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和我的朋友小學老師聊天,我問,小學老師教些什么呢?為什么很多學生小學六年了不能讀懂一篇文章,不能根據(jù)一個題目寫一篇作文。 這位小學語文老師馬上不讓了,這能怪小學老師嗎?我們以前學習,考試80分就是優(yōu)秀了,不及格也會有,那時,我們沒有壓力,真正的學習只是那一兩年,現(xiàn)在的孩子不是這樣,白天上課,晚上輔導,雙休日全部進輔導班,語文老師布置學生做大試卷,各種練習,一路排開,每一個孩子都要考高分,不然家長不讓,馬上投訴老師,讓老師不敢?guī)W生讀書,基礎知識的學習死盤至少分數(shù)上好看,而且很多老師只帶一年,下一年不知是不是自己帶這個班還茫然不知,所以誰想學生的成績在自己的手中砸了。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學生不想寫,一逼也就寫出來了。 我問:“小學不是不考試嗎?” 誰說不考,現(xiàn)在都考了,為了分數(shù),不得不布置試卷去做,我還好很多,沒有做那些作業(yè),讓學生沉入題海戰(zhàn)術,我只讓學生做閱讀理解里的題目。有的老師把任務推給家長,如果家長不輔導,學生不會,怪家長沒有檢查,批改,所以每個學生分數(shù)基本都在90分以上。 原來我明白了,學生之所以厭學,尤其到了初中高中,老師上課講課,學生也在講,可能因為學得太多了,考的太多了,唯獨沒有人在意他們的存在,他們的發(fā)言,他們的感受。也可能他們的自控能力差。 由此我在想,我們能不能讓學習變成一種自覺,變成一種喜歡,一種書海遨游的暢快呢。我們小學能不能五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想學習的可以留級,可以繼續(xù)參加考試,然后讓學生自主選擇專業(yè),自主選擇學校,自主攻克難關,自主選擇就業(yè),如果學生喜歡這個專業(yè)的時候,他學習應該快樂一點,至少不會如此痛苦。那些喜歡學習的人,讓他們走入他們的科研基地,真正的去論文,真正的去探討。 社會上,不管什么專業(yè)或者職業(yè)都應該平等,都有養(yǎng)老和醫(yī)療保險,當生活有了保障的時候,就不會有這么多學生擠上升學的獨木橋,而不顧身心是否健康的發(fā)展,不顧孩子是否能夠承受考試的壓力,不會讓那么多學生為了學習,放棄自己所有的快樂和愛好,甚至因為沒有考上學校而走上輕生,因為沒有別的選擇而讓花季年齡香消玉殞。 當孩子們承受了這么大的學習壓力的時候,學習成為一種無止境的題海的比拼,成為一分都要拼盡全力的抗爭,我們能不能把學習放開,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只要合格就行了,可以用ABC幾個等級,讓這些合格的學生都有夢想,都有未來,不去過早的給他們定位,過早的喪失學習的自信,過早的掉進追求分數(shù)的泥淖,這樣是否能夠挽救一些孩子討厭學習,當我們把我們的優(yōu)秀學生捧出來的時候,是多少沒有得到重視的孩子的犧牲和成全換來的。這樣的教育是我們想要的嗎,是我們的目標嗎?這么多不合格產(chǎn)品怎么辦呢? 現(xiàn)在是時候反思我們的教育的時候,反思我們的教育是要對得起社會,培養(yǎng)多一些優(yōu)生,還是培養(yǎng)熱愛學習,熱愛生活,有夢想,有希望的未來人才呢?教育已經(jīng)被成績綁架,被物質暴利時代裹挾,被家長操縱,成為各種名正言順的對孩子的要求和欺騙。教育界的名利相爭,亂象環(huán)生,教師的職稱評定和績效工資飽受詬病,家長的威逼利誘,已經(jīng)讓孩子們無所適從,他們能安心的學習嗎?家長聽說哪個老師好,馬上輔導班已經(jīng)報上了,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老師聽說上級檢查了,全校開始排練,現(xiàn)身說教。家長聽說某個老師有了瑕疵,馬上電話到教育局,要求換老師,誰給的權利,誰動了教育的奶酪。 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教育,社會也對教育抱有非常大的希望,教育的路該何去何從,是不是應該面對的實際問題,而不是只看我們的優(yōu)秀學生,我們的成功人士,我們的精英,我們的天才學生,那些普通人呢?是否是個零存在。難道這些普通人就不是將來的棟梁,就不是未來的精英。 試想,如果一個好學校一個班只能考上十幾個人,或者只有幾個人,如果一個社會把精力和資源全部投入到這些優(yōu)秀學生的身上,那么沒有考上學校的大部分學生該如何自居呢?我覺得不如早點讓他們畢業(yè),學習技術,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至少不讓他們作出過多的陪襯。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那些學習好的學生,是不是有機會就出國了,出國了就不回來了。是不是更在乎穩(wěn)定的收入,在意收入的多少。 當我們認為我們的教育沒有問題的時候,我覺得好像還有很多問題值得討論。 |
|
|
來自: 星輝斑斕之星星 > 《星輝斑斕原創(chuàng)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