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l 懸崖上的貓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之前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個程序員發(fā)的,說自己月薪3萬,被老婆逼著去考月薪3000的體制內。 于是想到了,在現實中,家里的老人都清一色的羨慕體制內,而年輕人卻清一色的羨慕體制外,很多不顧家人反對,離開體制內工作,一時間“逃離體制”還成為了一個熱搜詞匯。 現在職場中的“穩(wěn)定”,這個體制內最大的特色,在年輕人的眼里,成了不思進取的代名詞。不少人因看到別人的成功而蠢蠢欲動、躍躍欲試,似乎只有逃離體制內,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但真的是這樣嗎?,真的離開體制就能過上你想要的生活嗎? 01 離開體制自己創(chuàng)業(yè),真的就能過得更好嗎? 前段時間,家庭聚會的時候,聽我舅舅說了一個他朋友的故事。 舅舅的這位朋友,小夏,40歲,以前在一個大型國企工作,還是家上市公司,也算是個小領導。雖然日子和一線城市的白領比不了,但在我們二線城市也算是中等偏上,每天有閑又有錢。 小夏曾經是舅舅最羨慕的人,他的工作也是另人羨慕的工作狀態(tài)。 不過就在2年前,小夏不知被誰說動了,突然說人生需要奮斗,要離開舒服區(qū)去自己干一番事業(yè),實現人生價值。還說自己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自己沒有任何成長不說,感覺自己像變成了螺絲釘太沒意思。于是,思考再三后,終于按捺不住,辭職下海了。 從此,小夏的人生再無平靜,有的只是很多波瀾。以前朝九晚五、固定周末雙休的日子沒有了。換來的是一天12個小時的工作量,還有各種業(yè)績壓力,公司效益好不好的時候,員工的工資都要拖上兩三個月,他整個人每天為這些事愁的吃不下也睡不著覺的。身體素質下降得也快,很多時候力不從心。 剛開始的半年還好,多少能賺一些錢,感覺比在國企多一點。但是,從后半年開始,經濟形勢不好,小夏的公司,從拖欠員工工資到大部分員工的工資都發(fā)不出來了。為了把公司維持下去,小夏把以前工作10多年的積蓄都拿了出來,投廣告、發(fā)工資。但依然杯水車薪。 終于在第2年,小夏實在支撐不下去了,解散了公司。沒有收入的他,舉步維艱,不得不向他幾個親戚借了一部分錢,又找他老婆拿了一些錢,買了輛車,從此做起了全職滴滴司機。 他現在經常說:年輕人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在沒有真正實力的前提下,不要沖動離開體制,不然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02 為什么很多年輕人,總想著離開體制去外面打拼? 為什么很多人想離開體制內的工作,總的來說,有兩個原因: 第一,因為太年輕,還沒被社會磨練夠 很多人一畢業(yè)就進了事業(yè)單位或國企工作,沒有經歷過996,沒經歷過白天累成狗,晚上還要“決戰(zhàn)到天亮”的工作狀態(tài),更沒經歷過剛回到家,手機里又傳來清脆的老板的電話鈴聲,不用開屏幕也知道是主管或老板讓你修改個文案或設計個海報;他們更沒有經歷過說好的一輩子的女朋友,因為女方父母嫌棄你的工作不穩(wěn)定、不體面,而反對你們的交往。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明白世界上有二八定律,但是我們堅定的認為,自己是那所謂的20%,網上說的那些失意的,失敗的人肯定不是自己,都覺得憑自己的能力可以買房買車,走向人生的巔峰。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你會發(fā)現,等自己40歲的時候,自己真的不是那百分之二十,年輕人覺得自己不需要體制的庇護,游走在體制之外,能夠游刃有余的按自己的意志做任何事,但是,在這個職場中 ,年輕人最后還是要歸于那80%,這些人后來都變得羨慕那些進入體制內的人了。 第二,看了很多雞湯和勵志故事后,總想躍躍欲試 很多的成功勵志書商們?yōu)榱速u書,把勵志故事進行簡單歸納,套上一個宏大且精準的標題,讓讀者覺得花幾十塊錢買本書,就可以掌握別人都不知道的成功秘籍,只要你按部就班地照著做,就能成功。 可惜,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大家的性格、理解能力、教育程度、朋友圈、經歷、人生軌跡都不一樣,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也不一樣,或許你只能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卻無法復制別人的成功。 你看到書上一些人通過那條路走向了成功,這時你也想換賽道,去走他們那條路,或許當你剛踏進一只腳時,就已經摔到了坑里。琢磨半天后才發(fā)現,原來寫書的人沒有告訴你:你倆穿的鞋不一樣,走路姿勢不一樣,走的步伐頻率也不一樣。 03 你想離開的體制,恰恰給了你最幸福的生活 第一,什么叫體制內? 公務員、國企、教師,他們都算是體制內嗎?其實有一個簡單的判斷辦法: 如果你所在的單位,里面的大領導非常不喜歡你,但是他既不能影響你本職工作,又不能開除你,那你的單位一定是體制內。只要不符合這個標準,可以理解為體制外。 2011年,《公務員法》實施五周年之際,根據統(tǒng)計結果,全國600多萬公務員,5年內累計辭退了4778名,平均每年辭退0.016%。 換句話說,只要你在工作中,在紀律上,不犯大的錯誤,那么你的工作,就是雷打不動的鐵飯碗。你入職時的同事,很有可能會和你一起到退休。 第二,體制內的福利是一塊不可忽視的收入 1.補貼完善 體制內的工資普遍不高,但各種補貼非常好且完善,比如通訊費、汽車的油費、伙食補貼費等,逢年過節(jié)還會發(fā)各種線上或線下的購物卡。 同等質量的伙食,體制內的食堂賣5塊,體制外的人到外面館子吃飯需要15塊,這10塊的差價,就是福利。這部分福利,在體制內并不會按工資計算,而體制外的公司,一定在招聘信息上已經折算在工資中了。 體制內的人談工資,一定是每個月稅后的工資,絕對不會包含福利補貼;而體制外就不一樣了,只要是能到手的東西,一律都是折算成工資,每年全給加上,再除以12,才得出最后的月薪。 另外就是,現在國企什么的都取消了幼兒園收費,當你知道了現在外面的幼兒園收費有多貴時,你就會覺得這部分福利統(tǒng)合在一起,起碼工資增幅個25%~30%完全沒有問題。 2.五險一金正規(guī)又齊全 按國家規(guī)定,企業(yè)繳納的五險一金大概是40%的比例。換句話說,單位實際支出1萬元,其中需要拿4000元繳納五險一金,這里面含個人繳納和單位繳納的部分。 體制內的單位,當然是足額繳納五險一金,直接按上限繳納;體制外的單位就不一樣了,能足額繳納五險一金的寥寥無幾,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按最低那檔繳納的,甚至還有不少公司要求你要3個月試用期滿以后再繳納社會保險。 五險一金雖然你年輕的時候沒啥用,但是等你年老了,你就知道,那真的是錢。換句話說,體制內月薪5000的年輕人,一輩子的生活水平,和今天體制外月入2萬的人差不多。 04 所謂的穩(wěn)定,真的就是在浪費生命嗎? 其實體制內外最大的差異,并不是工資和各種福利,反而是“穩(wěn)定”。 在職場中,20至30歲這個黃金年齡段,很多在體制內的年輕人,覺得工資待遇確實有點低,遠不如體制外的公司賺得多。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重點,那就是每個人的職業(yè)生涯絕對不止10年,以后80、90后的退休年齡都有可能延長到65歲,所以即使你現在30歲,你都還有35年的工作時間,那么你就還得經歷35歲、45歲、55歲、65歲! 這點體制外是截然不同的,它們大多是按員工的能力和貢獻進行計價,所以在20至30這個階段,體制外的報酬幾乎完勝體制內。 但是過了40歲之后,你的工作能力、學習能力、興趣、身體素質會不可控制的一路下滑,收入當然也是一路下滑,開支會越來越多,然而你還能維持目前這個收入么? 先不說保持自己的高收入,甚至,可能有些人連工作都無法保證?那么平均下來你每年的工作時間也許只有9個月,也許5個月甚至更短。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你未來三四十年的收入,而不止是十年內。 以前看過一本書,書名是《你所謂的穩(wěn)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這本書現在都非?;?/span>,主要就是說年輕人要放棄穩(wěn)定去多打拼,哪怕睡地板也要當老板。 這樣的文章抓住了相當一部人的心理,也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因為每個人都有一顆不甘于平凡的心,都有一個成功的夢,而穩(wěn)定是最大的障礙。久而久之,產生了一種幻覺,覺得是體制束縛了自己的發(fā)展,離開了體制內的工作,自己會混的更好。 其實,不要看馬云創(chuàng)業(yè)成功了,你就辭掉工作砸鍋賣鐵的去創(chuàng)業(yè),最后得到的,很有可能不是成功暴富,而是一路破產。 我這14年的職業(yè)生涯和創(chuàng)業(yè)經歷中,沒看到有幾個人能年薪百萬,在體制內都過不下去出不了業(yè)績,到了體制外就更能成功?有的人厲害,是因為平臺厲害,他可以把平臺當實力;有的人厲害,是因為自己真的有實力。 05 什么樣的人適合離開體制? 如果你想離開體制,在這之前,你先搞清楚,你自己到底有沒有硬實力真本事。自己真有實力,能在體制外找到3-5倍于體制內收入工作的,且自身特質確實不適合體制內發(fā)展的人,才應該離開,這樣的人,應該不會太多。 然而從這幾年公務員的報名情況來看,適合進體制的人就多了,看看報名人數就知道了。體制內外的工作其實就好比圍城,城里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 但你要明白,這世上沒有絕對完美的工作,“錢多事少離家近,有錢有閑責任輕”,這樣的工作是沒有的。不要以為舒適區(qū)一定得逃離,自己十幾年努力學習,父母在你身上花費了這么多的錢和心血,換來現在的穩(wěn)定,難道自己不應該享受嗎? 如果你又說,為什么這么多人逃離體制的人都成功了呢?比如羅振宇、馬東等等。我只想告訴你的是,你看見的只是極少數成功的案例,那些沒有成功的人只是你沒有看見而已。 從我這14年職場觀察來看,絕大部分年輕人,在體制外都找不到月薪2萬及以上的工作,反而體制內月薪四五千的年輕人,無論是在婚戀市場,還是個人的穩(wěn)定性上,都占盡優(yōu)勢。 無數的丈母娘,也只認體制內的人,外面公司的人哪怕工資高好幾倍,可能都無法抱得美人歸。 因為丈母娘計算的,是你未來30年、40年的收入,而不是年輕時候的那10年。 所以,如果你現在在體制內,請好好珍惜,真心建議你不要輕易離開體制!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 @彪悍貓先生,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里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干貨,讓你一路逆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