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2018年12月22日冬至,“什剎海論壇·2018易學季”在北京什剎海書院隆重舉行。來自社會各界的易學愛好者100多人聆聽了本次講座。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周易與中華文化》,來自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中國哲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王新春教授主講。 王新春教授首先為與會來賓確立了基本概念:周易、易學、易眼與管理、人生。之后分別從《周易》其書;八卦與六十四卦的符號系列;周易古經六十四卦的經文系列-古經的智慧及其對現代領導、管理藝術的啟迪;卜筮與周易及其對人生的影響;周易古經的誕生與人生智慧的開啟;《易傳》的問世與易學的成熟及其所蘊涵卓越領導藝術、人生智慧;六十四卦人生、管理智慧啟迪一瞥等七個方面介紹了周易與中華文化。 在談到“民族復興”時,王教授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經濟穩(wěn)步發(fā)展的同時,以開放的世界視野,通達的文化心靈,敬畏善待本民族固有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最大限度地欣賞善待其他民族的文化,創(chuàng)造性地轉化、活轉固有文化,融攝會通中外一切可資利用的文化因子、文化資源,重建中華文化,重新挺立基于此的中華文化的主體性,才是明智的選擇。而中華文化主體性借此重新挺立之日,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到來之時。 易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王新春教授從不同的視角,解讀了易經的發(fā)展歷程,點明易經包含象數、義理、筮占與術數,認為易經體現了“大化之易、性命之易、生命之易、己易”。王教授在講座中,對“乾卦”和“坤卦”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對易經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給予了生動的事例闡述。 在“《易傳》的問世與易學的成熟及其所蘊涵卓越領導、管理藝術”章節(jié)中,王教授認為,管理、領導力的實現,其一表現在整體的有序暢達和諧與個體自領導力豁顯。其二管理、領導力的最高境界是:管理、領導者歸隱,而被管理、領導者個個角色到位、精彩紛呈、有機一體、歸向統(tǒng)一大的理想境地。其三管理要充分引動利用天時地利人和,以最小成本辦成所需之事,提高整個團體的辦事效率。其四審視管理誤區(qū),突破管理瓶頸,改善管理氛圍,促使管理中讓別人說是的能力,讓否定、拒絕、抵抗、放棄轉化為認同、接納、支持、執(zhí)行。 關于“六十四卦管理智慧”,王教授分別從“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謙、豫、既濟、未濟”等卦進行了剖析與解讀。 圍繞易經一整天的講座,與會嘉賓仍然意猶未盡。對待中華傳統(tǒng)文化,如同王教授所言,我們要懷著欣賞之心、善待之心、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從自身做起,繼往開來,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
|
|