來說, 臥室就是用來睡覺的, 整體以簡單舒適就好。 舍棄了傳統(tǒng)床頭形式, 將木地板上墻做背景墻替代床頭, 既節(jié)約空間, 也使得整個空間簡約而舒適。 ![]() 樓 梯 這套房子還有另外一個加分項 就是有個可以直接通往屋頂露臺, 樓梯間的玻璃頂增加了房屋采光, 充足的自然光特別利于樓梯下面的植物生長, 打造成一個入戶的植物園。 ![]() 平時坐在臺階上也可以看書曬太陽, 觸手可及的陽光, 身邊是葉子的自然香氣, 自然和人變得親近, 生活更加美妙。 ![]() 看完別人家的85平, 你內(nèi)心還能平靜么? 所以說洄游動線用的好, 小家也能變大宅。 今天的知識點你get到了么? 房屋信息 城市:成都 使用面積:85㎡ 項目花費:35萬 設計師:謝秉恒 設計費:200~300元/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