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前村里有個砍柴人,每天上山砍柴??车玫牟窕痣m然不多,卻也夠用。日子若是這樣過下去便罷了,偏偏城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里人來到村里,裝上煤氣和電。自此,砍柴人不用砍柴了,但作為報答,要提供上好的木材給城里人,用于制作家具。于是,砍柴人默許城里人帶著機器來這里砍伐樹木。沒過多久,樹木都被砍完了,砍柴人看著空空如也的村子,心里覺著空落落的,卻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 他不知道有個詞叫機會成本,為了得到某些東西而所要放棄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為了小小的煤氣和電,他放棄的是整片森林。他原以為自己享受到了城里的新玩意兒,卻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不懂經濟的他,就這樣一次性廉價賣掉了自己的森林。 你是這樣的砍柴人嘛?不懂經濟,交了智商稅?你可能會說,自己也想學點,可是經濟很難懂,看到那些圖表我就一個頭兩個大了。沒關系,這本《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舉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通俗易懂。在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中,你會不自覺地習得經濟學思維方式。以后在生活中少交智商稅。 ![]()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本書作者為美國芝加哥學派著名經濟學家、自由主義大師托馬斯·索維爾,曾在康奈爾大學等名校講述經濟學課程,他的語言通俗易懂,講課也是深入淺出?!督洕鷮W的思維方式》這本書可以說是他的另一份教案,書中舉了大量貼近生活的案例,讓每一個讀者都能夠吸收書中的知識。 我們老被收割智商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懂經濟學之前,我們有十個思維誤區(qū)。 1、稀缺和短缺是兩碼事 “稀缺”是“缺”,“短缺”也是“缺”,我們會錯誤地認為兩者是一回事,其實不然。 經濟學中的供求機制告訴我們,市場提供的商品數量少于我們需要買的商品數量,我們買不到,就會出現短缺,價格也會隨之升高,讓一些人買不起,需求下降,供給和需求又恢復平衡。 而稀缺是商品比人口少引起的,短缺是暫時的,價格一升就能解決,但稀缺我們無能為力,像石油這種稀缺資源,開采完就沒有了。 2、物價是管不好的 商品缺了價格就會上升,一部分人買不起了價格又會下降。價格調節(jié)著供求,物價總是相對穩(wěn)定。 市場環(huán)境中物價其實是個乖孩子,但政府這個爸爸總是忍不住插手管管他,結果一管它就叛逆。 政府設定價格上限,大家買得起都去買了,商品就會短缺。一些無良商人會出售劣質商品,也有人拿商品到黑市去賣高價而不是在市場上賣低價。還有,政府為了保護農民利益設立價格下限,價格高了買的人少了,賣不掉的糧食必須由政府花錢高價收購。 3、虧損也是好事 對一家企業(yè)來說,虧損意味著倒閉,但對整個行業(yè)來說,虧損意味著重新洗牌。曾經的柯達膠卷紅極一時,但科技發(fā)展之時它不求創(chuàng)新,固步自封,最終走向倒閉。這一過程很像自然選擇,企業(yè)虧了,自然會退出市場,最后留下的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好企業(yè)。 4、不是市場占有率高就能壟斷 壟斷是每個廠商夢寐以求的,一家獨大,價格我說了算。那么是不是市場份額高就是壟斷了呢?顯然不是,我們隨處可見麥當勞、肯德基,但他們并不能構成壟斷,不能隨意定高價讓老百姓心甘情愿買單。壟斷的關鍵是阻止別人進入市場,這樣才會有對價格的控制權。 5、企業(yè)賣的不只是商品 我們買的不就是商品嗎?肯定有人會這么說,但是同樣一雙鞋,你會買耐克的,還是一個從來沒聽過的雜牌鞋呢? 企業(yè)賣的還有品牌和文化,我們不知道雜牌鞋質量如何,但品牌總是意味著好質量,我們樂意花更多的錢買好質量的鞋。 6、最低工資法只會帶來失業(yè) 政府為了那些低收入人群設定了最低工資標準,卻發(fā)現失業(yè)人數多了。這里也是價格機制在起作用,我們出售勞動力給老板,獲得報酬。低收入人群本來勞動力就不值錢,政府硬是提高了他們的勞動力工資,老板覺得不值得花這么多的錢,就解雇了一批低收入人群,反而帶來了更多失業(yè)。 7、世界上最貴的是時間 我們每個人同樣都擁有一天24小時的時間,感覺時間挺容易得到的呀,但它是世上最貴的。要知道誰有能力拖延,就能夠把成本強加給他人,政府延遲退休年齡,很多人達不到退休年齡就去世了,退休金便打了水漂,政府就減少了一大筆開支。 8、一粒沙并不能看到世界 我們很容易犯合成謬誤,認為適用于局部的東西也適用于整體。整個國民經濟是由個體的經濟行為組成的,但是人與人之間還會有相互影響,一個人不會有貿易,但兩個人就可以交換物品。個體的經濟行為不能代表整個社會的經濟行為。由此,經濟學分為研究個體的微觀經濟學和研究國民經濟的宏觀經濟學。 9、百萬富翁也可能食不果腹 想象一下,自己手里有一堆毛爺爺,但買不起一個包子是什么樣的感受?蔣介石曾在管轄區(qū)大發(fā)紙幣,造成物價飛漲,百姓手中一堆的紙幣卻連米都買不起。這就是通貨膨脹,物比錢貴,流通中的貨幣數量遠大于實際需要,造成物價飛漲。有很多錢不是關鍵,重要的是你能拿錢買到多少商品。 10、沒有誰可以做到十全十美 前面提到物價是管不好的,可是政府不管也不行,1929年美國爆發(fā)經濟危機時的胡佛政府對經濟放任自由,反而使經濟不斷陷入蕭條。后來在羅斯福新政下美國才得以走出困境。市場價格機制調節(jié)也會有失效的時候,此時需要政府進行宏觀調控。 還有國際貿易中,哪怕是經濟落后的小國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就來自于優(yōu)勢互補。若是閉關鎖國,自給自足,只會導致效率低下。 無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而不自知。像砍柴人一樣,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是可悲的。不懂經濟學的我們,可能就有著這些思維誤區(qū),而《經濟學的思維方式》這本書助你看透社會經濟運行規(guī)律,改變自己的思維誤區(qū),經濟學家的頭腦,你我都可以簡單擁有。 |
|
|
來自: simrichdrj5hf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