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升先 ![]() ![]() ![]() 安升先 我到過泰山,華山,黃山,衡山,恒山,嵩山,四川的青城山、峨眉山,樂山,青島的嶗山,河南的云臺山,湖北的武當(dāng)山,甘肅的崆峒山,麥積山,廣西桂林的山,廣東羊城的山,杭州西湖的山,三山五岳各有特色,這些有名的山,這些歷史悠久的山,都廣為人知。唯有張家界的山鮮為人知。甚至默默無聞得連個名字也沒有。幾千年來除了當(dāng)?shù)厝?,外邊的人幾乎沒有人知道。20世紀(jì)80年代后期,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就很快出名,蜚聲海內(nèi)外,震驚全世界。起了個名字,還沒有帶山字。 張家界的山集雄奇、幽野、險峻、神秘、古樸于一身。真是太神奇太雄壯太令人折服了,它是祖國名山之集大成者。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桂林之秀美,黃山之變化,峨眉之綠色都集中在這里呈現(xiàn)。成為奇絕世界獨(dú)具一格的風(fēng)景名勝。被稱作“世界遺產(chǎn)”,“地球奇跡”。 1998年和2003年我曾兩次到張家界,每一次去都讓我震驚震撼,讓我折服嘆服,讓我陶醉傾倒。第一次去時,剛開發(fā)不久,游人還不太多,請一名導(dǎo)游帶著,從前卡門進(jìn),從后卡門出,走過3878個臺階,用了整整一天時間,一路走一路看,美景目不暇接:“閨門初開”、“孫大圣訓(xùn)群猴”、“大巖屋”、“鐵墩臺”、“天書寶匣”、“定海神針”、“鴛鴦藤”、“南天門”、“搖錢樹”、“萬莖藤”、“霧海金龜”、“南天一柱”“銅墻鐵壁”、“天然壁畫”、 “千年掛壁松”、“ 土地公公背媳婦”、“摘星臺”、“望澗臺”、“望星臺”、“望仙臺”、“千里相會”、“天橋遺墩” …… 第二次去張家界已是游人如織,沿著被稱作十里畫廊的金鞭溪逆流而上,一路觀賞幽深美麗山水畫卷:“醉羅漢”、“金鞭巖”、“雙石玉筍”、“劈山救母”、“跳魚潭”、“楠木坪”、“長壽泉”、”水繞四門” ……,然后乘纜車騰空到黃石寨,鳥瞰四周,奇峰異石丹崖翠谷盡收眼底。山的石林,石的山林。樹茂林豐,峰奇石怪,溪泉秀麗,峽谷幽深,珍禽怪獸,出沒其間,奇花異草,四季飄香。山水橋洞映襯配套,林禽蟲獸同生同榮。張家界的山真乃是奇絕世界獨(dú)具一格的一流風(fēng)景名勝。 張家界的山是一部擬人狀物的百科全書,任游人放飛心情,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世界攬進(jìn)胸懷,讓思緒飛揚(yáng),盡情地遐想。“醉羅漢”山峰雙目閃爍,暢懷大笑;“天然壁畫”是在絕壁上由雨水沖刷形成的一幅巨大的絕世山水畫:小橋流水,茅舍田地,樹木蔥籠,男耕女織,一切都那么清晰;一組《西游記》山峰把唐僧取經(jīng)中的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唐僧在馬背上念念有詞,隱隱有聲。悟空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沙和尚汗流浹背,任勞任怨,唯有豬八戒偷空和媳婦打情罵俏去了。“千 里相會” 山峰恰似一對遠(yuǎn)隔千山萬水來張家界相會的夫妻,一個含情脈脈,一個喜上眉梢; “海外來賓”高爾基深邃的大眼睛,尖長的鼻子,緊抿著嘴唇,白發(fā)中夾雜著了縷縷青絲,一臉深沉的思索狀。“劈山救母”峰是兩座山峰如同雙手掰開一般齊整,旁邊有一個巨大的石斧,傳說是小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真是五步一個風(fēng)景,十步一個傳說。一朵水花講述一個故事,一棵綠樹記錄一段往事。 自黃石寨向四周看去,石林一片。猶如拔地而起的巨大竹筍長成的竹林化石,是天工栽植的擎天大柱,是建筑師正在建造尚未完成跨海過澗的巨型橋墩。是山非山,是林非林。群峰參差交涌,如柱如鞭如塔,似人似獸,若筆,若旗,若刀,若劍,若戟,若槍,肖形千般,耐人尋味。有的竟與地面呈90度垂直,管理者像建造大樓一樣為游客修建了直上直下的觀光電梯。金鞭溪上游面對南天門背靠腰子寨有一石英砂巖名曰金鞭巖,拔地300米高,四四方方,有棱有角,陡峭巍峨,如鑿如削,色呈金黃,陽光照射,熠熠閃光,形如一根巨大的金鞭;在黃石寨與袁家界中間的深灣里,依次排列著7座200多米高的山峰,如同香港跨海大橋的橋墩一樣,頂端總體呈弧形,間距大約300米,那便是“天橋遺墩”。黃石寨正南海拔1082米的絕壁上,聳立著一座20多米高的柱形危巖,向東面深谷伸出一米多,這便是“摘星臺”。站立其上,晴天,頭頂白云飄拂,綠樹滿谷,看南天門來的游客如米粒大小。陰天,腳下山風(fēng)呼嘯,霧氣繚繞,真似騰云駕霧一般,置身在海市蜃樓懸半空,山在虛無飄渺間的意境中,你會不由自主的為云霧所包圍所浸染所融化,心已經(jīng)醉了,感覺是在夢幻里,在仙境里,思緒隨著云霧翻滾升騰飛躍;位于南天門以上,后卡門以下,有座300多米高的山峰,巍然屹立,直指云天,便是有名的“南天一柱”。還有“小貓釣魚”、“屈子行吟”、“采藥老人”、“天書寶匣”、“仙女散花”、“金龜含日”、”五指峰\”、“石蛙探幽”……,面對著無與倫比的山,無與倫比的美,一切語言文字都顯得蒼白無力,你的一切塵世觀點(diǎn)都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有萬分的驚訝,豐富的想象,奇異的思索,盡情的宣泄,無限的追求,讓人真正的體會到什么是矛盾與統(tǒng)一,什么是偉大與渺小,什么是詩,什么是畫,什么是大自然的哲理。 這里到處是大自然橫砍豎切的痕跡,一道又一道緊繃的直線,都剛勁有力地蠻橫無理地飛揚(yáng)跋扈地在無數(shù)巖縫間延伸折皺,形成怪誕粗放的,有棱有角的、陡直壁立的翡翠石柱,一根根一排排一簇簇一片片,有如晴天驚雷,又似萬馬奔騰,氣勢磅礴,栩栩如生。 張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天然雕塑的寶庫。大約三億八千萬年以前,這里還是汪洋大海,隨著地殼運(yùn)動的抬升,形成了500多米厚的石英砂巖,在后來三億八千萬年的漫長歲月里,大自然用山洪切割,瀑布陷落,樹根抵裂,嚴(yán)冰膨脹,用雷霆閃電的刀,用風(fēng)霜雪雨的劍,瀟瀟灑灑地砍削,精精細(xì)細(xì)地雕刻,切切磋磋的琢磨,才有了今天這空前絕后的獨(dú)一無二的不可模仿不可再生的大創(chuàng)造。 張家界的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dá)97.7%,僅木本植物就有517種,比整個歐洲多出一半。有國家一級保護(hù)被稱做活化石的珙桐樹(中國鴿子花),鐘萼木、金錢柳、香葉楠、銀鴿、紅豆杉、鵝掌楸等等。原始森林、次生林遮天蔽日,陽光漏射成線,空氣清新。以致美國游客說這里比在他們國家吸一小時付5美元費(fèi)用的空氣,所含的富含氧離子還要好。張家界的山是綠色生命的象征,是艱苦環(huán)境頑強(qiáng)生存地寫照。無論是在懸崖峭壁上,還是在人跡罕至的山尖上,都有樹木花草。張家界的山又是一個天然的百花園,五色花、金蓮花、山茶花、杜鵑花、八仙花、木芙蓉等500多種。四季景色各呈異趣。春風(fēng)吹拂,嫩綠掛滿枝頭,沉睡的生命蘇 醒過來,蜂飛蝶舞,山花飄香,生機(jī)盎然;夏至雨水把山川滋潤得晶瑩碧透,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在山峰與峽谷之間飛青滴翠,空氣涼爽沁人心脾;秋陽高照,山林 變成了五顏六色。天高云淡,霞蔚青山,層林盡染,楓葉醉秋。冬日一塵不染的冰雪把所有的生命覆蓋起來封存起來,喧鬧的山野顯得異常地寧靜安詳,只聽見雪花悠悠飄落的聲音,所有塵封的角落被柔柔地滋潤慢慢地醞釀綠意。若是雨后初晴但見云遮霧漫,空曠的山谷立刻變成云霧迷蒙的海洋,那一座座山峰在那白茫茫的云海之上露出了清脆的峰頂,宛如飄拂在大海中的島嶼,隨著那云霧不斷地飄動,峰林的影子也不斷地時隱時現(xiàn),時淡時濃,撲朔迷離,神奇飄逸,變幻萬千。形成一幅幅無限新奇的山水畫卷。 水謂山之靈魂。張家界有3000奇峰,800秀水。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山水相映,蔚然成趣。山有多高水有多長。百瀑溪、萬疊泉、九天銀河、六月飄雪,龍泉瀑、天漕飛瀑,金水池……,飛瀑流泉處處皆是。鑲嵌在青峰綠樹之間的寶峰湖竟在距地面80米高的山谷間,湖長2.5公里,平均水深72米,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高峽平湖絕景。宛如一面明鏡,湖水清冽,碧若瓊漿玉液,被稱作人間瑤池。山水相依,峰隨水轉(zhuǎn),水隨峰繞,水在山間,山在水中。湖光山色,渾然一體。青翠的山峰,陡峭的山崖倒映水中,畫分兩層,虛實(shí)難辨。我們乘一艘游艇,泛舟湖面,但見穿峽繞谷,景換千回。輕舟載過紅衣女,一串山歌撒湖心: “郎在高山望一望呦喂,姐在呦河下呦洗呦衣裳呦喂,唱支山歌我丟個信喲喂,棒棒喲敲在喲其那個妹妹依喲喂巖畔畔上喲喂,喲——喂——” “郎從門前過,妹在家中坐,泡杯香茶呀得喂給郎喝,娘在那屋里問喲,你泡茶給那個喲?我慌里慌張打破了碗,燙了腳喲……” 山風(fēng)吹來,湖面漣漪泛起,波光閃閃,山晃影移,美不勝收,好一個如詩如畫的湖光山色,把游人的想象引進(jìn)一個朦朧神秘深遠(yuǎn)而迷人的境地。 張家界山奇水秀谷幽洞深令人稱奇。而壯觀的溶洞景觀又給她披上神秘的面紗。更是令人叫絕。 面積十萬平米的九天洞里有洞,天外有天,峰回路轉(zhuǎn),山重水復(fù),絕世珍寶層出不窮。是地下世界,地下魔宮,地下天堂。分上中下三個層次,有一個能容納一萬人的大廳中有1705根石柱石筍,兩個玉池,三個龍井,四條陰河,五座自生橋,六座洞中山,七座小湖,八處千丘田,九個天窗,十個瀑布,三十六個主體廳堂,一百多處景點(diǎn)。各種各樣的石鐘乳、石筍、石林、石幔、石橋、石潭、石人,及紅黃綠藍(lán)黑白紫等顏色的彩色石、彩色水、彩色大廳、石森林、石盤龍、石龍井。龍宮大廳斜坡上的定海神針石筍高19.2米,專家推算它已經(jīng)生長了20萬年,現(xiàn)在還在生長。水,哺育了九天洞里的千古奇觀。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2011年7月于中宏星苑家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