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可以看到某某某紙幣翻了幾十上百倍,某某某硬幣漲價上千倍,1套硬幣抵一套房首付等等。這些消息是真的嗎?到底怎么樣的錢才值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我們來看看我們國家發(fā)行的紙幣哪些價格比較值錢? 對于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的價格,在本世紀(jì)的第一年,它的價格就已經(jīng)超過了20萬元人民幣,2年后瘋漲到48萬,早在2009年,它的價格就已經(jīng)超過了300萬元,如此高額的收藏以及投資不是一般的人能夠承受的。目前,在市場中,這套62張人民幣組成的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的價格已經(jīng)在400萬左右的水平。這個價格不是一般的人能夠承受得起的。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的價格也達到了30萬以上,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價格也達到了5,6萬以上了。第四套人民幣8050單張的價格就在3000元以上。 上面說的錢幣的價格都要滿足一個點就是錢幣的品相要是全品的,全品的價格才能達到那高的價格,要是5品以下基本上就沒什么收藏價值了。 那么品相是怎么劃分的呢?接下來一起來看看: 絕品:全新挺版、毫無瑕疵,完全保持從原捆原刀中抽出的狀態(tài),而且一般沒有捆痕,沒有變色??梢栽试S有輕微的原廠滋墨。四版五版還有所謂的絕中絕,比絕品更嚴(yán)格,這里就不細(xì)究了。 全品,全新品:比絕品差一口氣,但也保持全新狀態(tài)。主要問題是四角可能有點輕微的發(fā)黑或者變鈍,或者極輕微的軟折。 十品:有人眼里十品與全品等同,但有人認(rèn)為十品與全品又差一口氣。十品同樣也是未流通,但有可能因為時間久遠(yuǎn)或保存不當(dāng),表面有極輕度的褪色,沒有受過水漬而使表面失去光澤;也可包括有極輕度折痕。 九品:已流通,有明顯的折痕,四角輕度磨圓,票面較清潔 八品:經(jīng)過較長時間流通,有幾條明顯的折痕,角已圓,票面有污染,有的票稍軟 七品:長期流通,票已軟,有裂口,已污染或有微孔 六品:票全軟,有孔,裂口已伸入圖案,但圖形基本清楚。 五品:嚴(yán)重磨損,票面臟,褪色,邊緣撕裂并有缺損,票角磨圓,但無大塊缺損。 四品:票面臟,褪色,圖案模糊,有缺損或大片斷裂。 三品:紙幣斷裂,有大片缺損或空洞,票面模糊不清,一般無收藏價值。 我國的錢幣品相只劃分為十幾個等級,紙幣的品相判斷并不會那么絕對,有的會介于兩個品級之間,比如稱之為九五品、八五品之類?,F(xiàn)在市場上出售的非全品相錢幣,賣價一般會比行情價格低,千萬不要以為這是買到了便宜貨。比如說《建行》流通紀(jì)念幣如果是品相上好的話,價格能買到4000多,如果品相受損了,那么2000元也不一定能賣的除去。全品相的第二套人民幣“拾元券”的價格在25萬元以上,破損比較嚴(yán)重的同種人民幣,五萬元也難賣。 所以這邊小編還是要再次強調(diào)下五品以下的錢幣基本上沒什么收藏價值了,不是專業(yè)收藏的,大部分手里面的錢幣的品相都不是很好,所以價格也會有所下降。那么影響品相的主要有幾個點呢? 1 折痕:這是最常見的影響品相的特征。“軟折”是能壓平、“硬折”是壓平仍然能看出來,最常見的是中心折痕,其次是左中右的三道折痕,然后是十字形折痕和其他無規(guī)律折痕。 2 污跡:這是僅次于折痕的常見特征,有塵土污漬、油污、墨水、筆跡、印章,等等,它們對紙幣的品相影響,有的時候比折痕還大。 3 紙張損傷:小孔叫針眼,大孔叫蛀洞,缺角指的是角的部位缺一塊,揭薄指的是紙張某個位置(一般是邊角部位)原先被用膠粘過,后來把膠揭掉的過程中紙張損失了一層變更薄了。紙幣流通到極限的時候十字形折痕的中間部位會穿孔,稱為中心孔。 |
|
|
來自: Q學(xué)無止境L > 《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