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藏的大小寺廟里,幾乎都有一座神秘的護法殿稱為:貢康,專門供奉以大黑天貢布為首的大小護法神靈。大黑天,(梵語:Mahakala,藏語:Gonpo貢布)又意譯為大黑、大時、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又可音譯為摩訶迦羅、莫訶哥羅、瑪哈噶喇等名稱,該神本是婆羅門教濕婆的變身,后為佛教吸收而成為佛教的護法,特別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護法神。 古格王國高僧仁欽桑布(Rinchen Sangpo,958年-1055年)最早宣揚大黑天神法,西藏大黑天信仰從此開始。考古資料證明,大黑天信仰很快就在西藏普遍流傳開來,并且具有西藏本地特色的“帳篷主大黑天”圖像也在十二、三世紀(jì)完成發(fā)展。8世紀(jì)時,中原地區(qū)寺院循天竺之制將大黑天奉于食堂中。 元朝時藏密開始傳入內(nèi)陸,大黑天首先得到了忽必烈的崇信,成為蒙古軍隊的保護神。清朝時,滿族人因受蒙古信奉藏傳佛教的影響,對大黑天也十分崇信。清朝入關(guān)后,北京等地大建大黑天廟,最明顯的例子是北京東城區(qū)南池子大街內(nèi)的“瑪哈噶喇廟”。它原是睿親王多爾袞私邸,多爾袞削爵后,康熙帝即令改為喇嘛廟,供奉大黑天。 大黑天的形象有多種,常見的有二臂像、四臂像、六臂像。河磨玉《大黑天》以墨綠色河磨玉為創(chuàng)作材質(zhì),雕刻二臂大黑天。和黃綠、正綠等顏色的河磨玉比起來,墨綠色其油性好,密度高,結(jié)構(gòu)細膩,玉肉細致溫潤,看上去硬度更高,能拋出翡翠般的玻璃光澤,也能拋出和田玉般溫潤細膩的油脂光澤,可以在二者之間任意切換。打燈看的話色澤呈現(xiàn)墨綠色,肉眼看上去接近純黑。不同于顏色艷麗的黃綠色河磨玉,墨色色澤純黑,更顯沉穩(wěn)內(nèi)斂,和其它墨色玉料相似,墨玉料因為顏色深,更適于雕刻。 用墨綠色創(chuàng)作大黑天,將皮色與玉質(zhì)合而為一,二臂大黑天身體呈青黑色,三目圓睜,鬃毛豎立,頭戴五骷髏冠。二臂在胸前,左手托骷髏碗,碗內(nèi)盛滿人血;右手拿月形刀,兩臂中間橫置一根短棒。雙腿站立,背后是熊熊火焰。整件作品肅穆而具震懾力。 由于大黑天的靈力極高,較易與人溝通,所以日本人尊之為財富之君,也就是財神的另一種形象,肅穆獰厲,不怒而威,在護佑財富的同時,似乎也在提醒著世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
|
|
來自: 睫毛上的風(fēng)塵 > 《河磨料析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