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根據關漢亨《中華珍泉追蹤錄》改編 。部分圖片源自自網絡。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 《明史·食貨志》記載: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始鑄嘉靖通寶錢,每文重一錢三分。嘉靖十三年(1534年)開鑄折二、折三、當五、當十大錢。嘉靖錢文真書直讀,平錢素背,亦偶見背“一錢”者。其余背文記值有“二錢”、“三錢”、“五錢”、一兩等,當十者背穿上有“十”字。除光背小平錢存世較多外,其他背記值錢甚罕見。 嘉靖通寶計值一組 19世紀金石藏家獲藏嘉靖大錢者不多。吳殿臣《吳氏泉稅》中記載吳氏獲得嘉靖折二錢一品。另高煥文得嘉靖三錢、五錢及十一兩各一枚。又見戴熙《古泉叢話》卷三,記錄戴氏集得一枚嘉靖通寶背三錢。 上世紀世紀80年代,一枚享譽泉界,堪稱中華古泉銅雕母之冠的嘉靖通寶背十·一雨雕母大錢,在南京博物院被發(fā)現。該錢“質為黃銅,色澤金黃,刻工極精,錢重23.6克,直徑4.5厘米,厚0.2厘米”,“文字與嘉靖通寶小平錢的斜立嘉靖極為相似?!睂O仲匯先生指出“傳世的嘉靖當十錢計有大字、小字及異書三種版別,而此枚嘉靖通寶與這三種版別均不相同,其文字瘦勁,與一種名曰‘斜立嘉靖’的小平錢相似,且字口如斬,精美異常?!蹦暇┎┪镌簭埿袢A先生認為,該院所藏的“嘉靖通寶”當十銅雕母錢,可能是進呈的“樣錢”。 嘉靖通寶背十一兩雕母 南京博物館藏 嘉靖通寶當十大錢,當年僅鑄三萬枚,流傳至今已屬罕見。民國時期蔣伯壎先生收藏1枚嘉靖當十大錢,曾于1958年上海泉家祝壽泉帖冊上出品。還有丁福保、陶庭耀、李蔭軒先生各藏1枚嘉靖當十大錢。丁氏一品曾收錄于1941年《壽泉集拓》(壬編)冊上,陶氏一品重32.6克,曾刊于上海泉家《壽泉集拓》(甲編)冊上,此泉現存上海博物館。李氏一品重31.2克,屬大字版,此泉后捐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現藏嘉靖當十大錢4枚,除陶氏、李氏舊藏外,另外2枚重分別為32.8克、33克。《戴氏集珍》收錄嘉靖當十13枚,為戴氏早年所得,另見《無錫錢幣藏珍選》亦收錄一枚嘉靖當十大錢,屬無錫地區(qū)泉家藏品。 上海沈子槎先生曾收藏嘉靖通寶背“一錢”、“二錢”、“三錢”各1枚,曾于1954年上海泉家祝壽泉帖冊上出品,沈氏藏泉已于50年代后期捐獻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 嘉靖通寶背三錢 平尾贊平舊藏 嘉德2011春拍345000元成交 鄭家相先生曾記述:“今世所傳嘉靖平錢甚多,惟大錢稀如星鳳。一枚二錢嘉靖,盧(翰屏)君獲于廣州,于四品中為最少。”此外,徐夢華收藏嘉靖通寶背“二錢”1枚,曾于1958年上海泉家祝壽泉帖冊上出品。北京喬六易亦于1943年獲得1枚嘉靖背“三錢”,鄭家相、陶庭耀各藏有嘉靖背“五錢”1枚。鄭氏一品已歸方若,陶氏所藏曾于上海泉家《壽泉集拓》(己編)冊上出品。另《遼東泉拓集》收錄1枚嘉靖背“五錢”,為民國時期遼東地區(qū)泉家藏品。廣州博物館亦藏1枚嘉靖通寶背“五錢”,系筆者于1994年所捐贈。
嘉靖通寶背十一兩 (正,反) 上海博物館藏 目前上海博物館藏嘉靖通寶背“二錢”2枚,重7克,嘉靖背“三錢”3枚,重9.5克、9.9克、10克;嘉靖背“五錢”3枚,重15.8克、17.4克、17.6克。此外還有嘉靖通寶背折十大錢3枚。《戴氏集珍》收錄戴葆庭早年所得之嘉靖錢多枚,包括背“二錢”4枚,背“五錢”1枚,光背當十大錢1枚,均屬稀見之明錢珍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