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傕、郭汜二人毫無軍事頭腦,卻能夠在三國群雄并起的時代,得以控制京城長安,可以說是一個奇跡,而這份奇跡的產(chǎn)生,與有鬼才之稱的賈詡脫不了關系。 而他們二人對朝廷政權的把持,如曇花一現(xiàn)亦和賈旭有關,現(xiàn)在我們就從以下幾點分析一下。 一,勇猛有余,得鬼才賈詡相助。 李傕、郭汜本是追隨董卓的涼州部將。 董卓倒行逆施,殺廢帝劉辯、斬尚書周毖、屠袁氏親眷,連手無寸鐵的百姓也不放過。因此成為天下公敵。 在王允的離間計作用下,貂蟬的出現(xiàn)令呂布對董卓生憎。 王允抓住機會安排下呂布,派親信偽裝成宮中衛(wèi)士在宮門口下手斬殺董卓。 這樣一來昔日作威作福的涼州軍官們?nèi)糊垷o首,惶惶不可終日,人心渙散。 賈詡不失時機說,如果大家逃跑,就是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制服,與其束手待斃,還不如帥大軍向西,為董公報仇。 要是成功足以把握朝廷以征天下,要是失敗再走不遲。
他們倆率領軍隊向西出發(fā),沿途收拾散兵抵達長安且以破竹之勢攻陷長安。 由此可見二人極為勇猛。能沿途吸引散兵加入,自然是二人領導的軍隊給他們信心。 賈詡在三國時期有鬼才之稱,一句話就能穩(wěn)定人心,扭轉(zhuǎn)危局,讓岌岌可危的涼州軍隊重振旗鼓,揮師西進且取得勝利,足見此人能抓住關鍵,洞悉人性及時局。 二、遭遇外患,賈詡出謀劃策。 李傕、郭汜倆人并沒有任何的謀略,任何計謀都要依托賈詡。 占領長安,本就是各路軍閥以及漢朝官員目光聚集點。 這兩個人在這些軍閥以及官員的眼里就是反賊,自然要除之而后快的。 而這一天很快就來臨了。 徐州刺史陶謙等人推舉漢朝元老重臣朱儁為總帥,組織諸侯光復長安,計劃要救出天子。 兩個人得此消息都束手無策,幸虧有賈詡。 他們向賈詡求計策,賈詡的計謀的確效果顯著。 賈詡以朝廷的名義,將朱儁召入朝廷為官,不費一刀一槍,瓦解了聯(lián)軍。 他又施手段籠絡人心,給關東諸侯以高官厚?,化解了關東諸侯對涼州軍隊的敵意,為他倆解決了燃眉之急。 三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令賈詡失望。 外患平息,若能勵精圖治、收攏人心應該能獲得發(fā)展。 只是他們目光太過短淺,局勢剛剛穩(wěn)定,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擴張自己的勢力。 李傕、郭汜本身是平級軍官,彼此不存在隸屬關系,為了權勢最大化不惜自相殘殺。 在長安城攪起一場場血雨腥風。就算沒有外敵,他們自身的實力也削弱了不少。 這讓賈詡頗為失望,本就為了自??桃馀c他們拉開距離,此時更是生了離開之心。 四是缺乏大局意識,終使賈詡放棄對這二人的扶植。 李傕、郭汜做得最錯的一件事情就是屢屢加害漢獻帝。 他們絲毫沒有認識到漢獻帝對他們維持他們政權統(tǒng)治的重要性。相反,為了更進一步的獲得更大的權益,認為漢獻帝就是阻礙他們的絆腳石,打算除之而后快。 賈詡再一次出手,這一次卻是維護漢獻帝。而且不止一次的幫助漢獻帝躲開二人的毒計,甚至最后還保護漢獻帝離開了長安,擺脫了二人的控制范圍。 沒有了漢獻帝這把保護傘,沒有了賈詡為他們出謀劃策,而他們兩人又在自相殘殺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他們的失敗結(jié)局已成必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