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婚生子自古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在不同時代,不同人群,它能產生的作用可不太一樣。 就當代普通人而言,我提倡晚婚晚育,即35歲以后再認真考慮婚姻這件事。 這么做倒不是為了響應國家政策,而是一種基于理性的考量。大家不妨聽一耳朵,看看有沒有道理。 自古有錢有閑的成功人士,一定要多生孩子,這么做不僅僅是個人喜好,更重要的是家族勢力的延續(xù)。孩子多了,候選人也就多,然后優(yōu)中選優(yōu)出一個最優(yōu)秀的作為接班人。 雖然這么干,容易出現家族內部嚴重廝殺,比如唐代的玄武門事變,康熙的九子奪嫡,但能保證家族一直強勢延續(xù)下去。 相反,如果孩子少,比如只有一個孩子,那就沒得選了,萬一他還是個敗家子,那家族就會很快湮滅下去。 但是普通屌絲不能采取類似策略,因為他們和有錢人之間,有一條巨大的鴻溝,那就是家庭財產不同。 早點結婚,多生孩子,完全不會讓你跨過這條鴻溝,只會讓你萬劫不復。 一樣的生活方式,有錢人去七星級酒店消費一晚,覺得非常不錯,推薦給大家。 你也信了,你也去了,結賬時候發(fā)現沒能力買單,于是被扣留下刷了幾個月盤子還債。 微博之前有大亨炫耀自己的生活方式,于是很多人誤以為采用這種生活方式,自己也能接近大亨。 不會,這只會讓你自己和子孫后代世世貧窮。 也許有人會問我,如果多生幾個,萬一里面有出息的一個出來了,那整個家族不就有希望了? 但實際問題是,生下來提供不了優(yōu)質教育,那基本上全是蘇南廣東工廠的“廉價勞動力”,不會是什么所謂精英有出息的。 甚至個別的會成為好吃懶做的吸血鬼,那整個家族都跟著遭殃。 我尊重這世上所有人的生育權,窮人也有生孩子的自由。 但是具體到年輕人的人生規(guī)劃和職業(yè)規(guī)劃上,你在西方國家問任何一個沒發(fā)瘋的職業(yè)咨詢師,理財規(guī)劃師,他都會告訴你: 普通人想有一定事業(yè),想要財富豐富,最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盡可能晚結婚,晚生子。 因為結婚生子對你的人生是巨大的負債。 這不是價值觀世界觀,也不是什么優(yōu)越感,這就是方法論。 因為結婚不是光舉辦個婚禮,鬧幾天就能完的,它意味著人生進入全新階段。 結婚后,你就會發(fā)現每天各種瑣事纏身,生完孩子后,這種瑣事多的能讓你無法抽身。 比如你正在寫工作報告,孩子就在一旁哭鬧,你能怎么辦?你著急去上班,但孩子就是鬧著要去游樂園,你又能怎么辦? 有錢人可以雇保姆雇老師來解決,但在窮人家,你就必須身兼數職。 哪怕你真的什么都能干,時間也會被大量消耗。這種情況下,你還指望事業(yè)能突飛猛進? 家庭和事業(yè),本來就很難兼顧。對普通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這都是很容易想明白的事情,那為什么我們這里還是不斷催婚逼婚? 原因很簡單: 1,農耕社會遺留下來的傳統思維,認為事業(yè)發(fā)展和法治社仍然還是種田,人丁興旺,多多益善才好。好像不快點結婚,就沒有真的長大成人。 2,國內的家庭關系和西方不太一樣,老人一代都有存款,可以依靠所謂的六個錢包,向上代吸血式的快速買房。 對于能吸血的winner,我們就不說了。 問題是,你不能吸血怎么辦? 這里面就包括了大量在大城市打拼的貧寒子女,以及非家庭直系繼承人的女性。 以往的方法是讓這類女性嫁人,所以讓很多屌絲眼熱,做女人真輕松,嫁人就好。 好,或者不好,見仁見智,我們不替他人做決定,不評價他人的生活。 我現在就問你,現在你有一個選擇,可以自由生活,經濟獨立,自己購買保險,晚年保障有穩(wěn)定收入,不需要遭受子女白眼,不用給老板端屎端尿。 你是愿意選擇自由,婚姻隨緣,遇到好的就考慮考慮,遇不到就算了。 還是不管能不能遇到一定要嫁出去,一定要依賴他人,忍氣吞聲一輩子。 至于男性,連這個選擇權都沒有,除非讓自己的事業(yè)起碼有所成,否則想結婚本身就是一種奢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