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句話是弘一法師的名言。說到弘一法師,可能鮮為人知。如果說這首家喻戶曉的名曲,可能大家都知道: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fēng)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魯迅:“樸拙圓滿,渾若天成。得李師手書,幸甚!” 周恩來對曹禺說:你們將來如要編寫《中國話劇史》,不要忘記天津的李叔同,即出家后的弘一法師。他是傳播西洋繪畫、音樂、戲劇到中國來的先驅(qū)。 趙樸初:“深悲早現(xiàn)茶花女,勝愿終成苦行僧,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p> 張愛玲:“不要認(rèn)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轉(zhuǎn)圍墻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p> 關(guān)于弘一法師,俗世之人除了高山仰止,其他的似乎很難懂,或許,愛到深處是慈悲。這一切,正如林語堂所說:他曾經(jīng)屬于我們的時代,卻終于拋棄了這個時代,跳到紅塵之外去了。 弘一法師出家前曾在信中這樣對妻子說: “對你來講硬是要接受失去一個與你關(guān)系至深之人的痛苦與絕望,這樣的心情我了解。但你是不平凡的……你的體內(nèi)住著的不是一個庸俗、怯懦的靈魂…… 做這樣的決定,非我寡情薄義,為了那更永遠(yuǎn)、更艱難的佛道歷程,我必須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間累積的聲名與財富。這些都是過眼云煙,不值得留戀的。 我們要建立的是未來光華的佛國,在西天無極樂土,我們再相逢吧。 …… 在佛前,我祈禱佛光加持你。望你珍重?!?/p> 妻子仍要求見他最后一面,于是,清晨,薄霧西湖,兩舟相向,舟上人有了這樣的對話: 誠子:“叔同——” 李叔同:“請叫我弘一?!?/p> 誠子:“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么是愛?” 李叔同:“愛,就是慈悲?!?/p> 弘一法師拜訪學(xué)生豐子愷時,豐子愷請他藤椅里坐,只見他把藤椅輕輕搖動,然后慢慢坐下去。每必如此,多次之后,豐乃垂問。 弘一法師答曰:“這椅子里頭,兩根藤之間,也許有小蟲伏著……先搖動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讓它們走避?!敝钡剿麍A寂之前,仍不忘提醒人們在焚化遺骸時不要損害螞蟻生命。 在他眼里,生命沒有貴賤卑微之分。在批評他人時,他滴水不沾,口不進(jìn)食,這并非與他人慪氣,而是替犯過者虔誠懺悔,借事磨心。 對于信徒供養(yǎng)的香菇豆腐,他一一謝絕,原由是這些食材比其他的價格更高。他常說自己無福消受,“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好享受三分,愿以我的福氣,布施一切眾生,共同享受?!?/p>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弘一法師提出“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他居住廈門萬石巖,自題居室為“殉教”室,后廈門遭日機(jī)轟炸,彈片入室,弘一法師無驚無懼,泰然處之,并說:“為護(hù)法故,不怕炮彈?!?/p> 而后日本人找到弘一法師,請他循當(dāng)年鑒真之例,到日本弘揚佛法。 面對來人,弘一法師憤而說了如下一番話:“我在日本留學(xué)5年,日本學(xué)校教給了我很多知識,這是我永遠(yuǎn)銘記在心的。但當(dāng)年鑒真法師去日本,海水是藍(lán)的,現(xiàn)在已被你們?nèi)炯t了!日本,我是萬萬不會去的!” 雖是世外之人,仍以國家興亡為己任,面對侵略者,他不失民族大義,怒斥暴行。救國愛民,仁為己任,可謂是真正的慈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