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yōu)雅,原來是一種生活! 盧璐說 圖片來自網絡 2019年10月26日 周六 每天中午13點08, 給我10分鐘 盧璐說 在“女神”成為批發(fā)稱號的今天,只要是長得稍微有些姿色的,會點才藝的,統(tǒng)統(tǒng)都可以自稱為女神,甚至有人還把這個稱號拉到“國民女神”的高度。 然而,就算一天能賣掉1600萬人民幣專輯的周杰倫,自己也不敢自稱為“國民男神”。至少如今還有一部分群體,是看不慣周杰倫的。 “國民”兩個字,決定了這個人不僅僅是某一性別,某一群體,而是上至80歲的老人,下至剛上學的小孩都知道的。 最重要的,是她經得起時間的磨練、捶打,哪怕她化為塵土,只要提到她,每一個人的眼睛里都泛著光。 這樣站在金字塔頂端上的女人,才能真真正正稱為“國民女神”。 能擔得起如此稱號,影響一代甚至好幾代人心目中對女神定義的女明星,鄧麗君是為數(shù)不多的一人。 七八十年代,她像一股來自海峽對岸的風,輕輕地、柔柔地,吹進了所有人的心中,尤其是男人們。 多少春心萌動的男生,或者是有一定閱歷的男士,到音像店買卡帶,都帶有同一個目標,買鄧麗君的。 從收音機換成了DVD,再從諾基亞換成了最新款的iPhone11,但男人的歌單里,永遠會有一個收藏夾,是屬于鄧麗君的。 而鄧麗君留給大家的記憶,也并不僅僅是一代歌后,大家心目中的女神沒這么簡單,前段時間,她憑借自己的古靈精怪,上了一次熱搜。 比如,在唱歌的時候,調皮地夸自己長得漂亮:“阿里山的姑娘,沒有一個漂亮,只有我鄧麗君最漂亮。” 唱完后還會不好意思地扶額頭,一點也不惹人嫌。 看到好看的軍哥哥會調戲人家是不是結婚了,展現(xiàn)出自己很恨嫁的樣子。 自己也會故意改歌詞來體現(xiàn)這一點。 就連演唱會上忘詞都忘得理直氣壯,不會掩飾,明明白白地告訴你:“我就是忘詞了,重新來一遍!” 她有多般樣貌,可以很甜美; 可以很古典; ![]() 也可以很搖滾; ![]() 興奮起來還能為觀眾獻上熱舞一段; ![]() 高難度的動作也不在話下...... ![]() 可她出現(xiàn)在大家的生命中,卻僅有短短的42年,讓人恨極了上帝的不公平。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笑容甜,歌聲甜的傳奇女歌后鄧麗君,璀璨而短暫的一生。 ![]() 1953年1月29日,臺灣云林縣寒冬臘月的季節(jié),一位叫趙素桂的婦女分娩了一個女嬰。 家中已經有3位男娃,若是此次再是男娃,他將會送給鄰居撫養(yǎng)。好在,女娃哇哇一聲的大哭,讓婦女心疼不已,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 女娃的父親鄧樞是一名軍人,看到家里迎來了唯一的女嬰,非常開心,特地請來了軍中最有學問的長官給她取名,名叫“鄧麗筠”,寓意為“美麗的竹子”,希望她能如竹子般節(jié)節(jié)高升。 ![]() 漢語博大精深,筠是個多音字,既可以念成“jūn”,也可以念成“yún”,于是母親為她改名成“鄧麗君”,希望她可以如君子一般明凈清澈。 童年的鄧麗君,性格就很活潑開朗,特別甜美,很討長輩的喜歡,每次叔叔阿姨一來家里,她總是會主動問好打招呼,甜到他們的心里。 ![]() 作為家中最小的女孩,掌上明珠,鄧麗君從不恃寵而驕,對人彬彬有禮,得到周圍鄰居們長輩的一致夸贊。 鄧麗君在音樂上的成就,和家里氛圍的熏陶有關,母親喜歡聽黃梅戲,癡迷戲劇電影,而父親對京劇甚是喜愛,偶爾還會拉上一段二胡,給孩子們取樂。 鄧麗君自己也是天賦異稟,收音機里夾雜著嘈點的小曲兒,聽一兩遍就能記住曲調,完整地哼唱出來,每次學會一首新曲,母親總是當她的第一位聽眾。 ![]() 鄧麗君全家福 父親生意失敗,加上家里又多了兩個孩子,一家7口人生活得很是清貧。 6歲起,鄧麗君就登臺賣藝演出,母親也給她買一些歌來鍛煉歌喉,鄧麗君唱的都是周璇、白光的歌。 1963年,邵氏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正風靡港臺,10歲的鄧麗君參加了臺灣中華電臺舉辦的黃梅調歌唱比賽,小小年紀的鄧麗君就在一眾選手中脫穎而出,摘得了桂冠。 ![]() 一舉成名后的鄧麗君,深受演出商的歡迎,還是清貧的60年代,她的一場表演,就能拿到2000多元,有時候高達6000元,而鄧家七口人一個月的開銷至多不過1500元。 長著一張娃娃臉的鄧麗君,聲音甜美,笑容更是甜蜜蜜,加上清泉般的歌喉,總是能夠唱入人們的心里,只要有她的表演,總是人聲鼎沸。 ![]() 可萬事都不能順著自己的意,演出多了,自然功課也就落下了,為此,鄧麗君所在的金陵女子中學給鄧麗君下了最后通牒:要么輟學唱歌,要么回來上課。 最終,看著清貧的家中,七口人的嘴還需要自己來養(yǎng)活,14歲的鄧麗君決定退學出道,加盟臺灣宇宙唱片公司,從此開啟了自己大女主歌后的傳奇。 ![]() 鄧麗君出道后,第一張專輯《鄧麗君之歌—鳳陽花鼓》,基本上是翻唱或者改編傳統(tǒng)的民歌。 ![]() 鳳陽花鼓 真正迎來小高峰的是1969年12月發(fā)行的唱片《晶晶》,這首歌也是臺灣地區(qū)第一部長篇連續(xù)劇《晶晶》的同名主題曲,那時候鄧麗君才剛剛16歲。 此后,《千言萬語》、《海韻》等歌曲更是讓她的歌唱事業(yè)有條不紊地前進著,在臺灣歌壇也漸漸擁有了自己的姓名。 ![]() 而此時,鄧麗君也開啟了自己的東南亞之旅,從香港出發(fā),再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地演唱,東南亞歌唱天后的地位逐漸確立,開創(chuàng)了她事業(yè)的另一個巔峰。 而鄧麗君的東南亞之行,也并不是為了名,還有自己的“善”在起作用。 ![]() 1969年,鄧麗君的義賣活動現(xiàn)場 在東南亞各地,鄧麗君除了公開演唱外,還主動參加當?shù)嘏e辦的各種慈善義演。 1968年,鄧麗君為菲律賓賑災,她的一套唱片,義賣1萬1千元。 1969年,幫助艾爾西颶風災民,在高雄大新百貨舉行白花油義賣,因此展開了她的香港之旅。 1969年12月,應白花油藥廠董事長,鄧麗君來到香港參加救助學義賣活動,她的歌聲籌集到了5150港幣,高居榜首,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白花油皇后”,確立了自己的香港歌壇地位。 ![]() 第二次參加的時候,更是打破了自己的記錄,以6500元的義賣金蟬聯(lián)“白花油皇后”的寶座。 ![]() 或許因為自己也是貧民出身,更能感同身受,鄧麗君總是不遺余力地宣傳慈善。 這個善舉貫穿她的一生,不限制國籍地區(qū),不限制人群,不在臺灣的她,每年冬天都會給【雪中送炭】節(jié)目送一筆捐款。 ![]() 1978年7月20在日本川崎舉行個人大型演唱會,將個人演唱所得全部捐出。 1991年7月,安徽省遭遇大洪水,好友謝玲玲打給遠居法國,還在生病的她,她立刻答應回香港演出,唱了《我只在乎你》和《家住山的那一邊》。 ![]() 在香港以及東南亞慈善巡演期間,鄧麗君學了好幾門語言和方言,這是天賦,也是她的努力。 鄧麗君第一次去香港的時候,用了2天時間適應,第3天就可以用簡單的粵語進行交流和演唱,而一個月就能和對方對答如流。 和譚詠麟PK國語粵語,初學者鄧麗君顯然更流利一些。 ![]() 和譚詠麟講粵語 70年代初,鄧麗君往返于印尼和馬來,也學會了一些馬來語和印尼語,還用印尼語發(fā)行過80首歌曲和印尼語專輯。 ![]() 鄧麗君也曾經到訪過泰國,對簡單的泰語,她也能給大家說上一兩句。 而后來去學習日語,就更不用說,僅僅用半年,鄧麗君就把日語拿下了。 ![]() 而上海話、山東話、閩南話、在父母和身邊朋友的耳濡目染下,鄧麗君也會說一點點。 ![]() 這里鄧麗君講的是“我母親是山東銀” 在語言方面,鄧麗君是歌手中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但有天賦,并不代表鄧麗君不努力。 鄧麗君的同學透露,從小鄧麗君就相當敬業(yè),當時唱歌沒有提詞器,鄧麗君為了讓自己的演出更完美,可以背下500多首歌曲,甚至為了讓同學相信,她當場默寫下來。 ![]() 鄧麗君同學 而采訪她的記者也證實,鄧麗君的成名和努力分割不開,演唱完后,別人在聊天,而鄧麗君拿著歌詞本在讀在唱。 ![]() 而為了讓舞臺表現(xiàn)力更完美,鄧麗君積極參加健身,雖然鄧麗君不高,但她的腿部線條不亞于模特的標準。 ![]() 這張和林青霞在一起的照片,腿部曲線真的是又直又長,若不是她娃娃臉的長相,都不會讓人想到她身高167cm。 和許多表里不一,或者走紅后立刻耍大牌的明星不一樣,鄧麗君一直都是溫溫柔柔的形象。 ![]() 接觸她的每一個人對她的評價都非常高,不管是小有名氣,還是最后發(fā)展成為了享譽國際的大明星,鄧麗君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對待,從來不耍小性子。 我們常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來要求自己,可真正像鄧麗君這樣能做到的,世界上又有多少呢? ![]() 人美,心善,歌甜,努力,所有美好的詞語在鄧麗君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勇敢地挑戰(zhàn)未知困難,則是鄧麗君的另一個閃光點。 1974年,已經在東南亞、香港臺灣地區(qū)擁有較大名氣的鄧麗君做出了一個父親所不能理解的決定,去日本發(fā)展。 ![]() 鄧麗君的父親鄧樞,作為國民黨的中尉,抗過日,對日本自然沒有什么好感,而且鄧麗君去日本發(fā)展,勢必是從零開始,難度極大,更何況在日本,還有歐陽菲菲、翁倩玉、陳美齡等歌手,她如何能突出重圍。 ![]() 歐陽菲菲就是小花歐陽娜娜的姑姑 但母親趙素桂是鄧麗君的頭號粉絲,支持鄧麗君到日本發(fā)展。 其實鄧麗君去日本發(fā)展,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做的一件事。鄧麗君在臺灣很有名氣,但并不是最有名的,比她有名的有大一輩的歌手,姚蘇蓉,以及影視歌三棲,與自己同齡的鳳飛飛。 ![]() 鄧麗君和林鳳嬌 不說當時,即便是現(xiàn)在,日本也是亞洲地區(qū)音樂發(fā)展最好的地方,很多我們現(xiàn)在耳熟能詳?shù)母郯呐_歌曲,都是漢化版本。 即便鄧麗君已經有了不少代表作,但是最著名的幾首歌,基本上都是翻唱別人的歌曲。 《何日君再來》——周璇 《月亮代表我的心》——陳芬蘭 《夜來香》——李香蘭 《在水一方》——高凌風、江蕾 ...... 而她后來到日本唱紅的歌曲,基本上原唱是她自己。作為一名有抱負的歌手,鄧麗君渴望擁有屬于自己的代表作,所以日本之行,不得不走。 ![]() 1974年,勸服了父親的母親帶著鄧麗君來到日本,以特麗莎·鄧的藝名在日本出道,簽約寶麗多公司。 然而,高手如云的日本歌壇,遠比鄧麗君想象的要來得艱難。 首先必須克服的是語言的難關,鄧麗君的日語是到日本后才開始學習的,每天只睡幾個小時,除此之外的時間都拿來學習日語,歌詞本上,全部都是她密密麻麻的注音。 ![]() 其次,日本人注重效率,鄧麗君不是在趕通告,就是在趕通告的路上,幾乎沒有休息時間,還要從中擠出一點時間來學習日語。 更讓鄧麗君感到害怕的,是她還要兼顧夜總會的演出,而和港臺的夜總會比起來,喝醉酒的日本大叔常常會做出讓鄧麗君難堪的事情,拉著她的手不放開,嚇得鄧麗君淚水直流。 ![]() 挖掘鄧麗君到日本的舟木稔先生 即便是這樣,鄧麗君還是咬著牙,發(fā)了狠地決定在日本闖蕩下去??傻谝粡垖]嫞错懫狡?,讓簽約她的公司差點想放棄鄧麗君。 而半年之后,鄧麗君以一首《空港》殺出日本樂壇,這離她來日本才過了半年。 《空港》讓鄧麗君獲得了日本第十六屆唱片大獎最佳新人獎,得知自己獲獎的鄧麗君,在表演歌曲時泣不成聲,連觀眾都潸然淚下。 在日本,鄧麗君也不僅僅收獲了自己的名氣,更讓她的發(fā)聲和音量有了一個質的改變,更成熟,更嬌柔,更動人。 與她同期的歌手謝雷曾說:“她的聲音到了日本,真的是改變了很多,音量,各方面跟早期就不一樣?!?/p> ![]() 歌手蔡幸娟也覺得,鄧麗君后期的歌聲雖然輕柔,但并不會虛,咬字非常非常清楚的,連呼吸聲都幾乎沒有。 ![]()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聽聽她前期的《晶晶》和《我只在乎你》的日文版,后期氣息更穩(wěn),音色更穩(wěn),連女聲最難唱的低音,都吐字清晰,音準也到位。 赴日發(fā)展的鄧麗君雖然屈服于日本樂壇的規(guī)則,但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每場演唱會都要有一首中文歌,有一套旗袍作為演出服。 無心插柳柳成蔭,鄧麗君一開始是因為厭惡日本這個國家而提出來的要求,沒想到卻促進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 這個給鄧麗君遞話筒的女歌手是柏原芳惠 代表作是周慧敏翻唱的《最愛》 鄧麗君在日本可謂是家喻戶曉,上過3次紅白歌會,在日本蟬聯(lián)三年“日本有線大賞”,連前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都知道:“我相信傾注在鄧麗君名曲中的情感,將深深鐫刻在日中兩國國民的心中,友好的紐帶將會變得更加強韌?!?/p> 多年以后,離開人世許久的鄧麗君被日本綜藝以5D全息投影技術“復活”的時候,上了年紀的嘉賓全都哭了。 ![]() 在日本發(fā)展如日中天的鄧麗君順風順水,卻在1979年,迎來了人生的第一計重創(chuàng),假護照事件。 在過境日本的時候,她的臺灣護照出了問題,于是她拿著印尼高管送給她的印尼護照到了日本,被臺灣記者捅了出來,直接被拘留了十幾天。 后來查出來,鄧麗君的護照是真的,卻不符合規(guī)則,鄧麗君也不肯透露出給她護照的人,所以日本方面決定將鄧麗君驅逐出境,一年內不準入境日本。 而臺灣媒體更是對鄧麗君群起而攻之,臺灣當局也不接受鄧麗君,禁止她在臺灣的一切演藝活動,所有人都以為鄧麗君的演藝生涯完了。 ![]() 然而,海峽這邊的大陸地區(qū),鄧麗君的春風剛剛拂過神州大陸。 我還記得,八十年代的中國非常封閉,對于流行歌曲是什么,還是非常模糊的概念,而鄧麗君的歌聲剛好給流行歌曲下了一個定義。 那時候有錄音機是一件很罕見的事情,昂貴又稀有,即便是這樣,鄧麗君的磁帶卻賣得非常好,80%以上的原聲帶都是鄧麗君的歌曲。 ![]() 小小的卡帶封面上,是鄧麗君甜美的笑容,她的歌聲和臉蛋一樣甜,鄧麗君也稱為當時大陸少男的夢中情人。 那時候的人哪里敢把愛情談得如此光明正大,還寫進歌詞里,唱出聲音來,鄧麗君的歌簡直就是給中國男女開啟了愛情的新大門。 雖然當時不允許聽鄧麗君的歌曲,大家還是偷偷摸摸地,用收音機非法調臺去聽鄧麗君的歌曲。 而鄧麗君也是一眾第五代、第六代導演的靈感muse,她的歌聲經常出現(xiàn)在他們的電影里,充當背景音樂,只要是經歷過八九十年代的男人,心中都會有一個“鄧麗君情節(jié)”。 馮小剛的《芳華》里,陳燦放的就是鄧麗君的《濃情萬縷》,還是偷偷藏在報紙里,和幾個好友分享才拿出來。 ![]() 《芳華》片段 描述縣文工團生活的賈樟柯電影《站臺》就有一段,幾個男人圍坐在床邊,收音機跳到的剛好就是臺灣電臺里鄧麗君的《美酒加咖啡》。 ![]() 《站臺》里放鄧麗君歌的片段 王小帥的電影《青紅》里,同樣也放了鄧麗君的《美酒加咖啡》,在地下舞廳里,人們隨著鄧麗君的聲音起舞,交際。
《青紅》放鄧麗君歌的片段 鄧麗君從未來到的大陸都對鄧麗君情根深種,港澳臺地區(qū)就更不用說了。 陳可辛的《甜蜜蜜》、許鞍華《千言萬語》都是以鄧麗君的歌曲作為電影名。 ![]() ![]() 《縱橫四?!防?,發(fā)哥來到法國,對著天呼喊:“青霞!麗君!”也是對鄧麗君念念不忘的一種表現(xiàn)。 ![]() 鄧麗君在華人的世界里,不僅僅是一個圓臉姑娘的名字這么簡單,她代表著一個符號,只要有炎黃子孫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 她的歌可以跨越文化和地域的隔閡,被無數(shù)人追捧,直至今日,也還沒有任何一位女歌手能取代鄧麗君在全世界華人的地位。 ![]() 而這樣有名氣,有事業(yè)的女人,自然從不缺乏追求者,高凌風、秦祥林都曾坦言追求過鄧麗君,但真正讓鄧麗君難忘的人,一只手便可以數(shù)過來。 而提到鄧麗君的感情,初戀林振發(fā)是她一生的殤。 ![]() 林振發(fā),比鄧麗君大5歲,是馬來西亞大東亞造紙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青年企業(yè)家的翹楚,也是鄧麗君的粉絲。 1971年,18歲的鄧麗君跑去吉隆坡五月花大酒店獻唱。鄧麗君是個很喜歡和臺下觀眾互動的人,一連下來3天,前三排的觀眾連樣子都沒變過,讓鄧麗君很是疑惑。 后來經過酒樓經理的引薦,才知道那位大手筆的粉絲,正是林振發(fā),而她對鄧麗君也不僅僅是粉絲與偶像的地位,更是把鄧麗君當成了自己的夢中情人。 ![]() 林振發(fā)一打聽到鄧麗君要來演出,把前三排的位置包了45天,讓自己的親朋好友給鄧麗君捧場。 美人也耐不住英雄的追求,和林振發(fā)見面一個星期后,鄧麗君便答應了和林振發(fā)的約會。 林振發(fā)是個會哄人的青年才俊,晚上給鄧麗君捧場,唱完歌后還帶著鄧麗君吃宵夜,白日則盡到地主之誼,帶著鄧麗君游玩吉隆坡。 ![]() 若是如此盡心盡責倒也罷了,林振發(fā)還懂得投其所好,鄧麗君喜歡什么,他便把東西都捧到鄧麗君面前。 當時鄧麗君迷戀上騎術,而林振發(fā)剛好是業(yè)余騎師,兩人就相約騎馬,就連鄧麗君有應酬,林振發(fā)都會伴其左右,兩人感情突飛猛進。 ![]() 然而,約定好三年就結婚的兩人,因為鄧麗君的日本事業(yè)一拖再拖,但讓兩人感情走到盡頭的,卻是意外。 1978年,表演完后的鄧麗君,一下酒店就收到了一封電報,林振發(fā)突發(fā)心臟病??舌圎惥€有演出未完成,等到完成演出后上了飛機,就看到了林振發(fā)的訃告。 《我心深處》便是鄧麗君唱給這段戀情的。 傳說鄧麗君在演唱會上唱哭了《再見我的愛人》是因為這段情,不過我查了一下,唱哭是在1976年,頂多算是思念自己聚少離多的男友吧。 ![]() 后來因為假護照事件,鄧麗君遠赴美國散心和求學,就遇到了知名的浪子成龍。 兩人遇到的場景十分偶像劇,成龍在海邊上游玩,不小心撞到一個戴墨鏡的姑娘,成龍用英文道歉,而那個姑娘用中文說“沒關系”,成龍看了一會才發(fā)現(xiàn),她是鼎鼎大名的鄧麗君。 異國是滋養(yǎng)戀情的溫床,沒有認識的人,沒有聚光燈,兩人可以無話不說,漸漸地,成龍和鄧麗君就跨越了朋友這條界線。 ![]() 甜蜜到深處時,成龍的電影《殺手壕》上映,鄧麗君從洛杉磯飛到舊金山去支持。 關于這段戀情的結束,并沒有確切的時間,而關于兩人分手的原因,成龍用了兩個單詞回答“ wrong timing”(錯誤的時間)。 ![]() 但我覺得,還得加上一個,“wrong person“。 作為多年后擁有上帝視角的我們,不難看出,大哥成龍大男子主義十分嚴重,他自己也承認,鄧麗君是高高在上的女神,喜靜,下不了凡。 而成龍喜歡熱鬧,更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和自己的朋友相處愉快,成龍需要的是一個賢內助,而鄧麗君是那個能夠展翅高飛的孔雀,折斷她的翅膀,她定要和他拼命。 ![]() 據說,有次鄧麗君帶成龍到法國餐廳吃飯,可成龍卻連菜單都不會看,湯勺也分不清,三下五除二就解決完了這頓晚餐,還要鄧麗君永遠不要帶他到這樣的地方來。 ![]() 10年后,鄧麗君在臺上表演,成龍上臺獻花,彼時的成龍已經從當年的毛頭小子變身成了影壇的大哥大,從名氣和成就上來說,足以匹配鄧麗君。 然而,看到鄧麗君的時候,還是如少年般羞澀,親了一口曾經的愛人,整個人都不敢回頭看,相反,倒是鄧麗君落落大方。 能讓華人影壇一哥有如此害羞表現(xiàn)的人,全世界也就一個鄧麗君吧。 ![]() 1981年,快到30歲的時候,鄧麗君訂婚了,和香港香格里拉酒店的老板郭孔丞,酒店的員工都收到了喜餅,大家都等著鄧麗君嫁入豪門的喜訊。 郭孔丞是馬來西亞國籍,屬于東南亞的名門望族,是著名的花花公子,比鄧麗君大7歲。 ![]() 鄧麗君已經不是對豪門留有眷戀的小女孩,但郭孔丞用表現(xiàn)打動了鄧麗君,鄧麗君欣賞郭孔丞的商業(yè)頭腦,而郭孔丞喜歡鄧麗君的清純和率直。 兩人決定要結婚,鄧麗君也打算退出歌壇,享受相夫教子的生活。 ![]() 沒想到,喜帖也印好了,婚紗也準備好了,郭家祖母卻對鄧麗君提出了三個嚴苛的要求: 1、以書面形式交代好自己的身家資料; 2、嫁入郭家之后,立即退出演藝圈; 3、斷絕與娛樂圈朋友的來往。 這根本就不是在找媳婦,而是在找一只光鮮亮麗的金絲雀,沒有翅膀,永遠只能供人觀賞的屏風雀。 ![]() 鄧麗君和郭孔丞家人的合照 鄧麗君什么都妥協(xié)了,唯獨希望能有個機會錄個唱片,滿足自己的歌癮。即便是如此小的要求,也沒能通過。 鄧麗君轉身退了婚,重新開啟了自己的演藝事業(yè),也幸好郭家豪門難進,不然這個世界只會多一個平平無奇的郭太太,少了一個響徹歌壇的大姐大。 這三段感情也是鄧麗君承認的,最難忘懷的三段情。 ![]() 鄧麗君最后的一段情,便是和法國男友史蒂芬·保羅。 1989年,鄧麗君移居法國巴黎,認識了史蒂芬·保羅,一個比她小15歲的法國攝影師,鄧麗君對他一見鐘情。 ![]() 保羅沒有錢,也沒有事業(yè),唯一能給鄧麗君的是他滿腔熱血的愛。 兩人經常寫小紙條給對方,上面全是甜言蜜語。鄧麗君離世后,這些小字條也被保羅保留了下來,有一張寫著法文“我的愛人,我永遠愛你”的字條,被保羅放在了自己的護照上,放了5年。 ![]() 那段相愛的時光,保羅是鄧麗君的專屬攝影師,已經接近40歲的鄧麗君在保羅的鏡頭下,仍然如少女般的甜美,連笑容都帶著迷人的光芒。 保羅并不知道他愛的是全華人的女神,鄧麗君僅僅是一個女人,是他深愛的女人,情到濃時,保羅也會對著鏡頭大喊“baby,I love you”來示愛鄧麗君。 ![]() 保羅鏡頭下的鄧麗君 鄧麗君在鏡頭前說出:如果你愛一個人,和他的國籍沒有關系,想愛就愛。 在保羅面前,鄧麗君什么都不在乎,哪怕有不同意的意見,哪怕身份懸殊,哪怕財富差距,她都可以忍受。 ![]() 兩人生活的錄像 在八九十年代的歐洲,雖然已經很尊重女性,但大男子主義仍然盛行,為了照顧小男友的面子,怕他的自尊心受損,鄧麗君在買單前,會悄悄把卡從桌底下給保羅。 因為保羅愛攝影,鄧麗君直接大手一揮,200萬元買攝影器材給保羅。 保羅也將自己的時間留給鄧麗君,為她一天洗三次澡,陪她散步,照顧她,24小時,形影不離。 這段甜蜜蜜的戀情,卻只有短短5年。直到在清邁因哮喘病離開人世時,鄧麗君終生未婚。 ![]() 42年的人生歷練,說長并不長,而28年的舞臺時光,說短也并不短。 鄧麗君在這風華正茂的42年時光里,贏得了所有華人的喜愛和尊重,成為了一個時代的靡靡之音,贏得了“十億個掌聲”,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歌手和明星。 ![]() 王菲曾經說:“自己的音樂啟蒙老師就是鄧麗君。” 韓紅:“很多人翻唱她的歌,模仿她的唱法,但卻仍然無法取代她,她不但傳遞歌聲,更是傳遞美好,用純凈的心靈去演繹歌曲?!?/p> 那英:“我認為如果確立國語演唱標準的話 ,鄧麗君是一個,蘇芮是另一個?!?/p> 齊秦:“愛情很難被描述,但鄧麗君可以表達。” 成為如此多偶像的偶像,鄧麗君確實是有她的魅力和秘訣。 ![]() 在“十億個掌聲”亞洲巡回演唱會上,被主持人問到“如何做到讓全中國、全世界的人欣賞你”的問題時,鄧麗君說出了她的方式: “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方法.....作為歌星的我,只是把我的感情,我的feeling,用我的歌聲表達出來了?!?/p>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人歌合一”,但做起來,卻也只有鄧麗君達到了。 廝人已逝,美好卻永存。 或許我用再多的字眼,再華麗的詞藻來形容鄧麗君,都不如大家打開音樂,到鄧麗君的世界尋找,來得更令人深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