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尋龍點穴,到了安徽金寨沙河鄉(xiāng)樓房村。久聞,這里是商城旺族周氏的祖居地。在考察了周氏宗祠“青魚祠”后,便來到斜對面的周作榜舊宅考察。 陽宅的建造,與陰宅不同之處在于,陰宅需要脈氣入穴,陽宅需要開面化煞氣而停聚。也就是說,建造陽宅,地基一定是在開陽的開闊之地。假若周邊山水配合得宜,便可發(fā)富發(fā)貴。 而周作榜舊宅,便坐落在這樣的地方。 周作榜之周氏老宅,始建于乾隆30年間,至今已有300余年歷史。因當時建房主人周作榜在四川任云安場鹽大使,建設圖紙是由四川工匠按川派風格設計。老宅共計房間67間,結構為青磚、小瓦,馬頭墻。整體一層,局部兩層,磚木結構,青磚鋪地,共五進三幢,配以廂房,達到“走馬轉樓不濕腳”的效果和意境。 陽宅與陰宅一樣,先看衛(wèi)星圖,觀察山水來去。 老宅背后山脈高聳,且秀奇。當時尋龍路過時,一進入溝口,便覺得此地不簡單,定是好地方。 來龍之少祖山,為廉貞火形山。古書有云“廉貞作祖,富貴達三公”! 山脈延綿,在宅后開面,形成左右青龍白虎環(huán)抱。 因后山來勢陡峭,建造選址時,離山腳足有300米遠的距離。 此亦符合“急來緩做”的風水建造原則。 衛(wèi)星地圖上看前朝,為三水匯聚所。水匯堂前主富! 實景圖,前有水塘聚水,而前朝案山亦不像衛(wèi)星地圖看起來那么高壓。 立于宅前,心情是舒緩的。 不僅水聚堂前,還正對前方案山之“官帽”。官帽者主貴!亦可說明,此宅富貴雙全。 其實,到現(xiàn)場第一眼看到的,是案山如“展誥”。即“皇榜”是也! 天門開,而水匯而堂。水口不算緊鎖,亦有幾方來財,因此,富不至于巨富,也是富甲一方之宅。 宅子大門實際上朝向與內部宅子是不一樣的。 宅子坐東朝西,卯山酉向。 而大門立乙山辛向,卦氣純正,符合風水理氣之局。 ![]() 宅子近幾年復修,已經納物文化保護單位。 周作榜修此宅后,亦在對面青魚嘴修周氏祠堂,故而周氏代有人才出,直至現(xiàn)在,其后人在北京,臺北和美國族人亦不見少數(shù)。惜地理限制宅稍有偏出,水口關鎖不緊易財氣外泄,故而,外出者多發(fā)財發(fā)貴,居此者平淡無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