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茶核心價值在后期、在轉化,特別對生茶。 但這里有個問題,就是哪些生茶值得存放? 時下圈子里有一種說法:“苦底的普洱茶值得存”。于是普洱收藏者們便陷入盲目尋找苦底茶的誤區(qū),以布朗山為首的苦底茶頓時變成為香餑餑。 時下追逐的山頭茶一昧以布朗山苦底為榮,所以不管是九千九還是九塊九,一律購之收之藏之; 時下追捧的品牌茶一昧以“勐?!?、“班章”概念為大,所以不管是【軒轅號】還是【軒轅豬】(大益【拱金耙銀】豬餅,據說有軒轅號的影子),不管是【蜜韻】還是【云起】, 為何? 記得中學語文課里魯迅曾說:“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 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象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em>( 魯迅《小雜感》) 魯迅先生說的夠辛辣,我以為中國人的想象除了對“性”,對“茶”也如是:一見勐海,立即想到布朗山、立即想到班章村,立即想到老班章,立即想到幾百年2018年號稱以布朗山茶為基料的【云起】新品上市立即遭到哄搶 不得不承認,有些帶苦底的普洱茶經過數年合理的存放之后,轉化效果確實不錯,但不是所有帶苦底的茶都有這種效果的,至少,您 從植物學范疇就有野生種茶和栽培種茶之分,很多野生茶未經馴化,能否飲用,需待進一步科學驗證。比如元江豬街就有野生大茶樹,樹齡沒得說,有茶農試做成曬青茶樣,筆者就喝野生茶的葉和芽 2 地域“橘生淮南為橘,生于淮北為枳”,同為云南大葉種,在不同地域生長的茶樹,苦澀度不一樣。 大家都以為老曼娥是最苦的茶,實際上小勐宋先鋒寨的苦茶,苦得就像一把尖刀,直入喉底,苦到心底!他的苦比黃連還厲害,而且長久不化,茶友喝過后說這是一,堪稱普洱茶第一苦! 南糯山竹林寨的茶也非常的苦,入口下去苦感就充斥著整個口腔,有茶友說,喝了這里的茶可以說苦到頭皮發(fā)麻,不過苦感褪去得比先鋒寨的茶南糯山 3 樹齡同一地域的茶樹,樹齡大的口感協(xié)調性上要占些優(yōu)勢,茶樹齡較小,吸收土壤的養(yǎng)分較少,其他滋味表現較弱,此時這種原性就體現的尤為突出,表現在苦底上,就是“苦味化得慢”,這也是古樹茶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不過也要注 生態(tài)這個大家現在都很關注了,生態(tài)好自然生長的茶樹與人工施肥打藥的茶樹造成的苦是兩碼事兒,前者苦后回甘,后者苦而不化。為茶樹施肥,特別是尿素能迅速催長,但它會很快改變土壤結構,在臺地茶僅能吸收的淺層土壤里堿性加強易武天門山的古茶樹 5 季節(jié)春茶為上,最為香,甜或回甘。夏茶最次,入口便苦,有甚者接近于中藥的苦,因為夏季雨水充足,雖助長了茶條索的寬大,亦造成苦底,相反,接受 現在的茶山制茶的茶農,可以完全根據顧客的需要,為迎合不同顧客口感可以隨時改變制茶工藝,或重度萎凋、或聚堆悶黃、或高溫殺青、或烘干提香… 這樣工藝制成的茶品,即使新茶階段滿足暫時的口感,卻嚴重損耗和破壞了普洱茶的物質結構,后期轉化只能是 高爾夫球運動中有一個術語叫“果嶺”,是指球洞所在的草坪,球打到果嶺草坪上,意味著參賽者的球離球洞不遠了。不考慮以上因素,盲目地追新逐苦,您好不容易找到的苦底茶,大概率不是您登上一個新臺階存好茶的“果嶺”,卻很可能成為費時費錢費房存下大批“劣茶”的雷區(q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